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种危机事件以空前的速度爆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在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对化解危机至关重要。本文从危机传播的内涵、我国媒体危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媒体如何做好危机传播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危机传播的现状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环境危机传播管理工作的意义,并论述了加强此项工作是控制和化解环境危机的最关健环节。提高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和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在当今社会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得人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环境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当今社会公共管理的主要议题。本文从环境危机事件的内涵与制度学诱因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危机影响下环境政策变迁的过程、模式以及机制进行评述。研究表明,制度供求不匹配所带来的制度非均衡是导致环境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危机事件有利于打破原有环境政策渐进性过程的路径依赖性,通过改变政府、公众、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体的机会格局与资源条件从而为主要政策变迁提供可能性。因此,危机事件影响下的环境政策变迁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政策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正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环境危机多发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理论模型进行本土化研究。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有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具有不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媒体关于"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媒体在本次事件中暴露出诸多局限,如缺乏"独家消息"、报道过度煽情、谣言大行其道等。并对产生这些局限的原因进行反思,探讨我国媒体应如何提高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杨秀宇通过策划的一起起事件,造谣炒作捧红自己,开公司谋利益,随着杨秀宇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之后,我们发现营销手段不断地充斥着现今的网络环境。本文通过传播共振理论从"立二拆四"事件来分析策划网络事件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环境危机管理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危机通常通过推动采用预防危机反复出现,并提高社会对危机事件迅速有效反应能力的措施,而成为改善环境管理的催化剂.回顾了美国、欧洲与日本的几个环境危机事例以及国家调整性政策的改变.总结出进行环境危机管理工作应该考虑:①紧急准备要求国家与地方权力机构应该通过仔细监测工业用有害化学品的使用情况、使用结果与运输情况,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了解其潜在的环境灾难.要求从事可能会带来环境危机活动的责任方证明其已经制定了综合有效的应急反应计划.②排放有害物质的责任方要负责承担补救环境与人类健康损失所花费的全额成本.建立有效的责任计划可以推动对预防环境危机措施方面的投资.③发生环境危机时,采取的最基本措施是及时将有关危机性质与范围等情况通告应急反应权力机构及公众.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保持公众的信任.④吸取经验预防环境危机事件再发生.独立调查委员会要探索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并为预防工作提供意见或建议.⑤政府与行业有责任采取措施保护公众免受与有害物质排放和其他有害活动相关的潜在危害;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反应并使损害达到最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造的成损害提供赔偿.  相似文献   

7.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企业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考量在新媒体环境下该如何借采取更合时宜、更全面的危机公关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各类网络危机事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因网络微博而起的"西门子冰箱事件"的整个起因、过程结果等,来解读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从预警、处理到善后等各个方面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态势,审视发现政府有时缺乏道德担当容易导致危机失控。只有政府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政府"公民性",才能以此为支点撬动数量庞大的公民群体也积极投身于公民道德建设中,使公民的"政府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的共同治理水平。本文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基于政府的"公民性"和公民的"政府性"及二者辩证关系,提出尊重民意创新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思路,即增进官民互信,实现政府的"公民性"和公民的"政府性"的和谐统一是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切入点。首先,发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评价公共政策中的反馈器作用;其次,发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分析社会矛盾中的切入点作用;再者,发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考量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新型社会化媒体形式不断诞生,信息的传播获取日益迅捷,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发生质变。与此同时,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也对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提出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借鉴组织传播中的事件开发原则,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改变在舆情传播中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与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的人体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06年2月5日以冀政办[2006]3号文件印发了《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虚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正>茂名PX事件,是因环境议题触发的一场社会治理危机。本文从环境政治学角度分析了茂名PX事件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关系,反思其意义和价值,揭示出邻避事件中公众环境心理的变化过程,力求找到政府在环境危机管理方面,提高公众政治信任度的有效方法。近年来,PX项目分别在厦门(2007年)、大连(2011年)、宁波(2012年)和昆明(2013年)等地引发了一系列群体事件。迫于民众的压力,各地政府和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冰灾危机事件衍生链是指冰灾危机事件的发生诱发一连串的衍生危机事件发生的现象。我国2008年冰灾危机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不是由于冰雪灾害本身所带来的,而是由于冰雪灾害诱发的一连串的衍生危机事件所导致的。因此研究冰灾危机事件衍生链的构成是有必要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冰灾危机事件导致衍生危机事件发生的衍生链演化机理,本文从冰灾危机事件衍生链的构成以及如何截断衍生链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拉夫运河事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euly 《环境》2005,(8):74-77
纽约的拉夫运河小区是典型的美国城市郊区,是蓝领集中的社区。这里靠近尼加拉大瀑布,环境宜人。工薪一族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住房,他们生儿育女,生活美满。然而,1978年春,一桩危机事件从这里传播开来,并很快震惊全国。而这件事情能够得到举国关注,与一位叫洛伊斯·吉布斯(Lois Marie Gibbs)的女性分不开。吉布斯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美国典型的郊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信息的传播可以降低、减缓乃至消除环境危机给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的威胁.在实践中,环境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实际上意味着环境管理机制和环境监控机制的正常运行.2003年10月,联合国《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册公约》在16个国家生效,现已发展为31个协议国,为各协议国环境管理和环境民主的有序发展构建了一部完整的环境信息传播战略,该战略合作协议由数个从微观层面保障环境民主实施的信息传播子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导致社会矛盾冲突日趋复杂化,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各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群体性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此类事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守护“第一防线”——关于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环境保护》2012,(13):18-20
企业是防范环境风险、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主体,是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防线。尽快增强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环境风险排查和评估制度,依托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高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和应急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风险依然十分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8,(2):12-13
刚过去的2007年,是环境危机凸显多发的一年,是环保力度空前加大的一年,是环保市场急剧扩大的一年,更是民众环保意识大进步的一年。面对着众多环保事件,或愤怒、我们或无奈、或麻木、或喝彩,但总体来说,环保问题都越来越影响到我们普通人。都会越来越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成为我们共同的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无不伴随着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谣言往往会导致社会恐慌、使事件趋向复杂,处理起来十分棘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谣言的传播途径和速度更为快捷和便利,其社会影响更为恶劣。因此,关注和研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其传播途径和规律,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成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环境事件逐年增加,自1996年起约保持年均29%的增速,从前些年的厦门PX事件、大连"7·16"爆炸漏油事故,再到什邡群体性事件、启东事件、宁波PX群体事件等,多个投资巨大的化工或资源开发项目,均遭到民众的强烈抵制以致群体抗议,这些事件最后大都以政府和企业让步、民众"胜利"而告一段落,群体性环境事件似乎还呈愈演愈烈之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生持久性环境危机的多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大约在10-20年就基本解决了,80-90年代开始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而我国却发生了持久性环境危机,这是不是我们的政策失误,回答是否定的,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发生持久性环境危机有深层次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是用2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由于压缩型经济产生了压缩型环境问题。中国压缩型的工业化并没有挤走或缩小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由于贫困和人口压力造成生态破坏等问题。从空间维分析,我国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向经济不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从市场维分析。我国市场化进程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这也决定了我国市场化进展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目前我国市场化进展中的扭曲、变形,例如:权钱交易、地方政府保护污染、执法不严,实际上就是这种复杂性和艰巨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