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大脑遇到大自然,大自然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提升50%;漫步森林中,可以慢慢恢复我们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脑神经专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做事的时候总是想原因,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们来一个地方总是有某些理由,这影响我们做某些抉择。我们在自然中长大,我们和自然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时候的关系?在哪里产生的互动?这种互动频繁吗?和谁在一起?这些相处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多时候,  相似文献   

2.
我相信     
正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我的家乡文明美丽。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掠夺式地开发,随心所欲,滥伐树木,乱建工厂,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几何时,地球上像女孩飘逸的长发的森林变成片片秃疤;地球上像小伙  相似文献   

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词歌赋中与鸟有关的美好意境,真的与我们相去甚远了吗?在你的记忆里,是否还残存着第一次聆听鸟儿鸣唱时的欢快,是否还保留着鸟儿在夕阳下飞舞的美丽画面? 当这个美丽的春天来临时,让我们轻装上阵, 观鸟去吧!  相似文献   

4.
碧绿的草,巍峨的山,秀丽的河,五颜六色的花朵,洁白的云朵。与我们同行,与我们同住。怎么才能留住身边的美丽呢?首先,我们要植树造林。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就开始砍伐树木,盖高大的楼房。楼房虽然高大美丽,但还是不如树木重要,树为我们遮荫,为我们净化空气,为我们绿化世界。众所周知,以前翠绿的树林是鸟儿们安心的小窝,可这几年的树木越来越少,鸟儿也越来越少,新鲜的空气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母亲供给我们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食品,她是一个关心儿女、爱护儿女的好母亲。然而,你看工厂里的废气和污水随意排放,一片片森林遭到乱砍滥伐,城市里的垃圾散发着臭气……如果有一天,地球母亲问道:"孩子,我给了你蓝天、碧水、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原野,你是如何生活的?我让天上  相似文献   

6.
正海报的中央是一只抬头仰望天空的长颈鹿,长颈鹿非常高大,但是要将头伸出还在不断升高的海平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啊。看着它昂起的头颅,我仿佛听到了它撕心裂肺的呐喊:"Who care?Who care?"是什么原因导致气候变暖?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平面上升?是什么原因导致环境恶化?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阅读了一幅幅海报,似乎有了一些了解:汽车尾气污染、大气污染、白色垃圾污染、森林消失……可是很多人对其麻木到什么程度?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7.
Amoto  I 《中国环保产业》2000,(4):48-48
有了资源重复利用的法宝和现代炼金术 ,我们将迅速进入一个没有垃圾的世界。但这还必须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是谁提出“不浪费 ,不愁缺”的忠告 ,都不曾在2 76亿美国人中引起大的共鸣。他们在1997年扔掉了1 ,950多亿吨垃圾。即平均每个人扔掉725公斤的垃圾。这些只不过是无害的固体垃圾。美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向空中、水里和地上排放11亿吨以上的有毒废料———其中有铅化合物、铬、氨和有机溶剂。尤其糟糕的是 ,地球上60亿人口中的大多数开始步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后尘。加利福尼亚州卢米斯市的乔治·利…  相似文献   

8.
正朋友圈,近两年兴起的新事物,却不断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是否可以行动起来,让我们的朋友圈更加环保绿色些呢?最近一段时间,北京的天蓝得让人感动。各种角度拍摄的蓝天刷爆了朋友圈,点赞数量、赞美之词不胜枚举,这让人想起了去年寒冬时节刷爆朋友圈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如世界末日般的雾霾天气,各种吐槽、调侃、抱怨充斥着我们的朋友圈。朋友圈,一个近两年随着即时通信工具发展而兴起的新事物,已经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家乡,只认桑葚不认桑叶,更不知蚕为何物。高大苍劲的桑树,站在我家乡莽苍的山野里,显得威风八面极为壮观。对于它,我是敬而畏之的。畏从何来?母亲说过,桑树老人一旦被谁激怒,会以它巨大的枝条将侵犯它的人和物拍成碎片。这样一来谁还敢去冒这个险呢?当时母亲的危言,的确镇住了我们的野性。家乡的桑树,都生长于高高的山上,因了风清而雨爽,所结出的桑葚有然颗粒饱满,味甘而又不腻,一到嘴里便绵绵地化掉。  相似文献   

