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海水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水利用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世界范围内海水利用方面的进展情况,评述了大生活用水和工业冷却水等海水直接利用及海水淡化过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高温冷却海水和海水淡化浓盐水的排放以及化学物质的加入对海水水质、海洋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轻这些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海水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董学德  李绍箕 《环境工程》1997,15(4):23-26,56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是利用天然的纯海水(燃煤电厂可直接利用电厂的冷却循环水)作为烟气中SO2的吸收剂,无需其它任何添加剂,也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系统运行可靠、脱硫效率高(理论脱硫效率可达98%)和投资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是在部分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海水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2):61-6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显示,到 2010年,我国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超过500亿m~3,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每天250-  相似文献   

4.
海水直接利用及含海水城市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海水直接利用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从分析海水的污染特征、海水与淡水的水质差别等方面论述含海水城市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陈英  陈东  闫哲  王玉华  王路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1):1278-1284
为节约淡水资源、拓展海水的直接利用途径,采用热化学水洗处理技术开展了基于海水洗涤的罐底油泥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干化罐底油泥(水含量为9.8%、油含量为25.6%、固含量为64.6%,均以w计)不宜直接进行热化学洗涤,需采用轻油(120#溶剂油)进行萃取预处理,萃取后残油量(干基,以w计)为18.8%. 适宜的洗涤液为海水溶液,其ρ(TX-10)(TX-10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0 g/L. 液固质量比为5、洗涤温度为60 ℃、搅拌速率为180 r/min、搅拌时间为30~40 min是洗涤萃取残泥的适宜条件,该条件下萃取后的残油量为2.80%. 二级海水洗涤可使残油量降至0.23%,满足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在洗涤废水再利用试验中,为维持洗涤废水的脱油能力,可在每L洗涤废水中补加1 g TX-10. 研究显示,溶剂萃取-海水洗涤工艺可有效处理干化罐底油泥.   相似文献   

6.
以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为涂膜材料,在聚醚砜超滤膜表面形成预涂动态膜,考察了预涂动态膜对海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作用机制,通过比较分析直接超滤和预涂动态膜过滤海水前后膜表面亲疏水性、形貌结构、粗糙度及膜阻力分布的变化,探讨了活性炭和硅藻土预涂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涂动态膜可提高超滤膜对海水中溶解有机碳(DOC)和UV_(254)的去除率,活性炭预涂动态膜对海水中DOC和UV_(254)的去除率较直接超滤分别提高11.2%和11.3%.硅藻土预涂膜主要利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硅藻土滤饼层强化海水中蛋白质类有机物的截留,活性炭对海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额外吸附导致海水过滤过程中活性炭预涂膜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硅藻土预涂膜.与直接超滤相比,预涂动态膜过滤海水后膜表面亲水性更好,膜表面粗糙度更低,膜过滤阻力也更小,活性炭预涂动态膜净化海水时膜过滤总阻力较直接超滤降低50.3%.利用涂膜材料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将超滤膜与有机物进行了"隔离",避免了超滤膜与有机污染物直接接触,降低了小分子有机物在膜孔内的吸附堵塞,能够有效减缓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  相似文献   

