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声波反吹清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长金  马广大 《环境工程》1997,15(4):26-29,36
声波反吹清灰会使除尘效率略有降低,已被实验和统计资料所证实。为减小其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又要达到降低除尘器运行阻力的目的,必须选择合适的鸣喇叭次数。对于较难脱落的粉尘应选较多的鸣喇叭次数,而对较易脱落的粉尘则不需每次清灰都鸣喇叭,仅需偶而启动一次。本文通过实验证明,对本实验所用的除尘系统,每四次反吹清灰后鸣喇叭一次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袋式除尘器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滤料材质的发展;二是清灰方式的发展。声波助清灰是以声波清灰为辅,其它清灰方式(如反吹、振打等)为主,使粉尘易于清除的技术。章介绍了声波助清灰工作原理,浅析了声压级和频率对清灰效果的影响和声波助清灰技术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就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声波清灰技术在袋式除尘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声波清灰技术替代袋式除尘器传统的反吹、机械振打等清灰方式。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运行可靠,维护量低,经济实用,解决了袋式除尘器易损坏,维护量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强声场增强袋式除尘器清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强声场对袋式除尘器清灰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利用强声场的剥落效应能够降低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增强清灰效果,减少清灰次数,从而降低除尘系统的能耗,节约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静电除尘声波清灰原理及设计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殿印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30-232
本文介绍了静电除尘器声波清灰的特点 ,声波清灰原理、声波发生器性能以及静电除尘器声波清灰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介绍除尘器族中的最新一员,起名为“自除尘器”,已被中国专利局授权专利,专利号:ZL94216480.6.目前,国内外的扁袋(滤袋)除尘器不管是正压式或负压式,均以外部的风机或泵作为动力源使除尘器工作.现今,土地占有问题日益紧张之时,风机房或泵站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就显得不合适了,而外设的风机房或泵站需管道与除尘器相连,势必增加系统损耗,造成能源浪废.另外,国内外扁袋除尘器的反吹口处不密封易漏气,清灰效果不好,扁袋在工作中只有两种工作状态:(1)过滤状态,(2)反吹清灰状态.特别从过滤除尘状态转换到反吹清灰状态过程中,漏气更严重,反吹效果极差,往往使长扁袋下半部清灰不好而影响扁袋过滤除尘效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袋式除尘器用滤布反吹风清灰效果以及惯性力甩脱清灰效果的研究,实验表明,反吹风清灰时,在一定反吹风速下,滤布上粉尘负荷越大,清灰效果越好;在一定粉尘负荷下,粉尘剥离率随反吹风风速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吹风速增加到0.07 m/s时,剥离率趋于平缓;惯性力清灰时,在一定转速下,粉尘剥离率随粉尘负荷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粉尘负荷下,粉尘剥离率随着惯性力的增加而提高,当惯性力达到200 Pa时,剥离率基本稳定;剥离力与剥离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符合准=F/(a+bF)形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袋式除尘器清灰机理的认识,同时为袋式除尘器清灰方式和运行参数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汪波 《环境工程》2000,18(6):34-36
机械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喷吹清灰效果差、回转机构易出故障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传统的机械回转机构改为低压脉冲喷吹机构。在此将改进后的除尘器及其应用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清灰过程及影响因素,针对传统控制方式的缺陷和变频调速后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除尘器清灰模糊控制策略。即先根据风量变化对除尘器阻力目标值进行模糊修正,再根据阻力偏差和风量大小模糊推理脉冲间隔时间。在此对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作了详细介绍。该策略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脉冲喷吹的基础上,向滤筒除尘系统中导入声波,以改善清灰效果,并通过实验得出两者的最佳组合方式。调节声波相关参数,得出声波的频率和声压对清灰效果的影响关系,并找到最佳频率。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十二五”环保规划已实施过半,为了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根据规划内容分析评估了规划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政策措施等四方面的完成情况,梳理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污染物减排动力依然大,二是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三是隐性污染威胁环境安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导健全机制、落实问责制度、加大“三清”行动(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力度、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加强环境依法建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等六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顺喜  张剑  杨洁 《环境工程》2009,27(5):88-90
针对原有两电弧炉烟气净化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折叠式集气罩、简易通风槽与低压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技术进行改造,经一段时间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烟尘治理效果良好,岗位粉尘浓度、烟尘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超滤膜清洗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超滤膜的清洗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等压清洗为较佳的清洗方法;同时筛选了几种不同的清洗剂,经过实验,认为超滤液为清洗剂较经济,1%的正丁醇溶液其清洗效果为较佳.  相似文献   

