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解锰高浓度氨氮废水回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解锰废水中氨氮浓度高,最高达13 000 mg/L,现有处理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提出电解锰废水除铬净化后回用处理电解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 mL/L电解锰除铬废水回用至生产工艺化合工段,电解液净化试剂H2O2、SDD消耗量和电流效率较无回用时无明显变化;电解过程中,无电解锰发黑、返溶等异常现象出现;电解产品符合YB/T 051—2003 DJMnD标准,纯度达99.9%。  相似文献   

2.
电解锰行业废水产生点位多、成分复杂,各工序水污染负荷的系统的量化数据比较缺乏.通过调研占行业总产能85%的技术数据,确定了浸出氧化、压滤、电解及后续、渣场渗滤液和初期雨水5个源解析工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铬和总锰4个解析因子,对电解锰废水进行等标污染负荷源解析,以期为制定行业环境管理政策标准、指导技术研发方向及技术推...  相似文献   

3.
以地处“锰三角”核心区的松桃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2011~2019年松桃河流域17个监测断面的18个水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研究松桃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氨氮和锰污染特征、时空变异及来源解析,利用商值法、安全阈值法对松桃河流域氨氮和锰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桃河流域主要受到氨氮和锰污染,两者在P<0.0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为电解锰企业废水和渣场渗滤液;氨氮和锰的时空变化基本一致,主要污染断面与电解锰企业、渣场分布密切相关;时间上,除支流木池河有污染加重趋势,松桃河流域污染总体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水生生物暴露松桃河地表水体时,熵值法评价松桃河流域有氨氮急、慢性毒性效应风险水体分别占10.37%、44.93%,有锰急、慢性毒性效应风险水体分别占69.81%、77.89%;安全阀值法评价松桃河流域有氨氮急、慢性毒性效应风险水体分别占5.6%、24.33%,有锰急、慢性毒性效应风险水体占34%、90%.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商值法较为保守,其评价氨氮急、慢性、锰急性风险水平约为安全阀值法的2倍.松桃河现行标准值高于氨氮和锰慢性毒性安全允许浓度,现行标准对水生生物可能存在“欠保护”.建议开展基于松桃河流域水生生物区系与水体特征的氨氮和锰水质基准及生态风险研究,为制订区域水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差异化风险管理,保障生态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大辽河沿岸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使其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十一五"期间,对于辽河流域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治理卓有成效,但是日益严重的水体氨氮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制定也在氨氮污染物的控制方面加大了力度,并且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将氨氮污染物纳入到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控制指标当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废水排放氨氮控制标准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可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中国"十二.五"期间将把氨氮作为水体污染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氨氮污染的有效措施,文章分析了国家和地方现行废水排放氨氮控制标准以及正在制(修)订的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发现大多数标准都规定了氨氮排放限值,但有些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环境管理工作需要,主要是发布年代较早的排放标准,这些标准存在按生产规模规定排放限值、标准限值与环境功能区对应、氨氮控制要求过低的现象,提出了完善中国氨氮排放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中氨氮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控制污染指标,其在线监测设备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国市场上存在的主要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原理情况,并按照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基本性能和实际水样测试的比较试验,为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建 《城市环境》2002,16(1):22-23
近年来氨氮污染对宁夏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日趋严重,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水环境中氨氮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了氨氮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氨氮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氨氮污染对宁夏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环境科技》2002,15(1):40-41
近年来氨氮污染对宁夏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日趋势严重,文中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水环境中氨氮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了氨氮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氨氮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氨氮自动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是水污染物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氨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和养殖业,石化、化工生产企业是氨氮排放大户,此外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也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过量的氨氮流入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这是湖泊、近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国内不少省市已把水域的氨氮列为必测指标,控制其排放,并相继出台了氨氮超标排污收费办法。氨氮已成为水域污染除高锰酸盐指数外的第二项主要污染物,对氨氮的自动检测、排放监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废水闭路循环是解决电解锰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电解锰废水产生过程和水质水量的分析,确定削减废水水量和除去废水中铬是实现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的关键。