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都很重要,都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在确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过程中,很重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问题。他多次强调,人对、底子薄、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他也多次强调要搞好环境保护,并提出要制定“环境保护法”。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生…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环境保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没有一个清洁的、美好的、符合生态健全发展的环境,是不能称为现代化的。现在就国际上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和我们在工业建设方面应采取的对策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都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都很重要,都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在确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过程中,很重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问题。他多次强调,人口多、底子...  相似文献   

4.
《环境》1996,(9)
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首先要继续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认识问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了,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把环保工作真正做好。因此,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不能用近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包括要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论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来说,还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来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正> 问:什么是环境保护法?为什么要制定环境保护法? 答: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法规,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独立部门。它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和公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  相似文献   

6.
史振华 《环境导报》2002,(12):27-27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民族和个人。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环境墙报     
《环境》1994,(6)
在广东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谢非、省长朱森林对环境保护都有精辟的论述。现摘录如下: 谢非说:“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就达不到现代化的要求,因为现代化包括了社会文明、环境净化美化。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关系到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遇过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生态发展的规律,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最佳方法。只有解决这些问  相似文献   

9.
加速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进程。在城市化建设中,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剖析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纳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民族和个人。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其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表明环境与生产力、环境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而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农村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状况、管理现状及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指出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加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搞生产,进行建设,都是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吸取基本生命物质的场所,也是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原料的基地。保护环境的目的:一是为人类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二是保护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乱排“三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 :“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又是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抓住重点 ,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干部作风问题 ,是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 ,关系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和成败。我们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  相似文献   

14.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 到本世纪末,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战略,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城乡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加强自然生态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良好、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和改善环境,求得生态平衡,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避免经济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种种弊端和社会公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响应党的十二大号召,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要搞好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环境,求得生态平衡,否则,现代化建设就搞不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美丽中国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行动的落脚点和基石。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意义,从一个关键、两个基点、三个层次、四个特性等维度分析了美丽中国的内涵特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要求,基于两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分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内涵研究,提出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战略框架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国情决定着不同的环境问题.要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从分析国情出发,找出产生环境问题的客观原因,并且从分析这些原因中,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做的.因此,收到了明显成效.那么,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我国环境问题的国情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两个倍增计划",各行各业都在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讨论,这就要求首先研究中国国情.推进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使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研究中国国情.作为学习,我试做一些探讨.我以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 国务院今年五月八日作出了“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国策既定,全国上下都必须认真执行。尤其是决定中所提到的“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级环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在我国提出还是第一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各行各业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城乡环境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在十二大精神指导下,努力开创城乡环境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0,(4)
★切实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