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 言 从生物量中可以转换、提取出各种生成物,本文只谈燃料。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把生物直接作为燃料而利用。由于石油制品是均匀流体、具高热值、使用简便,所以,人们从一开始就将其作为燃料而加以利用。今天,人们再次转向生物量,是将其作为资源。尽管作为直接燃料使用时,它的直接能源效率非常好,但  相似文献   

2.
二茂铁[Fe(C_5H_5)_2]作为各种燃料的消烟节能添加剂,早已在火箭燃料中使用。二茂铁过去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由于合成成本高,价格昂贵,民用燃料不敢问津。我们在合成方法上另辟蹊径,成功地用电化学法合成二茂铁,使其成本大幅度下降,为广泛用于消烟节能、减轻环境污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大气中一氧化碳一部分来源于各种燃料的燃烧,另一部分则由自然界产生。燃料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由于一氧化碳的碳氧键是三键(C≡O),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有的碳氢化合物和气体燃料可能枯竭,而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造成了难以控制的空气污染,未来世界似乎无可避免地会需要可再生燃料。可再生燃料最直接的来源自然是年复一年不断生长着的植物本身。有些植物可以直接形成碳氢化合物,这是十分经济的。再过十多年,利用植物捕获太阳光并将其转变为稳定的化学形式的机理人们将会设计出各种合成设备并用其从事与植物本身完全相同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本来是稳定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燃料的燃烧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人口的迅速增加,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有所增加。这样,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二甲醚平面预混火焰,实验研究了燃料当量比和燃料流量对燃烧过程中甲醛产生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醛是二甲醚燃烧过程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在火焰面中大量生成,但其中大部分甲醛迅速被氧化消耗;二甲醚燃烧过程中甲醛的生成受燃料当量比和火焰温度影响明显,欠氧(燃料当量比φ<1)预混合燃烧的甲醛生成显著高于富氧(φ<1)燃烧;燃料当量比一定时,随着燃料流量增加,火焰中的甲醛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对柴油机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柴油机试验,研究了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对柴油机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混合燃料中含氧量低于10.4%(质量分数,下同)时,CO和HC排放量随含氧量增加而减少;但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所占比例增加,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达25.3%时,CO和HC排放量均增加到含氧量为10.4%时的2.5倍左右;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低于10.4%时,NOx排放量随其增加而少量增加.但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达25.3%时,NOx排放量较燃用柴油时减少50%以上;碳烟排放量则随着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增加而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近数十年来,很多地区的降水酸度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了硫和氮的氧化物,形成了呈酸性的大气污染物气溶胶。这些气溶胶粒子和其它物质会以各种方式改变降水的 pH 值,如二氧化硫、硫化氢能局部改变降水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可以转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指出: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是以双原子形式存在,即“N2”,它是惰性无害的。但是从农田、燃烧化石‘燃料的工厂以及车辆尾气中释放的氮素则属于活性氮,能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各种负面影响,主要为:  相似文献   

10.
收集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关停SNCR时燃料的N排放数据以及与之对应的工况和燃料特性数据,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燃料N转化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燃料N转化率与炉温、垃圾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而随N元素含量和固定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过剩空气系数、H/N、O/N的增加而升高.据此提出了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燃料N转化路径图.该路径图表明,燃料特性对燃料N转化率和NOx生成浓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进一步量化了H/N和固定碳含量这2个参数与燃料N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分出的方法来减少NOx生成,并以国内典型城市为例,研究了分出不同比例厨余垃圾的情况下,燃料N转化率和NOx生成浓度的变化趋势.本研究表明通过分出厨余垃圾的方法,能够降低垃圾焚烧厂的脱硝成本及氨逃逸风险,可为进一步控制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NOx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用动态测试柜方法测定甲醇、轻烃等民用燃料的排污量。引进排放系数和排放强度作为排污量的分析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醇基燃料点火引燃和关火后的甲醇排放强度比正常燃烧状况大4 ̄5倍;醇基燃料污染比轻烃燃料严重。  相似文献   

