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利用VPN技术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心站的主机和监测子站内的分析仪器构成1个虚拟网络,实现在中心站应用iPort及DDE技术远程访问监测子站的功能,满足用户在中心站远程控制和诊断监测子站的分析仪器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陈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6):6-7
根据我国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现状,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省环境监测中心质量专管、省辖市(地)环境监测站质量自管和兼管、县(市、区)环境监测站质量自管组成的三级网络化质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的加大和自动监测技术的日趋成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获取的大量、连续、完整的基础数据,为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了及时、全面的空气质量信息,也为制定空气污染控制计划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有效空气质量日报内容中可吸入颗粒物应有12 h以上有效数据,SO2、NO2应有18 h以上有效数据.然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仪器故障、停电、通讯中断等突发性事故,造成数据缺失而无法达到日报要求.因此,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应急处置方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24h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SO2,NOx)采样仪在北方环境中,面对高温,风沙,寒冷气象因素,分别出现了影响连续采样及仪器使用寿命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结合近几年广东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作一介绍,并针对其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的实施,着重对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根据上海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由市级中心站负责子站和区/县级监测站自建子站共同组成和两级管理的结构特点,上海自2006年开始实施对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年度质保审核,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上海为例对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和AQI实时发布背景下完整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QA/QC体系中的质保审核的建立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范元中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2):94-95
从ESC省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系统的各测子站采集原始数据,经FoxPro语言编写的程序设计,计算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报需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此次\"一控双达标\"验收监测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为今后达标验收监测及环境管理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日常工作中的质控措施,重点就子站运行、中心站数据处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4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新疆12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SO2运行情况,对仪器在新疆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SO2质量控制(QC)工作中仪器比对校验、异常值判断标准、仪器稳定性、数据准确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从技术、经验和方法及管理等方面为三级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规范运行及数据分析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多个省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实际情况,对点位设置要求、制度体系建立、仪器质量控制难点、数据审核与研判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关键环节进行探索,为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解当前不同来源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CO、SO2、NO)标气质量状况,选择12家主流气态污染物(CO、SO2、NO)标气制造商,分别匿名采购3种气态污染物标气,建立2家参考实验室共同测试的模式和计量溯源一致性评价方法,对标气进行测试后,采用En值法评价其定值准确性,同时评估其技术资料完整性。结果显示:12家制造商的72瓶有证标气中,有9瓶标气定值结果准确性评价为不合格,涉及5个制造商来源,其中NO作为反应性气体,不合格标气数量最多,占比达20.8%;12家制造商中8家技术资料完整。鉴于标准气体对气态污染物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溯源性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标气质量事中事后监管和行业评估,推动制造商不断提高标气生产水平。标气使用者则应尽量选择质量可靠的有证标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