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2.
3.
4.
5.
空间插值技术对近海环境数据的分析和表征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目前针对各类模型适用性和精度比较的研究很少。基于2009年全国近岸海域299个站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交叉检验法,对3种插值算法13种模型的空间拟合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3种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显著相关(r=0.643~0.750,P0.01,n=299),说明其均适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的空间模拟;综合比较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差及偏离程度,排序为IDW(p2)Spline-TensionIDW(p3)IDW(p4)IDW(p1)IDW(p5)IDW(p6)Kriging-GuassianKriging-Spherical,Kriging-CircularKriging-LinearKriging-ExponentialSpline-Regularized,提出IDW(p2)是精度最优的空间插值模型。 相似文献
6.
7.
葫芦岛市近岸海域水生动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国内外有关生物残毒研究理论 ,对葫芦岛市沿岸海区 ,包括东起笊笠码头 ,西至绥中芷锚湾海滨海水中现存动物体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9.
周崇群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4):19-22
自动监测是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主要因为它能连续反映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和及时监测.还能减少或消除手工误差.提高恻定精度,担负大量样品的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质监测系统的构成和水质自动监测分析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该技术的进展,着重谈了水质自动监测在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在强化污染源监督监测与水源保护等应用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看法.并评论了对开展水质自动监测在认识上的两种片面观点. 相似文献
10.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五参数、氨氮、总有机碳进行了比对测定,结果显示,该系统灵敏、准确、快捷、省力,与常规监测数据吻合较好.提出解决TOC与CODCr转换系数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此次\"一控双达标\"验收监测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为今后达标验收监测及环境管理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以苏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系统为例,对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主要功能及在环境管理、蓝藻实时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并就系统验收、运行管理及系统拓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11年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系统捕捉到的水质异常数据为基础,对太湖流域水质异常预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质异常预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水质异常频次较高的断面多位于丹阳、武进、宜兴交界处,且以泥炭河、漕桥河、中干河等河流为主。流域水质异常预警主要发生在枯水期,导致水质异常的主要污染指标以氨氮、总磷为主。典型河流水质预警情况分析表明,流域水质变化具有明显的上下游响应关系。水质变化与水文气象、工厂生产周期等外界因素的关系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苏州河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例,通过与实验室数据之间的统计分析,分析苏州河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对比分析自动监测系统和实验室的温度、p H、DO、CODMn、NH3-N数据,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合格,在0.01水平上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的结果高度相关,苏州河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测定的数据真实可靠。在自动监测系统的维护中,要对系统关键部分进行不定期的清洗,特别是出现较可疑数据时,应及时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