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针对南京市典型道路的交通噪声控制措施,分别选取低噪声路面、声屏障、隔声窗3种噪声控制措施进行监测,监测显示低噪声路面对整体声级降噪有限,声屏障对于1kHz倍频带以上的中高频隔声相对较好,真空玻璃隔声窗能对低频噪声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杭州市典型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研究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噪声与车流量、车辆类型及车速密切相关;噪声随着与高架路距离的增大,地面各测点的噪声值呈递减趋势;高架复合道路平直段与下坡路段的噪声在临街建筑竖直立面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在不同高度的影响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4.
居住区的交通噪声问题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在居住区的规划中,以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利用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小区道路系统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高架道、桥交通噪声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市区内81座道路立交桥和11段高架道路的声环境状况进行了多方位的调研与实测。分析了高架道、桥附近声环境的地面水平分布特征、高层楼房垂直分布特征、昼夜时间分布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从增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管理,注意沿街建筑功能配置与布局,加强临街住户门窗隔声效果,适当建设有效的道路隔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发展中解决和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中将道路声源简化为1条位于道路中心线处的线声源与按照车道数简化为多条线声源之间的误差,针对不同宽度的道路,推导了多条线声源与1条线声源在接收点噪声影响的误差计算公式,并基于Predictor-lima预测软件预测和现场噪声衰减规律实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收点到道路边缘的距离大于道路宽度的情况,可简化为1条线声源;对于接收点到道路边缘的距离小于道路宽度的情况,应按照车道数简化为多条线声源。 相似文献
8.
9.
依据多年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设计出治理锅炉风机噪声的隔声室,并对该隔声室的制造、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该隔声室是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设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2013—2017年采集的等效连续A声级数据,对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线、城市次干线、城市支路的代表性站点噪声排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不同等级的道路噪声排放具备一定的特征,排放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线城市支路和城市次干线,道路噪声随时间变化存在较为一致的周期性排放特征,24 h变化特征比较明显。个别道路排放特征存在特异性,如城市主干线道路的一个代表监测站点噪声监测值出现了逐年下降趋势,分析发现,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其噪声值的下降有一定贡献。采取一定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道路交通噪声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典型飞机噪声事件监测数据,采用声级叠加方法分析背景噪声对飞机噪声暴露声级LAE的影响。结果显示,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开展机场噪声监测时,背景噪声应低于单次飞机噪声事件最大声级15 dB以上。通过比选等效声级Leq和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95等常用噪声监测指标,证明采用与单次飞机噪声事件同期的5~10 min累积百分声级L50作为背景噪声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并基于此提出了机场噪声监测中的背景噪声测量及处理方法。此方法科学、高效,适用于通过噪声监测设备自动获取背景噪声,对完善机场噪声监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