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4-溴-苯基)-N-(2-氧代-四氢-呋喃-3-基)-乙酰胺(4-Br-PHL)作为密度感应分子在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4-Br-PHL为先导化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有机酸依次与CH2Cl2、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S)-(-)-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发生反应,并通过萃取及柱层析等方法获得3个新颖的化合物-2-(4-氯-苯基)-N-(2-氧代-四氢-呋喃-3-基)-乙酰胺(a)、2-(4-甲基-苯基)-N-(2-氧代-四氢-呋喃-3-基)-乙酰胺(b)、2-(4-甲氧基-苯基)-N-(2-氧代-四氢-呋喃-3-基)-乙酰胺(c),3种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波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确证。并探讨了3种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嗜铁钩端螺旋菌的生物膜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终浓度为0.1μg/mL时,化合物a对嗜铁钩端螺旋菌的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p0.05),且a在1.0μg/mL时抑制极显著(p0.01)。而化合物b、c在1.0μg/mL时才体现为生物膜的抑制效应(p0.05)。同时研究发现3种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菌体自身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烟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中国各地的7个烟煤煤样经过索氏抽提、浓缩、纯化等步骤,对其中含有的17种多环芳烃进行了GC测定,研究烟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干燥无灰基碳质量分数在75%~88%之间,多环芳烃总量最大点发生在80%~83%.随煤化程度提高,高环芳烃含量呈增加趋势,且烟煤中碳含量、挥发分含量、氧碳摩尔比、氢碳摩尔比等参数与17种多环芳烃的总量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TOD的应用     
TOD 是总需氧量的简称.TOD(Total oxygcn demaad)是表示水体中碳(C)、氢(H)、氮(N)、硫(S)、磷(P)、金属(M)等元素的化合物在高温燃烧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氧的数量.在某一个样品中TOD 总数成分的测定,对于保持水的洁净和控制水污染,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非光合CO2同化微生物菌群的选育/优化及其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从海水及其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并结合电子供体和无机碳源结构的优化以期获得不用光照与供氢的高效固碳微生物菌群;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等手段研究非光合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以期为优化群落配置,进一步提升固碳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通过分离和长期驯化可从海洋中得到在普通好氧、厌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添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和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可有效提升菌群的固碳效率,在以硫代硫酸钠为电子供体的好氧、厌氧条件下,该菌群的CO2同化效率分别可达10.44 mg/L和12.56 mg/L.该固碳菌群对混合无机碳源的同化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碳源,在以CO2、碳酸氢钠及碳酸钠为混合碳源情况下,菌群好氧、厌氧固碳效率(以CO2计)分别可达110 mg.(L.d)-1,和72mg.(L.d)-1,接近氢氧化细菌的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电子供体后,固碳微生物菌群的优势种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发现的16个优势菌种中,11个是不可培养微生物,即其只能以共生方式存在.菌群混合培养时的固碳效率可能是多种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优化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配比将有利于其固碳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第六十四类硼烷活性特点:硼烷,别名硼氢化合物。硼烷是硼和氢组成的化合物,随着硼原子数的增加,化合物可由气体、液体到固体。硼烷大部分有剧毒,加热或遇碱时分解为硼和氢,易与水和氧作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大多数为吸热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硼烷,别名硼氢化合物。硼烷是硼和氢组成的化合物,随着硼原子数的增加,化合物可由气体、液体到固体。硼烷大部分有剧毒,加热或遇碱时分解为硼和氢,易与水和氧作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大多数为吸热化合物。活性及混配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以4-氧代-1,4-二氢-2,6-吡啶二甲酸为反应原料,经过酯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醛胺缩合反应等步骤合成得到一种新型棒-线状亲水性N^N^N三齿配体化合物1,并利用~1H NMR和~(13)C NMR进行表征确认。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制备棒-线状N^N^N三齿配体化合物,为该类配体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第六十四类 硼烷 活性特点: 硼烷,别名硼氢化合物.硼烷是硼和氢组成的化合物,随着硼原子数的增加,化合物可由气体、液体到固体.硼烷大部分有剧毒,加热或遇碱时分解为硼和氢,易与水和氧作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大多数为吸热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动态     
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国际合作、成果与未来的展望西德关于河流水质保护工作从60年代起一直与邻国保持合作。欧洲共同体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70年代后半期实现具体化,进行了水质保护、垃圾处理、大气保护及新规化合物的控制等。并展望了经济协力开发机构的化学集团的有害化合物的研究,以及由于国际联盟环境计划中氟化氢对大气层中离子层破坏的研究等。净化含有电化学触媒金属的排水介绍排水净化法,其内容是:作为氢转化的触媒,使用分配过少量铂和镓的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较广,既是主要一次能源,又是工业生产重要原料,是实现四化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煤是多种极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成份以及某些矿物质的混合物。组成煤中有机化合物主体的元素,虽只有碳、氢、硫、氮、氧五种,但形成的化合物都极为复杂。另有微量的非金属元素,如磷、砷、氯、氟等,以及一些  相似文献   

