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滇池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双室堆沤肥系统”,设计使用双室堆沤肥不同的4种处理方式施肥。对施肥前后的作物产量、作物品质、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选出双室堆沤肥和无机肥配施的还田应用的最优施肥处理。处理B施肥方式(双室堆沤肥,化肥减施30%)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1“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特点(1)国民经济运行平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九五”期间,抚顺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克服种种困难的基础上,切实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以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综合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5.8亿元,比1995年增长57%,平均递增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920元,增长47.7%,平均递增8.1%;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6.4。(2)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九五”期间全市把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1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期间江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2000年江苏人口总数达7438万人,较“八五”末增加5%,城镇人口2157万人,较“八五”末增加23%,城镇人口已占全省总人口29%。江苏人口总数在全国继河南、山东、广东、四川之后排名第五,全省平均每平方千米达725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达到8582.7亿元,其中第一(农业)、第二(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分别为12.0%、51.7%和36.3%…  相似文献   

4.
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降尘、酸雨可降低酸性紫色土莴笋茎、叶鲜重3.9%—14.4%;复合污染对莴笋的减产量增大,且以酸性紫色土为高,降尘、酸雨对蔬菜的促长作用使莴笋早衰减产、小白菜增产。酸性紫色土各处理较对照明显提高两种蔬菜叶细胞透性(电导值、K~+外渗增量达9.5%—127.7%),作物种类间变化规律不同。复合污染明显使两种蔬菜V_c和水溶性氨基酸降低、莴笋硝酸盐增高,蔬菜品质变劣。,酸性土r=0.9646-0.9739)。同产量结果相似,酸性紫色土上蔬菜的根重绝对量大大低于石灰性紫色土。可见在pH5.2的酸性紫色土上不宜种植抗逆(酸)性差的蔬菜作物,尤其是在降尘-酸雨复合污染条件下更是如此。否则,必将形成一个典型的逆境农业生态系统。2.3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叶片细胞透性的影响降尘、酸雨各处理使酸性紫色土上莴笋叶片电导值、K+浓度较CK分别提高27.7%—59.0%和9.1%—27.3%(表5),表明叶细胞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膜内物质容易外渗[12],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降低产量,石灰性紫色土虽3个处理植株叶片电导值也明显高于CK8.4%—59.7%,但K+浓度下降8.0%—25.0%(A处理除外),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及管理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及管理现状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单正军,朱忠林,华小梅到1990年,我国生产各类农药148个,年产22.6万吨(药品),居世界第三位,其中以杀虫剂为主,产量达17.8万吨,占总产量的78.7%,杀菌剂占11.1%,除草剂占9...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电镀废水及其重金属污泥处置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上海500多个电镀厂(点)两次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与1985-1986年相比,虽然电镀生产增长约2.1倍,金属总耗量仅增加5.2%,其中毒性最大的铬耗量从占金属总耗量约10.2%下降到7.6%;工艺用水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循环的厂(点)增至49.0%,电镀废水排放量减少22.9%;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厂(点)从55.2%增至66.1%离子交换和电解法分别从30.7%、7.8%降至22.0%、3.8  相似文献   

7.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价钴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可氧化间硝基苯基萤光酮。研究了其催化氧化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二价钴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3.5μg/1,最低检出浓度为0.006μg/1;对维生素B12针剂中二价钴和水样中二价估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1.7%;回收率分别为95%和98.5%。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的氢化物发生器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锑的方法.结果表明:在2mol·L-1的HCl介质中,锑浓度在4.4×10-8~8.8×10-7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5×10-7g·mL-1的锑溶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6.7%.30种异离子及有机物不干扰测定,回收率在96%~106%之间.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大气中的光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0.25%的苯胺溶液吸收大气中的光气,所形成的1,3-二苯基脲衍生物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回收率为98.1% ̄100.8%,最低检出浓度为1.7×10^-4mg/m^3,线性范围为0.1 ̄340ng,相对标准偏差为1.23%。  相似文献   

