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剖析了我国水资源存在的时空分布不均、城镇缺水问题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水质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科学管理、节制用水、建立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技术广开水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中水水源分类及基于AHP方法的优质度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我国城市用水大户,在高校校园建立中水回用系统是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建设生态校园的有效途径,选择优质的中水水源是保证中水回用系统高效运行的首要前提。目前,开辟中水水源多基于简单定性分析后加以利用,少有对水源的量化评价以及优质度的排序。文章针对高校中各个单位用水类型不同、排水水质和水量呈多样性的问题,将校园内各个水源进行综合分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优质度的量化评价,以各水源优质程度排序为依据筛选出可利用的中水水源。根据实地调查及实验分析数据,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应用评价方法,并将结果与校园实际的中水回用情况对比,验证指标及方法的合理性。文章将为高校中水水源的分类及筛选的量化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泰安市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现状,以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中水回用项目的工艺设计以及应用,探讨了实施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中水回用提出了几点措施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首先从河北省缺水的形势下分析了保定市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中水回用的必要性,然后从政策、水源、用途三方面分析了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保定市中水回用的发展思路、工程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和设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邯郸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的城市,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影响着城市发展和人民健康.通过对邯郸市地下水水质样品分析,利用单项组分评价及质量综合评价的不同评价方法,对邯郸市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邯郸市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其中总硬度、硫酸盐、氨氢、硝酸盐氮超标严重,部分井点的总大肠菌数也超过了饮用水标准.同时提出了地面污染源治理、加强水质处理、减少地下水开采、及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等,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农村地下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的问题。采用物元可拓法对广东省粤东地区典型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开展了水质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地下水水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源污染较为严重,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菌落的含量较高,其中,锰的超标最为严重。"三氮"中氨氮的污染最严重。经分析,锰超标主要由于地区地质条件背景值超标导致的,而氨氮污染主要由当地农业活动引起。最后,研究提出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及科学使用化肥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全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缓解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沈阳市在今后5~10a内将建成中水回用系统,使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结合沈阳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全市中水供应能力及市场需求,进行了2010年相应指标的预测,同时探讨了沈阳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的大量开采使用,使得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用水成本逐年增加。同时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导致各类污水处理后产生的中水量大量增加,中水的回用成为弥补水资源缺口的重要来源。但是在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COD<100ppm、BOD5<30ppm、氨氮<15ppm等具体指标,就算经过污水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国标一级排放标准要求,也不符合回用到生产生活中的水质要求。如何对不同类型的中水处理回用,成为新兴课题,得到广泛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几类常用的中水回用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议自备水源井水质保护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自备水源井水质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并直接危害饮水人群的身体健康,那么自备水源井水质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和保护,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中水回用对策研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全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缓解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沈阳市在今后5~10a内将建成中水回用系统,使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结合沈阳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全市中水供应能力及市场需求,进行了2010年相应指标的预测,同时探讨了沈阳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的纯化与超纯水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小萌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2):27-28,26
综述了水的纯化和超纯水的制备,介绍了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纯化水的技术与超纯水新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用生物水净化剂对投加无机肥和有机肥的养殖水体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投加无机肥或有机肥的养殖水体,生物水净化剂对其水质都有较强的净化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处理组NH3-N、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NH3-N最高降幅达到89.4%,COD得到有效控制,透明度显著增加。在有机肥实验中,生物水净化剂对藻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对藻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饵料生物方面,尽管生物水净化剂对大型浮游动物(轮虫和浮游甲壳动物)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但它对原生动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生物水净化剂在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腹地核心水源区,对水源区水环境安全监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阐述了核心水源区环境监测实施现状情况;对核心水源区水环境安全监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核心水源区水环境安全监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洋  牛璋彬  张晓健  陈超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科学》2007,28(10):2275-2279
为了研究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对北方A市水源更换过程中管网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33 h的监测发现,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管网水水质部分指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pH从7.54降到7.18,碱度从188 mg·L-1降到117  mg·L-1,氯化物从310  mg·L-1降到132  mg·L-1(以Cl-计),电导率从0.176 S·m-1降到0.087  S·m-1,钙离子和镁离子略有下降分别为15  mg·L-1和11  mg·L-1,这些都是由于滦河水质与黄河水质不同造成的;余氯在换水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源更换造成耗氯量增加以及夜间用水量少造成管网水输配时间长引起的;pH、碱度、余氯的变化使得管网水中铁的含量增加,最高达到0.4  mg·L-1,超出饮用水标准规定的0.3  mg·L-1.通过分析水源更换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稳定的方法主要有提高pH、增加碱度、投加缓蚀剂和严格保证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指标特别是余氯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泰兴市区域内主要的地表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结合饮用水源取水口建设概况及取水口水质现状,说明保护长江水质就是保护饮用水源,并提出保护饮用水源-长江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供水管网水质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和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别对南方某市部分给水管网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模糊数学评价法具有评价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综合指数法具有评价结果直观、精确度较高的优点。从评价结果上看,综合指数法较模糊数学评价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时,投加杀生剂和缓蚀阻垢剂是防止细菌大量繁殖以及减缓水质腐蚀管道、提高管道传热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自配的复配杀生剂TH-1、TH-2与复配缓蚀阻垢剂TH-3,研究了2类药剂在同时作用时对系统的杀菌率、缓蚀率及阻垢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垢的形态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异养菌总数约2.8×107CFU/mL时,2种杀生剂投加14 d后杀菌率可达99%以上;对不锈钢、铜质挂片的最大腐蚀率为0.002 2 mm/a,药剂同时作用时对碳钢具有明显的协同缓蚀的效果,腐蚀率均符合国标要求,对水质的阻垢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复配杀生剂与缓蚀阻垢剂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管理水冲突促进水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担任过新墨西哥水渠灌溉管理员的斯坦利·克劳福德(Stanley Crawford)在他的文章中曾描写过两个邻居:“关系从来不好……下游的邻居通常指责上游的邻居从来不让水流到他的地方,并且还指责他在偶尔往下游放水的时候往水里倒垃圾。”其实,这种争夺水的对立关系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也就是人类在公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麻栗坝水库工程的水质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坝水库不会产生富营养化,重金属含量不会明显增加,水利工程对水体质量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水氧化法进行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新兴且非常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当水处于临界点以上时 ,溶解在超临界水中的O2 或H2 O2 可以将超临界水中的有机物氧化生成H2 O和CO2 等物质。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点、SCWO的流程及其特点和反应机理 ,论述了该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