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斗笠山煤矿区地质构造与岩溶塌陷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拥军  刘新华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47-250
湘中地区分布许多含煤向斜盆地,煤田开采过程中由于突水及疏排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斗笠山矿区为一不规则的三角形复式向斜汇水盆地,水文地质务件复杂,本区构成了五个塌陷带。文章对五个塌陷带的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早二叠世末期的东吴运动,在区内对古岩溶的控制十分明显。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往往是岩溶异常发育地带。斗笠山向斜西南翼处于斗笠山向斜转折端,岩溶塌陷发育,斗笠山煤矿泉塘一带,既是多条断裂交汇处,又是次级背斜轴部和倾伏端,密集的构造使岩层破碎和裂隙发育,岩溶塌陷发育强烈。  相似文献   

2.
一、区域地质背景 马坑式铁矿床主要分布于我国闽西南和粤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闽西南地区位于闽粤海西—印支断陷带的北段(通称“永梅拗陷”),东邻浙闽粤中生代断陷带,西畔武夷隆起,南近广东梅县,北为闽西北隆起(图6)。闽粤断陷带是在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主要由上古生界组成的海西期断陷。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铁矿主要赋存于闽粤断陷带东侧的大田—龙岩复向斜内。  相似文献   

3.
<正> 一、区域地质概况 蒙库铁矿是新疆阿勒泰铁矿带的一个大型铁矿床,位于阿勒泰褶皱系可可托海地背斜褶皱带之中段,卡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和克兰复向斜接合部位之蒙库复背斜的次级向斜构造中(见图1)。  相似文献   

4.
活动大陆造山带大多以活跃的断裂错断及褶皱发育为特征,这些过程同时改变区域高程与地势,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均发育有明显的三列褶皱-断裂系统。根据褶皱地层中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均可计算区域地层的隆起高度。东天山北侧近平行分布着齐古、玛纳斯和独山子褶皱-逆冲带,根据前生长地层能够开展区域隆升过程分析和天山生长历史恢复。本文通过三列褶皱-断裂体系地层组成分析及地层变形特征测量,获得天山平均高程在中新世早期约1800米,在中新世晚期约2600米,而晚上新世与现在高度接近。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以前区域高程的恢复数据,天山北侧褶皱和断裂活动是区域生长的主要构造形式,也造成了区域阶段性隆升。  相似文献   

5.
江南古陆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南古陆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拼贴而成,构造极为复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江南古陆的变质岩的研究,认为江南古陆大地构造可划分三个Ⅰ级构造地层区:扬子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又可进一步划分Ⅱ级构造地层区5个(宜丰-景德镇-歙县构造地层分区、万年构造地层分区、赣东北构造地层分区、怀玉构造地层分区及丰城-鹰潭-龙游构造地层分区);各构造地层分区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双桥山群及周潭岩群仅分别分布在扬子地层区修水-祁门分区及华夏地层区北武夷地层分区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而江南古陆内则发育非史密斯地层.  相似文献   

6.
<正> 对发育在含碳(“黑色页岩”)地层中的金矿床来说,金的来源问题,尽管已有过大量调查研究,但依然是有争议的。作者长期研究发育在不同区域含碳地层中的金矿床,总结了金在不同沉积物中的15000多个克拉克值,包括与这些沉积物相应而派生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交代岩在内,除个人的分析(5000多个)外,还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金在沉积物石化作用和变质作用条件下的性状在无硫化物的含碳岩石中金的克拉克值低(1—5,少数为6—8毫克/吨)。同时,在岩石内的沉积成岩硫化物中金的含量经常是较高的(0.03—0.5克/吨)。在有同生硫化物的岩  相似文献   

7.
<正> 一、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北山地槽褶皱带马莲井复向斜中。区域出露最老的地层为晚元古界星星峡组。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第一段至第三段。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及页岩,次为沉积凝灰岩。  相似文献   

8.
<正> 希腊西部的外希腊大陆由推复体垛所构成,而推复体垛几乎是就地堆置在前陆上的中生代沉积物。每个完整的推复体都具有特定的相序,人们称之为同相带,而就地前陆称为前-阿普林带。向东依次是希腊推复体的爱奥尼亚和戈夫罗奥-特里被萨带,以及中希腊推复体的平都斯和珀拉格尼亚恩带(图1)  相似文献   

