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是减轻重污染天气危害的必要举措,也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本文总结了重污染天气大气环境容量大幅降低、容易生成二次污染物两个重要特点;分析了当前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存在预警管控提前时间不足、预警方案针对性偏弱、源解析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提前预警发布和响应时间,继续加强监管、确保应急预案落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力提升源解析和预测预报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型固定源是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管控的重点。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工业源应急清单的企业要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方案,实施"一厂一策"污染管控思路。本研究基于X市的调研和实践,提出"一厂一策"实施机制的设计,应遵循"责任企业预案提交—资质单位预案审核—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的思路。企业需基于实际生产排放和技术可行性,聘请有关资质单位重点分析企业应急减排成本,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兼顾成本—效益的"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方案(措施);资质单位对企业提交预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政府部门除对资质单位的审核准入以外,还需以排污许可证的监测记录报告为守(违)法依据,三管齐下,严防"一刀切",做好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3.
部委     
《环境》2014,(10)
正环保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须逐步完善9月16日,在环保部召开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表示,虽然我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初见成效,但应急管理还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应急预案尚不完善。据介绍,目前,各地重污染天气预警方案还存在定位不准、重要概念含糊,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的能力建设,将应急工作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民心工程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持续优化、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狠抓责任制和工作落实,为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体系建设历程,总结了应对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提升重污染应急工作水平,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重污染天气应急防范的推进,重污染天气的应急督查尤为重要。结合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督查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督查的基本思路和应开展对地方政府及部门责任落实和工作到位情况的督查,加强企业污染治理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督查等应急督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本文分析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罚款,仅适用于"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两种情形;二是法律并未禁止地方性法规对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行为规定行政处罚;三是不能将重污染天气应急作为"紧急状态",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行为实施行政拘留。  相似文献   

7.
我国危险废物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快速提升和完善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已逐渐成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现状,探讨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的建设内容,建立了典型示范基地以验证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为政府环境应急管理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如何突出把握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构建高效的预警监测体系、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实施"冬病夏治"、推动全民参与五个关键环节,以科学有效地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回应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诉求,最大程度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以为其他地方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北京市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及污染源排放变化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2015年12月,北京市及周边地区连续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在此期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两次发布红色预警.为厘清该月重污染的发生过程、生消变化,测算了应急措施下的污染源排放变化情况,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重污染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应急措施的环境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虽然2015年12月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排放强度仍然较大,是重污染过程的内因;气象扩散条件不利是重要的外因,地面风速弱,大气稳定度高,相对湿度高,边界层高度降低,源排放及气象因素共同导致了此轮重污染过程.2红色预警应急措施可实现污染物日排放强度减少36%左右,PM2.5浓度下降11%~21%,预警的应急措施不能扭转重污染的态势,但对于缓解PM2.5污染加重趋势有明显的效果.3在重污染天气下,污染物仍在大气中累积,应急措施最明显的效果发生在实施后的48~72 h后,因此建议在PM2.5浓度快速上升前36~48 h实施减排措施,从而对空气质量预报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九条明确要求针对重污染天气政府需要制定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文章根据各地已推出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研究发现,我国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体系构建以及预案评估方面存在不足,并从提高预案实施效果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的作用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冬季节频繁发生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大范围、长时间、复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引起全社会极大关注。环境监测与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对于京津冀区域重污染的过程预报准确率接近100%,区域重污染的程度预报准确率接近80%,为各级政府针对重污染过程提前采取预警应急和管控措施提供了关键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7日18时,北京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是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也是中国首次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强制性的应急响应措施通过应急促减排、应急促管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是中国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修订《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相似文献   

13.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13,(20):22-25
大气污染防治是我国当前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应宣传贯彻《大气十条》,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大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尽快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创新大气环境管理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同呼吸共奋斗"全民行动。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政府2015年3月30日发布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新修订的《预案》将按照"预测污染持续时间每增加一天,预警响应相应提升一个级别"的原则,提前预警、提前启动、提前减排,减少重污染对市民健康的不良影响.《预案》规定,空气质量指数在200以上为空气重污染,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4,(1)
正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协调、联动和合作。据了解,两部门将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为重点,建立两部门联合会商、联合应对和联合发布信息的"三个联合"工作机制,协同应急条件下信息发布,及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  相似文献   

16.
曾景海  王灿 《环境科学》2022,43(5):2436-2447
为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度,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制定重污染天气应对“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措施.为应对9月底至10月初的重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共68个城市启动重污染预警,该措施得以首次实践.通过时间序列断点回归方法对该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空气质量改善存在滞后的现象,SO2、 NO2和CO这3个气态污染物改善速度较快,对涉及二次生成的O3和PM2.5两个污染物见效速度相对较慢. 10月1日恰逢在北京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对10月1日当天进行评估,发现与假如不采取措施的情形相比,重污染应急措施使北京市PM2.5、 NO2和CO日均浓度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54.1%、 62.4%和25.8%.如果不采取重污染应急措施,北京10月1日上午可能出现中重度污染,但实际上空气质量保持在良的水平.区域启动预警的68城市PM2.5、 PM10、 NO2、 SO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3,(22):14
自2013年初大范围雾霾天气出现以来,我国采取了众多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力改善大气质量。然而空气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空气质量改善也必将是长期和逐步的过程,目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短期内仍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空气重污染。在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重污染天气,加强应急管理,采取强有力的应急响应措施,减缓污染积累,保护公众健康,是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应急  相似文献   

18.
王斌  谢金开 《环境保护》2013,(22):26-28
2013年10月17日,北京市正式颁布实施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本文分析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发布的背景、注意事项、支撑措施,为我国其他省市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风     
《环境》2014,(1):68-68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协调、联动和合作。据了解,两部门将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为重点,建立两部门联合会商、联合应对和联合发布信息的“三个联合”工作机制,协同应急条件下信息发布,及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警联动机制,妥善应对核与辐射事故;以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试点为抓手,强化大气污染相关的科研合作和联合攻关: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部门合力为着力点,强化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重大规划和重大工程等方面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抓紧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环境保护》2013,(22):24-25
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应大力推进国家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抓紧构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技术体系、保障体系和信息报告与发布制度,强化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的基础性与应用性技术研究,带动环境监测转型发展跃上新的历史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