为使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有更大的可操作空间,进行了15 mL/L和20 mL/L废水的回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净化试剂H2O2、SDD消耗量和电流效率较无回用时差异不明显;电解过程中,无电解锰发黑、返溶等异常现象出现;电解产品符合YB/T 051—2003 DJMnD标准,纯度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稀土湿法冶炼工艺过程中氨氮废水产生的原理,及对不同的氨氮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样分析阿城区上游水源地附近地下水样品并结合近年来该区地下饮用水中氨氮的监测结果,评价阿城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氨氮是目前阿城区地下水的一个重要污染源,阿城区上游局部地区地下水氨氮超标严重,沿着该区地下水的基本走向,地下水的氨氮污染随之加重.城南沟、阿什河等地表水体下渗,区域内畜禽养殖业污染及化肥、农药、垃圾等面源污染下渗是造成阿城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杭嘉湖水网平原村域水环境污染及其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浙汀德清杨墩村为代表,分析评价了杨墩村河道的水质,估算了杨墩村不同污染源COD和氨氮的污染负荷,从而确定了污染控制和冶理的重点.杨墩村养殖业十分发达,规模化养殖和分散养殖同时存在,因此文章把规模化养殖作为点源污染,把分散养殖作为面源污染.然后再结合污染产生的实际方式和杨墩村的具体情况,对污染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章旭  周佳佳  周珉  罗西子  严新杰  刘勇弟  厉巍 《环境科学》2022,43(11):5115-5122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石化废水处理一直是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难点,阻碍了石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石化企业和园区多临河或临海而建,其废水排放易造成流域性或区域性水生态风险,尤其石化废水中的氮素污染,严重威胁了水生态安全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因此,从上海某化工区的某条石化废水A/O脱氮工艺线中采集了污泥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对比分析了出水水质稳定时期与出水水质波动时期的不同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脱氮菌群的功能特征和关键的氮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工艺的氨氧化功能易波动,而亚氮和硝氮的去除相对稳定.菌群研究发现该A/O工艺主体脱氮途径为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未发现工艺内有厌氧氨氧化相关基因片段.体系脱氮关键功能基因中约有90%与反硝化作用相关,只有约0.17%的基因参与了硝化过程中氨氮的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氨氧化功能菌在工艺中丰度极低且结构单一,主要的氨氧化功能菌属是Nitrosomonas.这可能是工艺线出水氨氮浓度易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广东某粮食基地土壤酸性条件对地下水质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广东省某粮食基地土壤中的全氮和浅层地下水中氨氮的关系,发现土壤酸性—强酸性环境条件和高铁锰的第四系全新统现代滩涂沉积为农业区地下水氨氮局部污染提供了环境条件。而不合理的施用氮肥是地下水氨氮长期面状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浦东河水系是典型的城区黑臭水体,一直以来面临着外源污染严重、内源污染累积、生态基流匮乏、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根据水系流域特征,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采用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提质、生态修复”为主的技术路线对浦东河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经评估,沿线排口溢流水量、COD和NH3-N入河污染负荷分别削减了49.9%、77.0%和92.2%。根据工程实际运营情况,浦东河水系COD浓度长期稳定在30 mg/L以内,NH3-N浓度稳定在4 mg/L以内,治理效果良好。阐述了治理措施中关键要点的设计经验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实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滦河流域上游地区主要河流水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的研究过程中,进行水质特征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滦河流域上游地区29个监测站点,在2010年对河流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14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分别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6种方法对该地区主要河流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于滦河流域上游地区河流的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基本呈现富营养化状态;29个站点中小东区水质最差,达到劣Ⅴ类水质,且出现黑臭现象;波罗诺、窑沟门、下板城和平泉4个站点水质最好,均达到Ⅰ类标准;在河流总体评价中,柳河污染最为严重.根据评价结果将所有监测站点分为达标和未达标两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标站点和未达标站点的污染物的最大贡献者分别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研究结果对指导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滇池柴河小流域暴雨径流氨氮的输移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通过暴雨径流的冲刷和土壤颗粒物的携带进入水体,对受纳河流、湖泊造成污染。以柴河小流域为单元,从输出源、输移过程、河道汇集过程这几个方面对2011年7、8月2场暴雨径流中的氨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主要是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进行输移,所以土壤颗粒流失是氨氮流失控制的关键;氨氮浓度跟沉降时间的Pearson相关性均在-0.855(P<0.05)之上,呈显著负相关;2场暴雨中,均是颗粒物粒径小于0.000 8 mm的水样的氨氮浓度较大,说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对氨氮的吸附量较大;氨氮的入河系数与污染源及输移过程氨氮含量的Pearson相关性在0.914(P<0.05)以上,说明入河系数与污染源及输移过程含量密切相关。氨氮的入河系数为0.120.22,说明研究区域80%以上的氨氮被边坡、沟渠截留,效果良好,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牡丹江南湖水系改造前后水环境污染的状况,其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CODcr和BOD5。通过对水环境基本情况的分析,探明问题所在。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制定水环境可持续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