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饮用水源地阿哈水库流域面积190km2,由于国营煤矿及乡镇个体煤窑的开发,造成含高浓度Fe,Mn酸性面源废水,分散无规律排入河流污染水库。为此,对大面积面源废水采用河流控制系统进行治理研究,并付诸工程实施,经运转表明,该河流控制系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遭遇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保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有必要对进入水源地内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防治。滨岸缓冲带能够有效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水源地保护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缓冲带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等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滨岸缓冲带在饮用水源地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面源污染的来源和特征,针对石岩水库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和下垫面类型特点,建立城市面源污染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石岩水库流域COD、BOD、TN、TP等污染物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从库区面源污染来源、农业各类面源污染入库量比较、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状况及趋势等方面论述了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提出要加强磨盘山水库水质的科学研究,防止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培  张宽  靖中秋 《环境保护科学》2020,46(3):67-70,137
为了明确彰武水库流域农村生活面源污染负荷,运用输出系数法估算了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面源污染物的产生量和入河量,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了污染评价,识别出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以及农村生活面源污染重点防治区域。结果表明: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入河贡献依次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污染负荷比分别为61.56%、27.74%和10.70%;污染物入河贡献依次为总氮、氨氮、总磷和COD,总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物;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姚村镇、横水镇、城郊乡3个乡镇,其累计产生和入河污染负荷比均超过了50%,为彰武水库流域农村生活面源污染重点防治区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城子水库面源污染的调查和对监测结果的分析,预测了全流域面源污染入库量及对水库水质的污染程度,并提出了面源污染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中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危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面源污染控制座谈会的解决方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面源污染控制座谈会是一个适合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实际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具有在相似的农村地区进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汾河水库、上游水质分析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汾河水库水质监测数据(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及汾河水库上游河段水质监测数据(2012年4月),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河段进行水质评价,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汾河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并对污染的成因从点源和面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汾河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中国农村面源污染对全国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废水、废物的排放。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从经济政策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面源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面源污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面源污染对全国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废水、废物的排放。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 ,从经济政策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面源污染的原因 ,提出了控制面源污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于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量值统计,在环保部门内部有3个途径,由于要求不同,造成工作有难有易,更重要的是3个途径的统计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量值的准确性进行溯源,提出了解决三者差异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危险源与危险源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生产系统与危险源的关系。分析了生产系统危险源的五个基本特征。讨论了危险源的五种分类方法。建立了较科学的危险源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黑河水源地对于保证西安市供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然而,近年来黑河水库出现水质异常现象,水质有所下降.本文通过对黑河水源地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水源地的污染源特征,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对污染源信息调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出发,介绍了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即将实行的“三表合一”工作的内涵及意义,主要分析探讨了目前环境统计和排污收费两项工作获取污染源信息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三表合一”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准确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实现饮用水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基于源头削减和全过程协同管理的思路,将GIS平台、ArcSWAT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相结合,以贵州省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例,通过对近5年(2010-2014年)水污染负荷特征进行模拟,识别影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关键源区,在此基础上划定水源保护区.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总氮、总磷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为农业面源,其中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的负荷贡献分别达到89.7%和91.8%,总氮和总磷负荷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北部地势较高且农业耕作活动频繁区域;② 污染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测土配方施肥、1°~15°坡耕地等高植物篱、保护性耕作、植被缓冲带的成本-效益比较高,在该区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③ 基于水污染关键源区识别结果,划定饮用水源四级风险区,其中一级、二级风险区总面积为97.6 km2,仅占原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面积的41.4%,可削减总氮、总磷负荷的60%~70%,所需的搬迁成本仅为原划定方案的35%.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中西部人口密度大且逐水而居的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管控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然--生态建筑的本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建筑必然要与自然融为一体,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还要主动地依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能量,从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气中PM2.5污染物的传播问题,以西安市的情况为实例,合理考虑风力等天气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建立能够刻画该地区PM2.5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的有风高斯点源扩散数学模型,代入相关数据后,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出PM2.5污染源由一区扩散到另一区的浓度,最后由综合的各区总浓度得出PM2.5污染源的位置,并与该市实际检测到PM2.5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确定的位置比较准确,该方法能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表饮用水源地安全指数及快速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安全监测与评价是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调查监测方式,时效性不强并且工作量大。结合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高、覆盖面积大、获取数据便捷的特点,文章提出的地表水源地的安全指数,从利用地表水体监测数据与遥感数据各自优势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水源地进行快速动态监测。通过对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水环境、环境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监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基于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数对水源地安全进行全面评价,实现对水源地全面及时的监测,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且,本方案在了解水源地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水源地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合理措施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最后以密云水库水源地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9.
涪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及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丁晓雯  沈珍瑶 《环境科学》2012,33(11):4025-4032
采用输出系数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涪江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辨识,以期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2010年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为9.11×104t,全区平均负荷强度为3.10 t.km-2;农业非点源总氮负荷总量最主要分布在旱地、绵阳市和缓坡区,农业非点源总氮负荷强度的高负荷区为旱地、德阳市和缓坡区;农业用地的化肥流失是污染的首要污染源,贡献率为62.12%,其中旱地的化肥流失是最主要来源,贡献率为50.49%.可见,改进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合理处理养殖废水、集中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等是研究区非点源污染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清单分析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强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计算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强,基于清单分析的思想,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清单分析表、农业面源污染源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参数值的确定方法,最终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源强计算的清单分析方法体系。采用士述方法,对江苏省常熟市农业面源污染源强的计算进行了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