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空气颗粒物中PAHs的粒径分布与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呼和浩特市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样品中菲、蒽、萤蒽、芘、屈、苯并「a」芘、苯并「a」蒽二甲基苯并「a」蒽、二苯并「ah」蒽、苯并「ghi」Bei、晕苯等11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以及这些化合物按粒径分布的特征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
攀钢片区大气中苯并[a]芘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加云 《重庆环境科学》1998,20(5):56-58,61
通过对攀钢片4个监测点近10年来的苯并「a」芘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找出其规律,调查分析其主要来源,对苯并「a」芘的污染作出客观的评价,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治理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是利用液相色谱对大气粉尘中的多粉环芳烃(PAHS)即苯并(a)即苯并(a)芘(BaP),苯并(b)萤蒽(BbF),苯并(k)萤蒽(BKF)和苯并(ghi)芘(Bghip)进行定量的方法。利用β射线吸收自动测定仪,对大气采样1小时,把采集在滤纸上的粉尘作为分析试样。试样用苯/乙醇(3/1)萃取,经装有二氧化硅的圆筒形分离器(SP-S)净化后,用HPLC进行分析,以乙腈/甲醇/水(50/35/1  相似文献   

4.
萃取-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飘尘中苯并(a)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世寰  赵振华 《环境科学》1994,15(3):65-67,87
提出用浓H2SO4从大气飘尘样品的环己烷提取液中一次萃取后,用同步荧光光谱测定苯并(a)芘的方法,选用△λ为20nm时可获最佳效果,用浓硫酸萃取的时间仅1min,苯并(a)芘在浓硫酸相中1h内稳定,样品加标的回收率为85%,其它多环芳烃化合物在530-600nm的测定波长范围不干扰苯并(a)芘的测定,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的统一方法作为对比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后者的偏差在±15%以  相似文献   

5.
沥青烟中苯并(a)芘的等速采样与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对沥青及碳素制品生产和加工制定了标准,然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没有给出沥青烟气中苯并(a)芘的分析方法,该文用气相色固定谱固定液滤筒等速采样,进行沥青烟苯并(a)芘的分析,及其设计的气态衍生物富集器,为执行新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蜈蚣草能够超累积土壤中的砷,对土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也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是修复砷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理想修复手段之一.为探究在苯并(a)芘和砷(As)单独污染和复合污染条件下的蜈蚣草对两种污染物的吸收转运,通过水培模拟实验揭示蜈蚣草体内砷与苯并(a)芘的交互作用,同时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观察苯并(a)芘在蜈蚣草中的赋存和分布.结果表明,添加苯并(a)芘使得蜈蚣草各部分总砷含量均下降.其中,叶、茎、根分别下降149.4、78.59、47.05 mg·kg-1(以DW计)(p<0.05),叶部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7.3%,根部及茎部含量分别下降了40.9%和38.2%(p<0.05).同时苯并(a)芘的添加也改变了砷在蜈蚣草体内的赋存形态,根部与叶部三价砷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87%、4.20%(p<0.05),而茎部两种砷形态比例无显著变化.砷的添加促进了蜈蚣草各部分对苯并(a)芘的积累,每株根部、茎部和叶部的累积量分别增加了4680、109.26和226.61 ng(p<0.05),说明苯并(a)芘和砷在蜈蚣草植株中交互作用显著,砷的添加不会改变苯并(a)芘的赋存位点,但会增强蜈蚣草对于苯并(a)芘吸收,而苯并(a)芘的添加则会抑制砷的吸收,苯并(a)芘首先由蜈蚣草根部表皮细胞吸收,通过茎部的U型维管束及茎部外缘细胞转运到叶部,赋存于叶部的表皮细胞、叶脉组织及气孔细胞当中.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浓H2SO4从大气飘尘样品的环己烧提取液中一次萃取后,用同步荧光光谱测定苯并(a)芘的方法。选用△λ为20nm时可获最佳效果,用浓硫酸萃取的时间仅1min,苯并(a)芘在浓硫酸相中1h内稳定,样品加标的回收率为85%,其它多环芳烃化合物在530—600nm的测定波长范围不干扰苯并(a)芘的测定。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的统一方法作为对比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后者的偏差在±15%以内,分析周期可缩短24h。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大气中苯并(a)芘调查情况姜玛丽(云南省卫生防疫站昆明市650022)空气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清洁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一个人平均每天呼吸15公斤左右的空气,空气如果受到污染,即使污染物含量极低,也会对...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多环芳轻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春梅  阮玉英 《环境科学》1993,14(5):79-81,89
本文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吸附块和玻璃纤维滤膜同时采集大气中气态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对居民区和草原清洁区分别进行冬夏两季歇式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蒽,芘,Qu,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等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居民区四环以下的PAHs有一半以上存在于气态中,四环以上的PAHs大部分存在于颗粒物上;夏季每种PAHs在气态中的百分率比冬季高;草原清洁区与居民区PAHs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污染物背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肇庆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珠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有机污染评价的区域性环境背景.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背景值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分别为n.d.、n.d.、tr.、0.14、tr.、0.39、0.53、0.19、1.05、1.82、1.41、0.02、2.29、0.53和2.44ng/m3,总量为10.80ng/m3,其来源主要为高等植物排放.  相似文献   

