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韬 《环境》2009,(11):17-19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已经是基本明朗的,各国都在加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也成为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科学家预言,太阳能将逐步成为人类的基础能源之一,甚至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2.
前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指的是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以外,能够循环利用、不断补充的、且具有再生功能的能源。这些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源(薪柴;农作物秸秆、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如垃圾、粪便、稻壳。蔗渣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氢能等,它们大多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分布广泛,是一种清洁能源。它们是人类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基础,又是近期能源的补充。河南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如沼气)和风能四个方面。这些能源的利用历史已经很长,例如临汝温泉,早在西汉时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人类在这100年中年能源供应量增长了10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在现有技术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使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既不是取之不尽的能源资源库,也不是可以随意排放废物的垃圾场。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识,人类因使用能源时伴生的大量有害物排放而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科技界。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能源需求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节能环保已经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中央空调系统主要为电力制冷,系统不但设计复杂,并且能源浪费严重;而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合理的利用水源热泵的能源交换和变频技术,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能源短缺之间矛盾日益凸显,人们已经意识到能源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便应运而生。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是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共同课题。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及能源的使用效率,使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相结合,从建筑领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做到人类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虫 《沿海环境》2000,(1):15-15
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能源利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植被破坏、不可再生能源枯竭等诸多问题犹如达摩克利斯剑向人类头上袭来。 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此,世界能源委员会制定了“生态保护”方案,该方案设想,将大规模节能或高效能技术普及,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致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将对人类环境带来深远影响。但世界能源委员会强调实施这一方案,将要求能源利用和能源政策上有一个史无前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与中国现实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资源、能源、环境与人口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可节省自然资源和能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事业。凡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排泄的废弃物,经过再生利用,具有和原生资源同样的使用价值,均为再生资源,范围极广。本研究涉及的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粉煤灰、城市生活垃圾以及非金属矿产废料。开发利用这些固体废弃物,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检…  相似文献   

10.
苕华 《环境》2011,(12):53-55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人类也可以模仿这种功能,将温室气体变为能源,循环利用吗?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变得十分的快,而且相比较过去,新世纪的社会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依然是很大,但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问题就是能源的短缺。人类工业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多年里,对于能源的使用量是十分大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经过一段时间对于能源的使用,能源的储存量已经不多,因此,新世纪对于新型环保能源的利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船舶是能源使用的一个大户,因为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时间一次的周期十分的长,船舶运输作为一个耗能的大户,因此,对于船舶对于环保能源的利用在节约能源这一方面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主要浅谈船舶节能和环保能源的利用,通过普及环保知识,促使人们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以及促进人们找到新的环保能源来替代现有的能源。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能源的需求更趋紧张,而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对于人类是有限的,寻找新能源已成为能源科技领域的共同话题。风能、波浪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等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太阳能,它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工厂,无论大小,作为能源的消费者,都有责任和义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一次性能源消耗必然伴随着环境污染。开发利用太阳能就是能源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合作,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本出路之一。因此,工厂利用太阳能的前景非常广阔。工厂一般分生…  相似文献   

13.
尤艳馨 《环境保护》2007,(10B):18-20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能源储量的减少和开发难度的日益增大使人类困扰于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大部分传统能源的利用过程往往也伴随着相当程度的污染,这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开发清洁而安全的新能源是解决目前能源与环境困境的有效办法之一。海洋能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能,开发海洋能对沿海地区及海域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全球环境,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别采用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产生的污染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利用STIRPAT模型,以1952-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分析人口数量、富裕度、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的选择行为等人类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或能源强度发生1%的变化,将分别引起环境压力相应发生1.992%或0.777%的变化;随着富裕度的增加,富裕度对环境压力的弹性系数逐渐增加。在观测数据范围内,分析结果不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的观点。在不同时期,人类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人口数量和富裕度的增加对环境压力产生正效应;而能源强度的波动变化使得其对环境压力的作用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选择清洁能源的消费行为,有利于抑制以能源消费产生的污染为衡量指标的环境压力的上升。各种人类驱动力的净效应决定环境压力总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环境问题的核心,环境是能源决策的关键,如何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十分重要.H.Cabezas教授通过对影响能源利用的多因素分析,提出了能源可持续利用不等式方程.通过方程的分析,得出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目前现代工业化所利用的主要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裂变物质等又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能源战略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世界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日益剧增,使全球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人类长期传统使用的煤炭、石油燃料逐渐匮乏,直至枯竭.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途径十分广泛,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生物能等.然而,太阳能是各种能源中最重要、最丰富、利用最广泛的基本能源,是节能环保的新型能源.太阳能不仅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实现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化石能源的严重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6,(3):55-55
人类的衣、食、住、行,哪一项也离不开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但有限的能源储量已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长,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更使人们感到不安的是,人类所消耗的碳载体矿物燃料,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达210亿吨,并呈上升趋势,而且还伴随有其他有毒物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9.
人类大约在21世纪后期将面临常规油气资源枯竭的问题。在经历了生物质(以薪柴为主)、煤和石油三代能源之后,不得不转向寻求可供利用的第四代能源。这不仅要在技术和蕴藏量上能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更要满足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对环境的要求。经济-能源-环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全球能源结构的综合分析表明,天然气将成为人类第四代能源。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充足的能源,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目前,能源缺乏问题正不同程度地困扰着世界各国。针对能源紧缺问题,我国制定的能源利用总方针是:开源与节流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农村能源发展的方针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云南省城镇居民主要烧煤,仅有部份人使用电、煤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