10.
重庆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首次在重庆采用受体模型-CMB7.0模型来定量解析各种尘源对受体TSP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重庆城区大气TSP主要来源燃煤烟尘(43.0%),钢铁冶金尘(35.7),道路土壤尘(9.3%),建筑材料尘(3.0%)及SO^2-4(6.2%)NO^-3(1.1%)二次气溶胶。  相似文献   

11.
复合式绿化林带在港区边界噪声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理论及实际研究复合式绿化林带降噪效果,设想通过在港区边界种植复合式绿化林带来解决港区噪声超标的问题,同时起到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实例分析为基础,提出并采用交通声环境饱和度、交通声环境容量及交通声环境利用率等指标对区域对道路的可利用水平及实际利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区域内道路声环境容量的利用优劣;进而提出以此为基础对区域内的交通道路的开发利用前景,并对今后区域道路的规划、兴建以及对现有城市交通路线的交通车辆的配置及交通车辆分流调整提供一定的指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1990-2004年中国固废总量同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从固废增长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出发,围绕着固废增长同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对数模型回归分析及其检验和因果关系阐述,研究经济增长与固废增长的演替轨迹,并建立经济增长与固废增长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状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是固体废弃物增长的推因,但是固废增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最后对实证研究结果作出相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国年间河南灾荒现象异常突出,虽与当时整体气候背景及河南特殊的地理特征相关,但灾荒背后的社会原因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一、社会经济乏力,百姓抗灾能力低;二、政治腐败,体现在政府的赋税名目繁多、政府官员失职渎职以及挪用、贪污河防公款等几个方面;三、战争与灾荒;四、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残酷掠夺。  相似文献   

15.
民国年间河南灾荒现象异常突出,虽与当时整体气候背景及河南特殊的地理特征相关,但灾荒背后的社会原因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一、社会经济乏力,百姓抗灾能力低;二、政治腐败,体现在政府的赋税名目繁多、政府官员失职渎职以及挪用、贪污河防公款等几个方面;三、战争与灾荒;四、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残酷掠夺。  相似文献   

16.
自民国迄今,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及学者分别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历史角度对民国初年灾荒史予以诠释,依时间而言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依内容而言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诸如积累了一些资料、研究内容多样化等,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自民国迄今,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及学者分别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历史角度对民国初年灾荒史予以诠释,依时间而言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依内容而言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诸如积累了一些资料、研究内容多样化等,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包括地方和中央的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的赈济款项,特别是后者,活动十分活跃,社会影响巨大,在民初救灾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此外,外国政府、华侨等也参与了救灾活动,提供了资金,遇有灾歉积极援助。资金的分配一般是分批次进行,数额是以各地灾情的轻重程度来权衡分配,分配方案一般由各地区省府主管官员根据资金总数制定。民初我国救灾的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以及分配的批次手法,对今天我国救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洪彬  吕杰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7):1129-1140
对耕地土壤质量变化驱动机制的研究是破解耕地质量变化规律及其效应的关键。利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238 个耕地地块的土壤采样数据和对应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投入强度对耕地土壤质量的作用方向、影响程度和显著水平都不同。其中近郊区的农户“以兼业为主,以农为辅”,其行为突出表现为劳动力投入的“非农化”趋势,对耕地的粗放利用和掠夺式经营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影响因素土地利用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耕地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平均下降11.496、44.078 和15.469 mg/kg;研究区域中部农户“以兼业为主”,突出表现为集约化程度比近郊区农户有所提高、种植结构也不断调整,对土地的投入、管理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主要影响因素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会促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提高4.799 g/kg、7.454 mg/kg、100.170 mg/kg 和61.205 mg/kg;远郊区的农户“以农为主”,突出表现为“非粮化”趋势,由于比较高的就业机会成本,种地收入超过农户预期,耕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主要影响因素土地投入强度每增加一单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0.007、0.025 和0.037 mg/kg。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从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规范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改善区域耕地土壤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地授权是指为某种环境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它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是保护环境权利的一种物权制度安排,它是对传统地役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环境问题凸显的时代,生态地役权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了很多创新性的运用,其大致分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役权、环境享用地役权以及环境保护地役权,生态地役权在法律生态化的时代很有深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