11.
近十多年来,国外在应用稳定同位素,特别是氧、硫、氢、碳、铅等元素研究矿床成因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它们除了能帮助了解成矿温度、矿化年代、矿化作用历史和物理化学环境等以外,更重要的是促使人们认识到成矿金属物质和成矿介质(或称矿化水)来源的复杂性。从目前已有资料来看,成矿  相似文献   

12.
砷是人们较熟悉的元素,但人们对其毒性可能还了解较少。尤其是地质工作者有时会与砷化合物接触,如勘探和开采砷元素的矿床、观察和研究含砷矿物、加工冶炼砷矿物和生产砷化合物以及在高砷地区工作等,如不了解其毒性,可能会引起中毒。如我国某矿区地质勘探队曾由于食用天然含有可溶性砷化物的水引起216例急性砷中毒。一、环境中的砷砷的外电子层4S24P3,5个电子全部丢失呈正5价离子,容易获得3个电子形成稳定态。砷是既亲氧又亲硫的元素,取决于环境中氧、硫的浓度。分布最广泛且常见的砷矿“物是毒砂(FeAsS),另外常见的砷矿物为华…  相似文献   

13.
由于担心氯催化消耗具氧致使对氯氟烃CFCs的生产受到限制,正在研制过程的有可能成为CFC替代品的几种含氢原子的卤化碳,其中的氢原子使卤化碳在较低层的大气中就被氧化,而不大会把氯带到平流层的具氧层中去,但是和CFCs一样,氢卤化碳也有助长地球温室效应的作用,因为它们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已在注意监测由于大气沉降作用造成的环境中有毒金属元素浓度的变化。对某些树种木质部增长的年轮部分进行元素分析,能够提供一种证明空气和土壤长期化学变化的方法。针叶松的碳、氢、氧同位素已被用来研究大气圈CO_2的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冀中及邻近地区地下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根据氢、氧稳定同位素和~14C、He/Ar比年龄值,讨论了该区地下水的起源和形成时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和排泄途径,以及地下水的同位素资料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关于白云鄂博白云岩的成因有许多完全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水成(包括次生热液迭加说)和火成两大观点。以前发表的有关白云鄂博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的文章,都是从沉积角度论述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而本文是从火成观点来讨论白云岩物质来源的。白云鄂博白云岩的氧、碳同位素特征笔者最近收集了姜传武等、于津生等和魏菊英等的氧、碳同位素资料,加上笔者自己的分析结果,共有白云岩白云石的氧、碳同位素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安图红松树轮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选取与安图县毗邻的敦化市气象记录 ,分析了气象记录与树轮稳定碳、氧同位素的相关关系 ,发现红松树轮碳、氧同位素对气候变化均有显著的响应。合成了复合温湿指标 (TH) ,相关分析表明树轮碳、氧同位素对复合温湿指标的响应更加灵敏 ,而且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均对 5~ 8月的平均复合温湿指标有显著的响应。建立了碳、氧同位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函数 ,重建了安图地区近 2 0 0年来的气候变化。功率谱分析发现碳、氧同位素组成在 95 %的置信水平上存有准 2 0 0年、准 11年、准 4年和准 2年的变化周期。前两个周期变化基本上与太阳活动周期变化一致 ,后两个周期分别对应于“厄尔尼诺现象”和东亚夏季风的“准 2年振荡”。  相似文献   

18.
矿床宏观特征、矿体产出状态、围岩蚀变、矿石组构及矿物组合特征等,均清楚表明沂南金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本文通过对矿床铅、硫、碳、氧、氢等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异常铅特征,在连续增长模式下,放射性铅同位素源区年龄为2390Ma,与区域花岗-绿岩带固结时间相当。μ值介于9.56~12.17之间,显示金属成矿元素主要源自地壳,少量来自地幔。Th/U值集中在3.30~3.62之间,接近于上地壳Th/U值,表明晚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花岗-绿岩带(泰山群)是沂南金矿床的主要矿源层。硫、碳同位素特征表明矿石中的硫和碳主要源自深源岩浆。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在成矿晚期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混入。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的石油是各种化合物的多组分溶液,这些化合物是以碳为基础所构成的,并依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碳骨架的构型(链状的、分支的、环状的或更复杂的结构)、碳原子间化学键的重键性、化合物中个别的碳原子被氧、硫、氮原子所取代、其他非碳元素(H、O、S、N 等)在分子中的排列、这些元素在碳骨架上的分布及相的状态等因素的差异而相互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建立含有屏蔽参数σ的类氦碳离子C~(4+)的哈密顿方程。以有效核电荷数为z*=6-σ类氢原子基态ls和激发态ns(n=2,3,…)组合的双电子波函数,作为类氦碳离子C~(4+)的基态近似波函数,应用参数微扰法研究类氦碳离子C~(4+)基态能量。计算结果表明,类氦碳离子C~(4+)的基态五级近似能量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ΔE≈10~(-4)a. 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