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由于其良好的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家具,装饰材料及其他产品中。自使用以来,PBDEs在环境、生物体、人体中的污染水平快速增长,对生物体及人体的潜在危害日趋严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其危害性,部分PBDEs产品,如六溴联苯醚、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五溴联苯醚已被列入禁用名单。文章概述PBDEs在生物体中的污染水平、生物累集效应以及PBDEs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及代谢效应,着重阐述了PBDEs对神经系统、生物转化酶系统、抗氧化防御系统、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同时对PBDEs毒性作用机制及PBDEs环境相关污染浓度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且会对水环境形成一定的污染。生物体接触重金属,由于难以排泄出去,进而造成一定的累积,当含量超标时,就会引起多种疾病,甚至危害生物体的生命,因而对于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水环境的监测以及环保工程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激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激素(环境荷尔蒙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一类具有高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因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环境激素类干扰物质的来源、种类及与生物体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它们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通过调查国内环境激素污染问题,指出环境激素污染存在的广泛性,需要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防治环境激素污染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小窑湾海域的水化学,沉积物和生物体化学要素含量水平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14种水化要素,没有一种要素超标;12种沉积化学要素超出环境允许标准;生物体中残毒量未超过生物允许标准此湾底质受污染晃北岸西部地段,并受控于水动力因素,最衙得出该湾环境变化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矿开采区环境汞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金矿区环境的特征污染物。金汞同源性导致金矿床一般汞含量偏高,且在以混汞法为代表的提金过程影响下,导致了中国金矿区严重的环境汞污染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国金矿分布与开采及选冶概况,研究了导致金矿区环境汞污染的原因,分析了金矿石选冶过程中汞的释放,并综述了金矿开采所致矿区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体中汞污染状况,最后讨论了金矿区汞污染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6.
环境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及其产物进行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具有着多种优点。不产氧光合细菌的多样化的代谢及类群特点,可处理工业及农业活动的污染。未来环保领域中,生物修复技术必将引起深入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聚乳酸(PLA)微塑料单一暴露以及与其他污染物复合暴露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PLA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PLA微塑料的摄入会影响生物体的摄食、生长、存活、繁殖和运动行为;PLA微塑料与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PLA微塑料主要通过机械损伤、氧化应激、神经损伤及免疫损伤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未来仍需对老化或降解的PLA微塑料的毒性效应、对陆地生物的复合暴露毒性效应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以期为今后PLA微塑料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调查测定了马銮湾养殖区海水、不同生物体重金属含量,阐述了水域污染水平并着重分析了贝类、虾类、蟹类和鱼类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同时根据有关标准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值,对海洋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马銮湾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 Benson)对Se具有很高的富集性,与水体中的Cu、Ni与Cr含量分别具有极显著(p0.01)与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可潜在的作为Cu、Ni与Cr污染的良好指示生物;贝类、虾类和蟹类等杂食性甲壳类生物体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高于鱼类;目前马銮湾被调查的生物体中Cu,Cd和Pb的含量均未超标准,但Se和部分生物体内的Zn,Cr则超过了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环境研究所的C.D.Wren认为:环境监测目标可由下述两点达到。1.监测环境各污染点的污染物浓度;2.监测环境污染物对自然生态系和有关生物体的影响。为此他进行了环境金属污染物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如水貂、水獭、红狐、灰狐、田鼠、负鼠及白尾棕色兔等作为环境金属浓度梯度分布研究的生物监测对象是有价值的。但选择作为监测对象的上述各野生哺乳动物的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近年来环境微塑料污染研究的热点、前沿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为信息源,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功能,分析了2000—2020年环境微塑料污染领域发表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近年来发文量随着年份增加呈显著增长;微塑料、海洋环境、区域污染状况、微塑料的影响、监测、生物摄入累积、微塑料溯源、土壤与淡水等主题词为热点研究方向;研究前沿包括淡水、塑料制品、海洋污染、海洋垃圾与海洋生物效应等方面的内容。海洋、淡水等水体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环境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与分布监测;生物体微塑料累积与生物毒性效应;微塑料在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富集与生态效应及危害等是未来环境微塑料污染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污水的排放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的兴起,大量的类固醇类雌激素会由人畜排泄物进入到环境中,造成水环境污染。类固醇类环境雌激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可通过扰乱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危害生物体健康,其中尤以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的危害性最强。该文介绍了E2的结构性质、来源危害、污染现状,并对其降解方式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环境雌激素E2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污染生态学。它是研究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基本规律的科学。目前国际上在进行陆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的普查,包括环境自然本底值的调查。在这基础上,一方面在微观上,即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污染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在宏观上,通过大量定性、定量研究,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物质循环的生态系统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的抽象写照。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机运算,使  相似文献   

