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2021,(2)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根据2020年第四季度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台数据调度,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完成设定的攻坚任务目标,农村"污水横流"旧貌得到全面转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高质量建设广东"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春日和煦,阳山县黎埠镇处处鸟语花香。这个山区小镇,每逢节假日都能迎来不少自驾游客。近年来,黎埠镇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升温,在美丽乡村建设"竞比"中,黎埠镇被认为是推行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乡镇之一。如今,美丽乡村建设在清远已成遍地开花之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水乡嘉年华     
水乡是一种情结。水乡情结,萦绕在乡村四通八达的河面上,萦绕在村民的心里,代代相传,成为乡村的快乐源泉。而当这一情结某月某日某一时刻绽放的时候,水乡嘉年华的喜悦从每个人的心底里涌出。那种快乐的情绪铺天盖地,就像用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快乐的门。 在岭南水乡的端午时节,那把钥匙或许就是龙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6,(9)
正小船沿着"水上绿道"蜿蜒而下,只见两岸金黄色的菖蒲与嫩绿的垂柳交相辉映,游人散客在绿树环绕的小路上来回穿梭,发出阵阵的欢声笑语——经过数年治理,东莞市麻涌镇马滘河流域焕然一新,新落成的华阳湖湿地公园吸引了各方游客,"夹岸流清百花盛"仿佛就是此地的真实写照。水乡战略带来美丽蝶变麻涌,作为东莞最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之一,自2013年东莞提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战略部署起,以改造华阳湖湿地公园为契  相似文献   

5.
目前,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中,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合力完成的乡村自我蜕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物质与精神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以"美丽就是经济、乡村就是风景"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特色实践。本文分析了滕州市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特色,探讨了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因素,并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以来,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与小康社会的建成,为我国面向未来再出发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在"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国的乡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丽乡村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视阈下,如何发现兼具视觉美、生产美、生态美与文化美的乡村景观,如何发掘普通村落的存在价值,对打造美丽乡村具有明确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一些地区对乡村振兴认识仍不到位,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缺乏系统性方案,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本理念为指导,找准定位、明确思路、系统推进,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本文在阐明乡村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生态战略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按照"点、线、面"系统推进的思路提出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粤的初冬,正是菊花绽放的时节。记者慕名而去,到刚刚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的中山市小榄镇采访。小榄,珠江三角洲中部一座美丽的菊花之城,过去以“六十花甲轮一回”的菊花盛会闻名海内外;如今,又以优美的村镇环境饮誉神州大地。1994年在广东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达标竞赛中荣获“岭南杯”奖,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和卫生先  相似文献   

9.
2006年以来中国村镇建设的两大环境保护热点工作——"绿色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并且政府关注点逐渐由农村基建转变为重视人居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而从新农村到美丽乡村这一升级也可以反映政府部门在乡村建设的环保约束上有着越来越深入的理解,政策驱动下的环境保护及绿色生态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村镇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中国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由此拉开了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历经15年奋斗,浙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实现基本覆盖,规划保留村实现农  相似文献   

11.
建设美丽中国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乡村环境、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南京市六合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六合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经验,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  相似文献   

12.
彭飞 《环境》2019,(12)
<正>岭南水乡顺德,河网密布,水道纵横,水,是顺德的根与魂。为唤起公众保护顺德河流的意识,一起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11月16日,顺德区环境保护协会隆重发起"守护河岸线·共建美丽顺德"环保公益活动,呼吁大家共治共建共享,共筑碧水蓝天。活动得到了顺德区委、区政  相似文献   

13.
<正>"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区各部门也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  相似文献   

14.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亦是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让记忆中的那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记忆重现,重庆市渝北区一直在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环境优美,让乡村颜值更高"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山水田园映衬着农家村落,顺着洁净的小道来到龙潭子彭家大院,这里村落古  相似文献   

15.
刘艾鑫 《环境保护》2021,49(8):64-66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美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导向。本文把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态美学在实际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健康审美品位、审美能力的同时,把乡村景观各要素统筹协调,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为建设美丽东北、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浙江余村生态富民与环境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始终把这一工作当作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来抓。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7.
丁媚英 《环境》2015,(2):42-44
<正>顺德近年来按照"先截污治理、后景观提升,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新思路,加强河涌整治与污水治理,努力让昔日水乡风貌重现,为水乡人营造更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地处岭南水乡的顺德,是一座河网密布的城市。区内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河涌如同一条条血脉,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灵性与生机。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河涌带来了沉重压力,部分河涌甚至出现黑臭现象。对此,顺德近年来按照"先截污治理、后景观提升,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新思  相似文献   

18.
自新农村政策实施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对于我国缩小城乡差距,解构城乡二元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推动力。但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大气污染严重,规划欠缺整体化等。本文将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农村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演变,从引导、实施、激励、制约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政策与实践经验,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坚持科学规划,强化统筹协调,实施奖励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完善投资方式,以期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赢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胡美灵 《环境保护》2013,41(10):67-68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湖南株洲攸县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攸县的城乡环境同治值得全国借鉴并加以推广。攸县的城乡环境同治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