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各级政府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出台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制度.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普遍的、明显的加强。但是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精力相比,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不够显著,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程度和事故发生总量的下降幅度并没有产生质的变化。从总体来看,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析其原因,除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安全欠帐严重、企业管理滑坡、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因素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长期得不到有效落实,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江苏劳动保护》2005,(1):10-13
第六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3.
近来,盱眙县加大了对工业开发区内企业安全监管的力度.明确了以下几点:一是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各种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但在安全监管上不享受优惠.企业生产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无“特区”;二是禁止各部门、各单位进入工业开发区内检查.但安全生产检查例外.根据需要可随时检查:三是实行“谁引资.谁负责安全”的监管办法,虽然招商引资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引资单位必须全程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4.
搞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企业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的责任主体。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全面负责。强化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地位和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丰县安监系统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并落实到日常安全生产监管中.切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促进了丰县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态势。今年1-11月份.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54%和5.88%。  相似文献   

6.
年首岁尾,又是一年一度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时候了。怎样搞好班组安全生产总结呢?笔者认为.班组是每个企业安全生产的落脚点。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细节.才能对新的一年安全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11,(4):22-23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和消除事故以及减轻工人繁重体力劳动.保证生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称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安全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伤亡事故的报告、分析、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日前.扬州市编办的负责人专程上门到扬州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为该局要求成立安全生产监察大队进行人员编制的核定、配备。这样,扬州市人大专题督查审议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15项安全生产问题,在一月之内,各部门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扬州市人大、市政府在安全生产方面这样的“合力”,一时在当地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且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又由多方面构成。因此.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组织实施。面对综合性问题.抓不住主要矛盾解决不了问题.抓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无法着手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日益关注.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也逐步提高。当前,安全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因缺乏具体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在一些层次、环节上弱化,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宁波市安全生产工作以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主线,以建立完善我市安全生产地方性政策规范体系为重点,以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执法氛围、强化全民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为突破口,以努力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为目标.做了大量基础性、务实性、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具体表现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比较平稳.各类生产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力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较好地推动了安全生产整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6月17日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听取我省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和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的汇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为推进“两个率先”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徐州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狠抓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和目标管理三个体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去年,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3.67%和3.67%,连续两年下降;万人事故死亡率为0.55;工矿商贸企业连续两年未发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其根本原因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条件差.直接原因是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忽视安全生产.本文尝试运用剩余价值学说和安全经济学有关理论.剖析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的本质原因.从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和生产力功能上,分析安全生产与经济增长率、综合国力、国民生活水平和国内外市场开发的关系,以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在根本目的上的统一。通过对安全生产效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经济分析,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的差距.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全省各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落实国务院[2011]40号和省政府[2012]112号文件为主线。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重点.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加强舆论引导、社会监督和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事故依照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事故。实践证明.通过认真查处企业安全生产重伤事故.能够促进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时总结事故教训.整改事故隐患。举一反三。落实措施。从而避免类似事故和更大的事故发生。反之.如果重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查处。不分析事故原因.放松了责任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就得不到教育.就不能从中吸取事故教训.类似事故有可能再次发生.甚至引发更大的事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查处重伤事故也属于事前查处的范畴.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相似文献   

18.
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参考世界发达国家的做法,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1.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由上级的党政一把手和下级的党政一把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双签),严格考核,奖惩兑现。2.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省以下实行以条为主、地方为辅的垂直管理体制。3.加快安全生产立法步伐。根据即将出台的《安全生产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14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杜邦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石化、化工、煤碳及钢铁行业安全高层论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外事司柏然司长、安科院刘铁民院长、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苗思凯先生分别讲了话。与会的中外企业高层领导分别结合本行业实际,总结交流了他们的安全管理经验。大家认为.此次论坛为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搭建了一个分享安全生产经验的平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满足行业发展对安全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14,(8):32-32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67号令,《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中,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的规定如下:1.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