13.
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具有扩散性、持久性和难治理的特点,尤其是其通常具有一定的联合生物致毒效应,已经受到极大关注。常规的化学检测方法操作过程复杂、繁琐,难以保证数据可信度,而且临时采样所测得的结果随机性比较高,通常不具有代表性。大量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会对生物体某些生理指标造成差异性影响从而可以指示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该文综述了用于重金属监测和评估生物的抗氧化防御系统、DNA损伤以及金属硫蛋白等几种不同指标监测重金属原理在国内外研究状况。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在重金属污染物下通常具有特异性、灵敏性,可以快速指示重金属污染状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各项因子的干扰作用,生物体样本之间的差异及环境因子变化会导致同种条件下重金属及有机物生物监测指标的差异性。多种污染物耦合作用和暴露时间及方法也会影响生物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参考性。目前,关于海水中生物体污染物富集量及致毒害方面的报道较多,但是关于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与相关生理指示物之间的关系大多集中在响应层面,关于海洋水体重金属生物监测机理、数据挖掘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这将是海洋水体污染物监测的重点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农药分配系数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入农田的农药通过各种分配过程分布在空气、土壤、水和生物体中,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在环境中的分配过程主要表现有:农药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吸附与解吸;从土壤和水体向空气中的挥发;从环境介质向生物体的富集。这些过程都与农药在正辛醇/水相中的分配系数有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分配系数已成为评价有机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而且还被用于结构活性的预测研究。我们以甲基对硫磷、敌草隆、伏草隆、呋喃丹、非草隆、绿麦隆6种农药为对象,参考经济联合与发展组织(OECD)制订的化学品试验指南及其它资料,研究了农药在正辛醇/水相中的分配系  相似文献   

15.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主要用作塑料增塑剂,在塑料中含量可高达20%30%。PAEs作为增塑剂会逐渐从塑料中释放出来,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潜在危害。目前,PAEs在全球的生态环境中已达到了普遍检出的程度。其对于环境来说已经逐渐演变成为有机污染物质,在美国EPA以及中国的环境监测局都将该物质视为一种具有优先权的污染物对待。本文探讨如何消除或者减少环境中存在的PAEs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有机含硫芳烃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含硫芳烃化合物(PASH) 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毒性极强,具有潜在的危害特征。其在环境中的分布,一般是生物体中PASH 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大气悬浮颗粒物与海洋沉积物。PASH 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分析环境中的PASH 可追踪石油或合成燃料污染。  相似文献   

17.
环境地球化学污染元素的参数评估法及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中的无机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判断是否污染及污染的程度.笔者用常规地球化学方法对数据处理后,用t-分布检验是否具区域性污染,用分级指数判别其污染的程度,结果表明用简单的地球化学方法可以解决环境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对排放到环境中药物的研究进展。从药物生产、药物使用、过期和剩余药物处理等环节阐述了药物的来源;介绍了药物的检测技术,包括样品提取净化技术、色谱分离技术以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环境中药物的归趋方式,包括吸附、生物降解、水解和光降解等途径;阐释了环境中药物对环境生物体的急性、慢性毒性,以及多种药物对生物体复合毒性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生命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化,日益明确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生存环境中的无机元素。这些元素是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与环境内在最本质的联系物质,因而称为环境生命元素。把自然的外环境和生物体的内环境结合起来研究,揭示环境元素对生物体健康的奥秘,已成为研究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一个新领域,也对提高我国人民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环境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33  
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的主要存在类型、生态行为特征、污染效应和对环境生物体的健康危害特性及我国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二NFDA7英类化合物的生态毒性表示法、主要处置技术与相关的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我国POPs相关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要履行好POPs公约,还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POPs物质的环境调查监测、环境安全与健康毒理学研究并建立相关的环境控制基准和评估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