7.
海水利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资源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利用海水资源的地域优势,海水应成为沿海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战略性资源。本文以大连市为例,简述了大连市海水利用的条件及现状,阐明了沿海地区海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适当规划,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海水中铅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剑侠 《福建环境》2003,20(4):13-14,23
在铁氰化钾体系中以氢化物—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铅,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铅的检出限0.18ng/mL,相对标准偏差4.0%,并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比对,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海水中痕量铅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9.
进入核时代以来,各国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分析~(106)Ru的方法,其中包括蒸溜法、萃取法、直接r谱仪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溶剂萃取法是分析海水中~(106)Ru最常用的方法。~(106)Ru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所以分析中要使用大体积的海水样品,并进行预浓缩。在众多的浓集方法中硫化物其沉淀可能是最有前途的方法。 放射性Ru在海水中的化学形态非常复杂,在分析中,特别是在使用重量法测定化学回收率时,必须使同位素之间达到平衡,并且统一价态。在用CoS沉淀—CC1_4萃取镁粉还原法测定~(106)Ru时应完全除去反萃液中的NaHSO_3否则亚硫酸根将被镁粉还原为单质硫,使化学回收率偏高而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KE21模型进行浓海水排放对渤海湾海水盐度分布影响的研究,分别以天津大港和河北黄骅两地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所排放的浓海水量为输入条件,模拟预测了渤海湾不同潮期和工程规模浓海水排放的扩散状况。结果显示,浓海水的稀释扩散受潮流的影响较大,总体来讲小潮低潮时排海的浓海水稀释扩散效果最差,大潮低潮和小潮高潮时次之,大潮高潮时扩散效果最好;建设10×104 t/d以下的海水淡化工程浓海水排海对周围海区的盐度影响不显著,建设50×104 t/d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时,小潮低潮时盐度升高波及面积最大,高于背景值1.5 PSU的面积为31 km2,最远离岸距离为6.74 km,所以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选址、浓海水排海方式均要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尽可能降低其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钢铁企业中,炼钢单元是一个重要的用水单元,同时也是产生废水的大户。本文对实施炼钢废水零排放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作为实际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洋河-戴河沿海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了三维变密度溶质运移模型。以2002-12至2004-12的地下水位和水质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用检验后的模型对研究区海水入侵原因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不同开采条件、不同防治措施下的海水入侵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表明:滨海地区超采地下水是造成海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河流长期低水位导致海水倒灌加剧了海水入侵的程度;在滨海地区,只要地下水降落漏斗存在,就会引发海水入侵进一步向内陆移动;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防止和减缓海水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冷轧废水是冶金行业内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冷轧废水包括中性盐及含铬废水、酸性废水、浓油废水、稀碱油废水、平整液废水等。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冷轧生产线。就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配套建设的冷轧废水处理的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应用于防治海水入侵工程的帷幕效果,建立剖面二维非均质流体的对流-弥散模型,运用伽辽金有限元法求解,并用物理实验结果验证其有效性。将模型应用于模拟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海水入侵过程及对其防治效果,分别计算了超采地下水、实施防渗、抽水、注水和抽-注水情况下咸淡水界面随时间推移过程,通过比较得出注水是北海市防治海水入侵较为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港湾水质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一直是港湾乃至海岸带开发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港湾水质涉及诸多因素,常规的评价方法顾此失彼.本文以福建沿岸主要港湾为例,运用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港湾水质综合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其结果表明各港湾的海水水质在总体上均属于第Ⅰ类,取得了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综合类别评判结果.实践表明,集对分析为海水水质评价及其它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方法,并可为福建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水热泵对海水温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大连星海湾商务区海水源热泵工程为例,对海水源热泵这一新型环保型供能技术对海域可能产生的温升温降影响进行分析。海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可以利用海水这一可再生能源作为冷热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系统。温海水排放入海后,在水动力的作用下,经历潮混合过程,排放口附近一定范围内形成温度相对上升的温升场。温升高值区处在排放口至马栏河口之间的河段内。项目温排水对整体渔业资源和经济生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对冬季近岸海水中溶解性气态汞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采集青岛近岸海水样品,在紫外UVA、UVB辐照和黑暗对照条件下对不同过滤海水分别进行汞的还原实验,计算累积释放量,模拟计算还原反应速率.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下,海水溶解性气态汞(DGM)产量呈现先显著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累积产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紫外光照射下DGM累积产量远高于黑暗对照,紫外光促进汞的还原,特别是促进了海水中Hg2+的产生.紫外光下DGM的产生速率常数在0.057~0.214h-1之间,0.2μm过滤海水高于未过滤海水,颗粒物具有抑制效应;在氩气吹脱时,UVB照射下的反应速率大于UVA,空气吹脱条件下结论相反,氧气参与了汞的光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8.
总结国内外的海水水质重金属的监测分析方法,调查国内海水重金属分析方法,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得到以下结论:海水中汞、砷、硒的主要分析方法为原子荧光法,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铜、铅、锌、镉、镍的主要分析方法为原子吸收法,此方法比极谱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总铬和六价铬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