12.
氮氧化物(NOx)废气的排放来自固定源(包括各种燃烧装置)和移动源(内燃机车)两个方面。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估计。99%NOx是从燃料燃烧排放的,其中固定源与移动源各占一半。予期到1985年由于燃煤要增加,因此,固定源与移动源所占比例,将成为70%与30%之比。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复合垃圾衍生燃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采用室温冷压有粘结剂成型的方法将城市生活垃圾和煤按一定的配比制成新型复合垃圾衍生燃料,研究了成型压力、配比对衍生燃料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粘结性以及发热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生活垃圾中加入煤可有效改善衍生燃料性能,增加其热值,在成型压力为25 MPa,煤配比为20%时复合衍生燃料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实验制备出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Cu2O纳米线电极,对比研究了Cu2O电极在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催化和微生物燃料电池驱动的光电催化反应过程中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燃料电池驱动的光电催化反应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当溶液p H为3、外加偏压为0.7 V、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3%。实验首次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外界驱动电压光电协同降解了甲基橙,证明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较低电压也可以对光电极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效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生命周期的理论框架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2种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秸秆直燃发电与秸秆燃料乙醇)的能值消耗、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在秸秆直燃发电系统中,种植阶段能值投入占总能值投入的61.92%,远大于收储运输阶段和生产阶段;在秸秆燃料乙醇系统中,种植阶段和生产阶段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5.26%和45.78%;秸秆直燃发电系统的CO2排放指标略小于秸秆燃料乙醇系统,远小于燃煤发电系统,因此,发展秸秆直燃发电和秸秆燃料乙醇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的意义;与秸秆燃料乙醇系统相比,秸秆直燃发电系统具有较高的能值产出率、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持续性,较低的能值转换率和环境负载率,说明秸秆直燃发电系统综合效益优于秸秆燃料乙醇;秸秆直燃发电系统与秸秆燃料乙醇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标均小于1,都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得克萨斯大学的埃纳斯特·格洛那报道,超临界水氧化作用可解决污泥和有毒废水的问题。一个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在温度500℃以上,压力34500kPa以上运行,这些温度和压力超过水的临界点(374℃,22100kPa)。在超临界水氧化下,有机物(包括有毒物)重新达到最稳状态,例如,碳氢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由于CO2 的排放而导致的地球温升问题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CO2 作为温室气体所表现的性质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国际上为削减CO2 排放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着重介绍了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改性4A分子筛对Cr(VI)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对4A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引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4A分子筛表面附着季铵型阳离子,并与反离子Br-形成"阴离子交换膜",从而促使更多的Cr(VI)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到改性4A分子筛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疏水碳氢链结构会影响4A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碳氢链长,在分子筛表面形成的双分子层密,对Cr(VI)的吸附量最大。采用准一级、准二级、Elovich和Bangham动力学模型对六价铬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其中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最符合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分子筛的吸附行为。同时,分别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获得六价铬的最大吸附量为13.98 mg/g,且改性分子筛以均一表面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藻种类及阴极材料对藻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微藻及水绵为阴极生物,分别采用碳毡,碳纸,载铂碳纸为阴极材料,构建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果显示,以碳毡作为阴极材料时,2种藻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均高于以碳纸为阴极材料时相应的功率密度。采用载铂碳纸为阴极材料、天然湖水为阴极液,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165.1 m W/m2(微藻阴极)和119.9 m W/m2(水绵阴极)。电化学测试表明,藻类生长形态影响了阴极的电化学特征,进而影响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藻阴极MFC长期运行时,膜污染是藻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功率密度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SEM-EDS分析显示,膜两侧污染主要原因分别是微生物生长和磷酸盐晶体沉积。  相似文献   

20.
一种更清洁、更有效的煤水混合燃料在北京煤水混合燃料厂商业性生产。这种由华美煤水混合技术中心开发的混合燃料可以作为原油的替代品。其成份为:65%的煤粉、34%的水和1%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