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集固定源及移动源等自动监控仪器和移动GPRS监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展示、统计及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通过环保系统内部的业务协同,有效地获取放射源动态业务信息,可以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对辐射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模拟环境中位置未知放射源的搜寻过程、使用仪表和搜寻人员受照剂量估算,对丢失、被盗等在役与退役放射源搜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各地在构建水质自动监测管理系统上的探索和不足。构建了水质自动监测管理系统,统一应用平台,利用仪器仪表标识集,实施监测数据辅助审核,完善数据预警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平台对现场端仪器自动巡检,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完善水质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满足了环境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新型移动监测仪器及监控系统的意义,介绍了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基于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的现场自动监控系统,详细描述了自动监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功能。对于该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国家有关高风险移动源监管工作要求,研制了具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识别、辐射剂量监控功能的监控终端硬件,并开发设计了高风险移动源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对该系统平台软件和监控终端的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监控终端结构设计、续航时间较短、耐用性较差、野外信号弱等问题提出后续改进建议。该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实现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动态监控,进一步提升江苏省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监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核技术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放射源数量的增多及辐射事故突发频率的提高,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发布并实施,该法明确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放射源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此项职能移交,逐步解决了放射源多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理顺了放射源监管体系,使我国放射源监管水平有望趋于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指出了目前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部分自动监测数据的合法性,排污企业直接付费方式及现场端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严格在线监测设备社会运营企业的经营许可与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激励与处罚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对症下药\",积极制定地方法规、标准,为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清除障碍,改变运...  相似文献   

8.
选取典型工业区,汇总了恶臭污染的突发性、排放不规律、夜间高值显著等特征,分析了由化学特性、物质种类和监控要求等带来的恶臭污染监测难点。根据信访投诉、地理特点和大气扩散规律,提出构建工业区恶臭污染自动监控体系。在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分析基础上,筛选优控污染物,优选适用在线监测技术,建设边界监控为主、园区监测为辅的专业化、自动化大气特征污染监测系统,通过统一联网和平台,统一质控和规范,建立预警监测信息平台。在实际构建与应用的过程中,探索了分级管理、多方合作的运行机制,为工业区恶臭污染分析评估、污染溯源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集环境监测、监视和控制于一体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污染源监控系统\"只监不控\"、\"只监结果不监过程\"的问题。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技术特点,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该系统对超标排放企业远程监控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对监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污染超标企业进行远程控制和警示,从而有效提高了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效率,加强了防止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以江苏省稀土行业废渣实际情况为背景,基于国内外对天然放射性物质(NORM)的管理限值水平,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建立了废渣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与现场γ剂量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场实验和样品γ谱核素分析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在留有足够安全冗余的情况下确定现场γ剂量率筛选水平,并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NORM废物γ剂量率筛选现场检验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四川省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放射性水平,评价其水源地辐射水平的安全性,于2016—2020年对全省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进行布点、采样,分析水中总α、总β的放射性水平,利用健康风险模型对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总α、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分别为0.008~0.094、0.011~0.190 Bq/L,不同年度、不同水源地、不同水源地类型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各年龄段居民的总致癌风险均低于WHO和ICRP发布的最严格控制限值。该次调查显示,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处于安全水平,各年龄组的健康风险都是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The Underwater Radiation Spectr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URSIS) is a portable spectrometer used for the in situ detection of radioactivity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rst tim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to assess, in a preliminary manner, the potential radiation threat to the public and environment at an aquatic disposal site – the Massachusetts Bay Industrial Waste Site (IWS). Utilizing the meneuvering capabilities of ROV and manned submersible vehicles, the URSIS was successfully positioned close (5–10 cm) to waste containers for a period sufficient to detect, in real time, the presenc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Spectral data from 45 individual targets indicated that the radionuclides present in sediments which draped or partially buried waste containers were consistent with natur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No man-made radionuclides were detected at any of the target or background measurement locations. These data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low-level radiation does not pose an imminent and widespread human health or ecological threat in Massachusetts Bay.  相似文献   

14.
非分散红外仪测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用油份分析仪测定油含量时,对仪器原理的了解,遮光板的作用作用和不同萃取剂对仪器光学零点的影响。指出仪器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与仪器的性能有关。在测定样品时,就采取正确的前处理方法,以减小测定误差。并对如何做好标样考核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库区辐射环境安全和库内放射源实体安全,对2016—2021年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库区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库区的γ辐射剂量率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库区表面污染水平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规定,库区气溶胶历年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此外,库区完善的安防措施为库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未对库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库区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废物库的运行状态良好,库区辐射安全可控,其安全运行对保障全省核技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辐射环境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核设施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监测对象。采用瞬时测量、热释光测量以及自动站连续测量3种方法分析了四川某核设施外围2011—2021年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周边居民辐射累积剂量以及这3种方法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核设施运行未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造成显著影响;瞬时测量和自动站连续测量监测数据较为稳定,热释光测量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造成数据波动。因此,在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时应加强对热释光剂量片布放、收取、运输、测量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开展热释光剂量片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蔡云  刘鄂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3):190-192
基于新疆富有相当数量和种类的伴生放射性煤炭、花岗石、有色金属等矿正在开发利用,必然带来一些辐射安全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的实况,提出做好调查研究,查清伴生放射性矿的分布及辐射水平,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科学性、实用性强的辐射审管标准,搞好宣传教育并全面做好监管工作等5项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辐射环境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良好实践和先进技术的出现,以及中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总目标的确立,中国的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中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进行梳理和研究,指出现有法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快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系列导则和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辐射安全工作规范开展,全方位保证中国辐射环境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