10.
朱志胜 《环境教育》2007,(10):40-41
请问,我们的水环境到底怎么了?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可全国水环境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有些地方还出现水质继续恶化现象。从目前来看珠江、长江水  相似文献   

11.
漫画·漫话     
“天下名山僧占尽”。看破了红尘的人,往往以名山秀水为最终选择。世俗者称之为逃避现实,隐退山林。依我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谁不愿与清风朗月做伴?谁不想和云海松涛厮守?  相似文献   

12.
张琳 《环境教育》2012,(2):89-89
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不要奢望在自己身上得到多少回报,享受环保成果的,会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谁把环保当成了获取自身名利的标签,谁的心里一定是堆满了垃圾。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专栏里,我们介绍了两类不同的事例:一类是环境保护事业蒸蒸日上,令人欣喜;另一类是环境保护工作冷冷清清,令人忧虑。这三篇稿件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说的是小企业。当前,小企业如何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大问题。有人认为:“小企业排污少,不值得大惊小怪”。站在一个小山沟里看天下,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个小企业同一个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少很多。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同几百个大企业相比,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谁多谁少?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相似文献   

14.
高雨萱 《环境教育》2015,(Z1):114-115
<正>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无论过节还是办喜事都要放烟花炮竹。的确,谁都想用烟花爆竹来增添欢乐的氛围。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每年这些炮竹导致多少人受伤?产生了多少有害的气体?美丽富饶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碧水蓝天,可是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她,变本加厉,不知悔改。每逢春节,绚烂的烟花腾空而起,甚是美丽。可是这美丽的背后隐藏了许多的污染和危险。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方,也  相似文献   

15.
“建一个赔一个”,“谁治污谁亏损”……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拧成了一个“死结”。其中的原因何在,出路在哪?  相似文献   

16.
直击饮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不喜爱青山绿水?谁不喜爱人水相亲?然而,由于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原本美丽的星球蒙上了阴影;由于污染,水贫困正一步步向我们逼近;由于污染,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据科学界估计,目前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的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中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淡水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加之水资源的日益恶化,全国现已有400多个城市缺水,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7000万人正在饮…  相似文献   

17.
近来,绿色 GDP 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但何为绿色 GDP 呢?它与 GDP 有何区别?我国的绿色 GDP 核算体系从何入手呢?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采访了出席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培训班的专家、官员及一线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这次和同学一起租车回家时,无意间我问大家:"谁小时候家乡的河与现在一样清澈?可以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的那种。"第一次问的时候她们都笑了,然后是一阵沉默。然后我又问他们"家乡的河水脏了、消失了的……"还没问完,他们就像一个个的麻雀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小时候家乡的河是脏的,现在干净了,又流淌了吗"不知谁问了一句,突然同伴们又沉默了起来,大家都若有所思起来。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是大地的血脉。以往我们总认为:水如果不为人类服务,就是白白地流走了。现在,越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正处于有史以来最热的2003年,各地纷创高温记录.在印度,已有1500多人热死;中国南京每天有300人中暑.近100年来,整个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以上,而大城市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至3℃,全球变暖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周,英国气象学家警告说,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输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到底是谁让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烤箱?是人类自己,科学家告诉我们,热污染正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扑通"一声.一个易拉罐就这样狠心地被你抛弃在路上或某块草坪、土地.你可曾否想过你的狠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易拉罐是铝制品,它是金属物质,你的易拉罐会对荒山野林土地造成危害,然而成群结队的树木就偏偏生长在这块土地中.这其中的重要性,想必你应该很清楚吧!我们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是树木所制造的,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