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青 《环境导报》2003,(14):32-32
开展主题教育,构建环保课程平台目前,泰兴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每学期实施的五至六个综合主题活动中必须确立一至两个环境教育主题,并根据年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环境教育目标。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促进幼儿提高环境认知,萌发环保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重视潜在课程,拓宽环境教育渠道潜在课程主要利用儿童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潜课程与显课程相比,它的潜在性、多样性等特点具有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相吻合的特质。在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幼教活动中实施环保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须从引导幼儿关注环境入手,通过教学计划和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和一日生活的引导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
《沿海环境》2002,(12):16-16
我国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环境教育是一项终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素质和环境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一)环境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以下的少年儿童。主要任务是通过教授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境素质。环境教育内容已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加强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义务教育小学和中学各科教育大纲》。据统计,全国由环保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教…  相似文献   

4.
李小青 《环境》2006,(Z1):142
现行的小学英语新教材中,还是渗透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从而也使小学英语在小学环境教育的领域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英语中渗透环境教育,对逐步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爱护自然起一定的作用.一、结合教材,渗透环保知识.(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材料,课堂上加以引导(二)结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环保情感二、营造绿色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一)美化班内自然、文化环境(二)校内环境渲染三、走出课堂,进行绿色行动.(一)积极参与学校的主题活动(二)结合环保教育,开展多姿多彩的英语活动四、自我提升,从身边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5.
王小娟  顾妍 《环境》2005,(4):56-56
珠海市从1998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各学校积极响应,并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积极探讨环境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以及与科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结合各类环境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比如香洲七小开展了“捡回一个希望”回收废电池和“改变陋习,做环保家庭”活动;  相似文献   

6.
席云仙 《环境导报》2003,(14):22-22
家园同步,重视环境教育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园阵地中,我们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计划,并定期发布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我们还利用家长半日活动对家长、幼儿一起做的玩具进行评奖,家长、幼儿的积极性很高,环保知识得到了丰富。教学活动中注重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能促进幼儿综合智能的发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游戏进行环境教育,通过问答游戏加深对保护环境的印象。为了使孩子有比较性的观察,我们将保护动物和禁止捕杀动物的教育图片…  相似文献   

7.
胡庆生 《环境》2006,(12):84
我校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环保教育、人文教育、安全教育三者融于一休的环境教育为特色,探索环境教育的新路。在2003-2005学年里,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从校内教育到社区活动,把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校的建设、管理、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关心身边的环境开始,认识环境问题,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并影响家人,一起加入环保行列,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沿海环境》2002,(10):33-33
一、成立“绿色学校”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二、学校为各类环境教育活动提供资金和物资、技术的支持和保障。三、学校环境管理措施有力,体现环境保护概念。降低污染、垃圾减量、节约和回收资源、节能等环保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四、“绿色学校”档案原始数据和文件完整,分类清楚,形式多样,长期积累。五、在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教育渗透,效果良好。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鼓励教师参加环境教育的继续教育及相关培训。七、学校具有明显的环保文化氛围,师生环保意识高,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八、学校倡导环保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为人类所共知。十余年来,江苏教院附中环境教育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一是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以之熏陶人、影响人、教育人,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通过互动性活动培养学生们自觉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三是努力构建环境教育校本模式,融环境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立足校内环境教育的同时,江苏教院附中还先后参与实施了“GLOBE”计划和“中国中小学绿色行动计划”,通过进行跨地域师生环保交流活动,使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个以学生带动其所在家庭,又由其家庭带动所在的社区,进而达到辐射整个社会的环境教育模式已日臻成熟,在这些环环相扣的环保行动中有效地推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从而实现了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联动。(华明友)  相似文献   

10.
在对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教育课程化的基本方式,包括开设环境教育的系列课程和加强实践性环境教育活动.对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化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应强化学生的职前培训,实施环境教育的课程化,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并采用多种课程教育模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将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改为更为广泛的多种课程体系.同时还要注重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加强学生的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1.
徐意 《环境导报》2003,(20):45-45
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条款,我们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环保教育内容,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融入教育活动,教育效果明显。行为陶冶法指利用幼儿身边的(环保)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的教育方法。首先,我们每年植树节都安排植树绿化幼儿园的活动,让幼儿直观感受教师的绿化环保行为。其次,教师以身作则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整洁,并及时制止乱丢乱扔现象,身教重于言教地影响幼儿。最后,引导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好值日生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在不知不觉的环保行为陶冶中,培养幼儿最初的环保意识。榜样激…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08,(11)
《环境》杂志充分发挥影响力,经常组织漫画、征文、摄影、演讲、论坛、咨询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活动,繁荣环境文化、拓展环境教育、宣传环保知识,其中影响较大的活动有: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4,(6):62
罗芳中学是深圳市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本地居民,多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他(她)们普遍的环境行为水平不高,环境道德观念较为落后的状况,全校师生非常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多形式、广渠道地开展各项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树立起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达到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区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两次获得黄华奖二等奖、环保论文获全国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相似文献   

14.
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做好区域性环境教育工作对于提升环保工作质量和效率来说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提升区域性环境教育工作,积极研究和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拓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空间,开展环境教育新局面.从而,为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上百名北京高校的学生旁听了中 日韩环境教育研讨会。学者们的讨论让学生们疑惑,为什么3个国家的环境教育专家都把环境教育圈定在未成年人身上?从课堂教育到课余活动,甚至到生活习惯,专家们设计了一套套环境教育模式,面坚成人的环境教育却没人提及。难道中国的成年人已不需要环境教育? 中华环保基金会曾做过调查,70%以上的成年人称知道环境保护,但绝大部分人承认自己的环保常识非常欠缺,很多人答不出类似“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样常识性的问题。92%的成年人从电视、广播、电影小获取环保知识,只有很少的人专门民…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使得在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中心等场所开展的非正规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和在学校里开展的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更好地结合,使得前者成为后者有益的补充,一直是全球环境教育领域经典的讨论话题。2016年7月份,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针对西双版纳州21所小学的22名教师和普洱景东县民族小学的3位科教老师  相似文献   

17.
省环保厅     
《环境》2014,(7)
正6月6日,2014年广东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山公园举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黄文沐、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出席活动,并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授牌,为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环境友好企业、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等环保志愿服务行动代表授旗。  相似文献   

18.
近三年来 ,南川市隆化二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 ,扎实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环境教育的组织领导 ,努力培养青少年儿童从小关心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推动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 面向教师 ,强化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环保素质在环境教育教学中 ,第一因素是教师。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特别是建立一支接受过专门环境教育的教师队伍 ,对于开展环境教育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环境意识提高了 ,才能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才能给学生正确讲解环境保…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4,(9):25
中山市龙瑞小学一向都很重视环境教育,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龙瑞小学环境教育序列》,构建了“环境熏陶——学科渗透——活动提高——实践深化”的模式。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环境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为其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打好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植物博物馆     
《环境》2006,(5):51-51
一个综合性植物园应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2005年10月,包括华南植物园在内的14个单位成为首批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这是对华南植物园科普功能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