9.
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属性、构造环境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碎屑沉积物记录着有关源岩性质和构造演化等诸多重要的信息,对于沉积盆地分析和理解区域构造演化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近年来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同位素年代学在沉积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如造山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沉积物的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演造山带隆升-剥蚀作用与盆地沉降之间的联系,为地壳演化和造山带隆升等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文章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实例,综述了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在物源示踪和源区构造背景判别研究的一些进展。考虑到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是源岩、风化作用、沉积循环、成岩作用和分选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有关克齐尔库姆-库拉明火山深成带岩浆岩和造岩矿物中含金量背景值未见有报道。(1973)和(1974)仅对中天山两个侵入岩体的岩石中金含量作了一般的介绍。定量地研究金在同源岩浆建造内的分布,能有助于解决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一系列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库卢—曼迪带的Rb-Sr年龄测定表明,不能把喜马拉雅看作是晚白垩-第三纪一次造山运动的产物。在该带的喜马拉雅下部和中部,都存在有年龄大约为500—600百万年的花岗岩,它们是在阿森持造山旋回中当原始形态的中央结晶轴发育的时候形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 在伊拉克阿耳卑斯造山带已划分出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北部冲断层带属于陶尔褶皱带成矿区,而推复带却是伊朗褶皱带成矿区的一部分。 从成矿作用观点来看,北部冲断层带的特点是存在铅、锌矿床,大都伴有重晶石矿床,偶尔伴有萤石矿床。铜很少存在,而且量也很少。该区还产有菱铁矿脉,而伊朗褶皱带的推复带则以铜-铁-铬铁矿矿化为特征。 北部冲断层带由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东南麓有两套薄皮构造,以韧性剪切带为代表的韧性-半韧性薄皮构造和以逆冲推覆为特征的半脆性-脆性薄皮构造.后者可划分出六个一级薄皮层片体,总体上呈倒序迭瓦状结构.地球物理资料等证实大别地体仰冲于扬子地体之上.两者是以缓倾角断裂为边界的斜接碰撞,其南界为郯庐断裂南端、襄广断裂南东段及其间的隐伏拆离断层,主拼贴断裂在地表分枝为数条层滑-逆冲断裂.主体碰撞时代为225-75Ma,最终拼贴时代可延续到33~23Ma.韧性-半韧性薄皮构造形成于碰撞中、晚期,而半脆性-脆性薄皮构造则形成于碰撞末期及后造山期.在扬子地体俯冲过程中,俯冲于大别地体之下的盖层层片体被逐片“铲出”,呈上老下新的迭瓦状结构.广泛发育的薄皮构造调节了地体碰撞拼贴造成的强烈压缩变形.  相似文献   

14.
一、阿帕拉契亚造山带的地质概况阿帕拉契亚造山带及其周围地区由若干个构造单元组成。阿帕拉契亚造山带北部的各个构造单元从大陆向大西洋一侧沿北东—南西方向呈带状分布(Zen 等,1968)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域砾岩是我国西北造山带(如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山前发育的一套晚新生代冲-洪积相沉积,其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山体隆升、气候变化等信息,是研究盆山耦合、环境演变的良好载体。西域砾岩自首次命名以来,吸引了众多地学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西域砾岩的岩性特征、沉积过程、地层年代、成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成果,结合自己研究取得的认识,总结了目前关于西域砾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为更好地揭示西域砾岩所记录的环境演化信息,需要进一步开展西域砾岩的物源研究,如锆石U-Pb年龄谱分析、重矿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非铜矿带造山带基本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大地构造演化模式,认为造山带的加丹加超群标准地层剖面由4个群组成,分别为罗安群、木瓦夏群、下昆代隆古群和上昆代隆古群,底部沉积岩时代为8.8亿年,其中以5.5~5.6亿年的卢菲利造山运动产生大规模北东向逆推作用为主要造山事件,并认为裂谷拉张与陆陆碰撞为本区大地构造演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 北美第四纪沉积物曾有过一段漫长而有趣的历史。内布拉斯加州的第四纪沉积物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经济活动都依赖于这些堆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和从沉积物中汲出的水,建筑材料也采自这些沉积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从事陆地上工作的人都是第四纪研究者,农民注意各种土类的差异和散布于内布拉斯加东部冰川作用区周围的奇特“外来石”景观,打井工人都熟悉这些沉积地层和埋藏在古河道中呈“脉状”  相似文献   

18.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印度奥里萨邦苏金达谷(Sukinda Valley)的含铬铁矿的纯橄榄岩-橄榄岩岩体侵入到前寒武纪含铁建造(包括石英岩及条带状赤铁石英岩)之中,呈北东向延伸约达16公里。岩体中的铬铁矿层断续地出露,并沿着岩体走向分布。侵入后的构造运动使含铬铁矿的超基性岩与围岩一起褶皱成倾伏的向斜。在卡兰吉(kalrangi) (东径80°45′,北纬21′1′)附近的含矿超基性岩带东南端有四个铬铁矿层出露(这一带  相似文献   

20.
甘新北山东段中南带为北山古生代裂谷-造山带,呈北东东-东西-北西西向展布,是塔里木地块东北部太古界、元古界基础上开裂,总体呈二堑一垒五大块,经历∈或O-S或D1、D或D-C和P1-P2三次拉开与闭合、由南向北迁移的演化模式.在该裂谷带及其两侧基底岩系中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金矿床(点),可分为马庄山-南金山、金窝子-照壁山、白山南-拾金坡-将军台、老金厂-音凹峡、白墩子-小西弓、三危山-小宛南山等成矿带,根据赋矿岩系分为产于上古生代火山-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印支、海西、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体中,产于中元古-太古代变质岩系中,产于奥陶纪、志留纪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寒武纪、震旦纪含炭泥岩、硅质岩和大理岩中等金矿,以及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7种赋矿岩系以前3种为主,4类矿石建造以前2类为主.控矿因素:断裂特别是韧性、韧-脆性断裂,地层岩性特别是火山岩-碎屑岩,岩浆岩特别是海西期、加里东期中酸性、中基性岩,成矿时代为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以印支期为主,与该期构造活动同步或准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