14.
PM2.5因其粒径小、吸附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环境危害大,同时捕集困难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以涂氧化铝膜的碳化硅陶瓷膜管(孔隙率28.16%,平均孔径20μm,过滤面积0.28 m2)为过滤元件,搭建了PM2.5捕集的实验装置,对膜管的过滤时间、通量与阻力降的关系以及捕集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和膜污染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过滤时间增加,通量逐渐减小,阻力降逐渐增大,捕集效率逐渐增大,对PM2.5捕集效率高达99.9%;对膜污染控制参数优化后反吹压强选定为0.8 MPa,反吹间隔时间为10 min,反吹时间为14 s。  相似文献   

15.
浅析广州港集装箱清洗废水处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运输业快速发展造成清洗集装箱废水量的增加。文中主要介绍了广州港集装箱清洗废水处理流程及原理,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基于NaOCl扩散行为进行膜清洗的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添加剂强化NaOCl扩散的新型膜清洗方法,本文以牛血清蛋白(BSA)、海藻酸钠(SA)作为模型污染物,通过批次膜清洗实验对膜面剩余污染物浓度、洗脱污染物粒径和膜面污染物形貌进行了测定分析和动态监控,探究不同活性氯(ClT)浓度,不同pH值及不同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对强化扩散NaOCl清洗的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也验证了不同条件下的膜清洗机制.结果表明,在ClT浓度为200mg/L,pH值为11,SDS浓度为0.4mmol/L的条件下对膜面的清洗效率 > 95%.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脉冲清灰中存在清灰不均匀的问题,应用上部开口散射器改善滤筒内部流场特性,从而改善清灰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工况下滤筒内部脉冲流场及清灰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清灰压力峰值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脉冲喷吹气流以压力波的方式进入滤筒并向侧壁传递,而侧壁处气流径向速度与相同测点的清灰压力随时间等比例同步变化,两者存在直接关联。由于散射器对脉冲喷吹气流的分流和导流作用,相对无散射器而言,滤筒上部径向速度提高,清灰压力相应增大,其峰值由484 Pa增至744 Pa,增加了53.7%;滤筒中、下部,散射器的存在使脉冲喷吹流量和轴向速度减小,降低了脉冲气流对滤筒内部气流的压缩作用,滤筒中下部压力降低,滤筒下部清灰压力峰值由2175 Pa减小至1468 Pa,减小了32.5%。因此增设散射器可以在满足清灰要求的同时明显提高脉冲清灰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曲面法袋式除尘器清灰性能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玉奇  钱付平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3087-309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采用二维、可压缩、非稳态流动数学模型,对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过程中滤袋内的清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滤袋壁面压力峰值的模拟值和试验值.同时,利用该模型,基于响应曲面法并使用统计软件MinitabV15研究了喷嘴直径、喷吹高度、文丘里管喉管直径、文丘里管及布袋长度对袋式除尘器清灰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这5个影响因子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滤袋表面压力峰值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误差在10%左右,从而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上述5个影响因素中,喷嘴直径(d)、文丘里管喉管直径(de)及布袋长度(L)对清灰性能影响显著,其中,清灰性能随着喷嘴直径和文丘里管喉管直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布袋长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在本文所研究的尺寸范围内,当d=20mm、de=60mm及L=3360mm时,清灰效果分别达到最优.所得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性能.  相似文献   

19.
ABB-8232型氨氮测定仪和Seres2000型TOC测定仪日常维护的两条成型经验:即降低氨氮测定仪工作液NaOH浓度至50%,提高EDTA浓度至3.57%;改变TOC测定一部分液路。实际应用之后能延长两仪器维护周期,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