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环境介质中总α、总β的放射性测量是常用的环境放射性监测手段之一,本介绍了当前辐射监测系统中比较实用的总α、总β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瑛  陈文涛  邓飞  梁贵渊  张衍津 《环境》2012,(Z1):25-26
采集了粤北地区三个铀矿冶周围居民点气溶胶样品并测量其总α、β放射性,总α用饱和层厚度法,总β用效率法。调查结果发现,三个铀矿冶所设的采样点中,总α范围值0.051~0.75 mBq/m~3,总β范围值0.56~5.5 mBq/m~3;所有的样品中总β放射性均比总α放射性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CLB-104型低本底,对饮用水中的总α、β放射性进行测量。介绍了仪器试剂及样品的预处理,上机测量等方法。并对黑龙江省某城市的饮用水进行取样监测,得出该城市饮用水总α浓度为:0.0208-0.0233Bq/L;总β浓度为:0.0805-0.0962Bq/L。  相似文献   

4.
谢炜  陆丹  吴坤宇 《云南环境科学》2002,21(3):62-64,55
系统阐述了自来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方法,并通过对1997-2001年上海市自来水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结果的分析,对上海市自来水放射性水平作出了评价,为自来水放射性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一比对样品中总α/β放射性的测量过程为例,叙述了样品预处理、上机测量及参数确定的方法,并结合实践,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天津市主要地表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于2012年选取天津市河流、湖泊、水库、放射性库区等26个地表水点进行总α、总β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主要地表水总α总β的活度在正常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吉林省饮用水中放射性水平。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采用BH1217型弱α,β测量仪和FD一125室内氡钍测定仪,对饮用水总α、总β和5个行政区域矿泉水中226Ra放射性水平分析测定。结果:自来水,深井水的总α放射性含量分别为13×10-3Bq/L,16.7×10-3Bq/L。总β放射性含量分别为82×10-3Bq/L,71×10-3Bq/L,57×10-3Bq/L。五个行政区域的226Ra平均值为8.6×10-3Bq/L。结论:吉林省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和226Ra放射性活度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测量降尘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反映出本年度本地区降尘中放射性水平,同时还能发现某些可能存在的核试验对本地区的污染.81年我们在测量大气降尘量的基础上,开展了降尘中放射性的监测.从监测的情况来看,降尘中的放射性在时间上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且市区各采样点与对照点缙云山比较亦有较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将在深圳市兴建,摸清目前环境中放射性水平为今后评价放射性对环境质量及人群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83年10月和1985年10月,初步分别对全市69个采样点的耕地和荒地土壤进行了采样,并测量了总β和总α放射性强度。  相似文献   

10.
依据GB/T 5750.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分析水中总α放射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构成,确定主要分量,将理论探讨具化为实际操作,以期对从事实际测量工作的同行有较大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巴彦乌拉铀矿周围居民饮用水中放射性水平及其存在的健康风险,开采前采集了铀矿周围37份井水饮用水样品并测量了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和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活度浓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计算了饮用井水引起的成人年有效剂量,利用美国环保部(USEPA)提出的致癌风险因子评估了居民终身健康风险,同时将测量结果与其它国家饮用水中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水中总α和总β平均值分别为1.059Bq/L和0.624Bq/L,其中分别有81.1%和5.4%样品中总放射性超出了WHO推荐的筛选值0.5Bq/L(总α)和1.0Bq/L(总β).饮用水中~(238)U、~(232)Th、~(226)Ra和~(40)K的活度浓度分别为(2.349±1.593)、(0.058±0.041)、(0.070±0.057)和(0.571±0.419)Bq/L.铀矿周围居民通过饮水产生的全年累计有效剂量为0.104m Sv/a.终生接触情形下居民经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暴露引起的终身致癌风险为2.4×10-11.巴彦乌拉铀矿周围居民饮用水中放射性活度浓度处于正常水平,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非常低.  相似文献   

12.
根据70年代正常年份沈阳地区大气沉降物总β放射性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其沉降规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一年中气温最低的1月份沉降物总β值最小,气了高的7月份则最大。在降水很少的1-4月。11-12月,沉降物总β值民日份平均风速密切相关。在降水较多的5-10月,沉降物总β值主要由降水决定,月降水β放射性对月沉降物总β值及日降水β放射性对日沉降物总β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6.7%和65.1%。  相似文献   

13.
以本地区地下水和世界其他地区天然水典型放射性数据结果为研究对象,SPSS辅助数据分析,首次系统阐述了天然水中40K与总β的关系。40K常常是天然水总β的主要贡献者: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40K与总β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K与总β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箱形图法分析发现40K与总β存在异常值现象;天然水中40K与总β应同时分析与评价以求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及总β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对四川省土壤中放射性水平全面调查所取得的结果。结果表明:四川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都在正常水平内。同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及总β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由此对土壤进行了聚类。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筛选出湖北省伴生矿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类型的四个矿点作为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对典型矿点区域各类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了全面监测(包括陆地γ空气吸收剂量率、大气氡浓度和氡析出率、气溶胶中总α、总β、固体样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等);对典型矿点区域的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对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提出了防控对策与措施以及进一步探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昌江核电站运营前,研究人员对其附近海域做了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总β放射性调查,并与我国其他海域及昌江核电站周围的陆地环境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海水样品总β比活度范围为0.040~0.074 Bq/L,平均值为0.054 Bq/L,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近海、大亚湾核电站等海域相比,昌江核电站海域海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相对较低;(2)表层沉积物中总β比活度范围为257~925 Bq/kg,平均值为653 Bq/kg,研究海域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水平与香港、青岛、阳江等海域水平相当;(3)海洋生物样品中总β比活度范围为8.7~63.8 Bq/kg,平均值为48.0 Bq/kg,海鱼类、虾类和贝类体内总β平均值分别为56.7 Bq/kg、63.4 Bq/kg和24.0 Bq/kg,鱼类和虾类明显大于贝类。本研究可为今后科学、合理地评价核电站运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一般环境样品和可综合利用的废物中的放射性水平是很低的,且大部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均有α粒子的发射。核热电站所排放的“三废”中,α放射性的比例不大。但在核电站环境放射卫生监测规范中,规定了对环境样品作总α放射性的测量。因此,低水平α放射性的测量,是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大庆测井公司放射源库及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分为环境空气气溶胶辐射水平、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土壤环境辐射水平四个方面.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源库内和源库外总α、总β监测值与对照点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空气中的环境是安全的;放射源库周围水环境总α、总β监测值符合相应标准规定,说明水环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范围均在黑龙江省室外天然本底值21.6×10-9~196.9×10-9 Cy/h范围内,说明放射源库室外地区未受到放射性污染;土壤监测值与黑龙江省土壤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也未发现放射源库周围土壤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总之,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放射源库未形成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水体总放射性能客观地反映出水体介质中放射性总和,通过对历年水体总放射性分析能较好地掌握水体放射性变化情况及趋势,为水体辐射环境评估、决策提供依据.2013—2020年,云南省河流水总α放射性活度均值由高到低为怒江、红河、南盘江、金沙江、澜沧江及瑞丽江,分别为0.071Bq/L、0.069Bq/L、0.060Bq/L、0...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建筑材料放射性污染检测、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危害。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超限量的放射性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还介绍了建筑材料放射性定量控制的两个指标及其限量标准,着重阐述了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测量原理和典型测量方法,并对几年来的一些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建筑材料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