11.
采用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系统分析了1000多个不同粒径颗粒物样品的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集中分布于细颗粒物上,几乎所有的多环芳煤(PAH)和一半以上的苯芘(a)芘B(a)p)吸附在粒径小于0.38μm的极细尘中。  相似文献   

12.
对小清河污灌区3个测点的小麦样品和2个测点的白菜,藕,小蒜样品进行了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部分样品苯并(a)芘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和蔬菜中各检出34和32种有机化合物,40%左右的种类来自污灌水体和土壤,污灌区农产品受到小清河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且形成有机化合物污染残留。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天津市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污染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中苯并[a]芘污染成逐年下降趋势,同一年中苯并[a]芘浓度是非采暖期低于采暖期,月均值变化规律是夏季<春、秋季<冬季,天津市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污染总体来说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气中颗粒物上多环芳烃在全态中百分比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PUD吸附块和玻璃纤维滤膜(GF)同时采集气态和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对居民区和草原清洁区冬季昼夜间歇式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蒽、芘、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多环芳烃的含量,并计算出颗粒物上PAHs在全态中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其百分含量与PAHs化合物的结构以及气温有关。PAHs化合物的环数越多,吸附在颗粒物上的量越多。气温的变化主要影响低环化合物。气温越高,在颗粒物上吸附的量越少。  相似文献   

15.
广佛公路机动车排放有机污染物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佛公路两侧气溶胶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调查,发现气溶胶中具有较高含量的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qu、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芘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等。通过TSP研究认为,主干道的机动车排放和扬尘是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多环芳烃从机动车排放出后在迁移扩散过程中有因质量数差异而发生分离效应。通过对比可知,该区域测点多环芳烃有机  相似文献   

16.
苯并(a)芘和芘暴露对梭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浓度范围0.1-0.5ug/L的苯并(a)芘和芘的短期暴露(7d),50ug/L浓度组造成梭鱼肝脏SOD活性先抑制后诱导的效应,5ug/L浓度在7d的暴露中,SOD活性未出现诱导而是抑制。同样在50ug/L浓度下,苯并(a)芘暴露4d后SOD活性出现诱导,而芘在暴露7d后才出现诱导,这间接反映了苯并(a)芘和芘的毒性大小。这些结果说明梭鱼肝脏SOD活性与苯并(a)芘和芘暴露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海洋环境多环芳烃污染监测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嘉兴市城市河网区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来源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环境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检测出10种和16种优控PAH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77.32~283.76ng ·L-1和13.05~133.02ng ·L-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3.83ng ·L-1和73.47ng ·L-1;枯水期低环(2环和3环)占比79.18%,丰水期低环占比73.60%;嘉兴市河网区水体多环芳烃污染情况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采用同分异构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嘉兴市枯水期和丰水期河网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来源为城市面源污染、燃烧源以及交通污染源;Kalf风险熵值法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萘(Nap)、苊烯(Acy)、二氢苊(Ace)、芴(Flu)、菲(Phe)、蒽(Ant)、荧蒽(Fla)、芘(Pyr)和苯并[a]蒽(BaA)以及∑PAHs为中等生态风险水平,丰水期:萘(Nap)、苊烯(Acy)、芴(Flu)、菲(Phe)、荧蒽(Fla)、芘(Pyr)、苯并[a]蒽(BaA)、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茚苯[1,2,3-cd]芘(InP)和苯并[ghi]苝(BghiP)属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PAHs为低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而言,嘉兴市河网水体中PAHs生态风险呈中等水平,有关部门需采取措施降低河网水体中PAHs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
苯并(a)芘致毒的鱼的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典型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苯并(a)芘(BaP)致毒后鱼体内几种重要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苯并(a)芘致毒对鱼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脏ATPase活性降低,GST活性升高,DNA加合物相对标记水平(RAL)也增大,而EROD活性没有明显改变.这说明苯并(a)芘致毒对鱼体正常生命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19.
小清河污灌水质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清河7个测点污灌水质、污灌区17眼地下水井水质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和部分样品定量测定,河水和地下水中分别检出93种和56种有机污染物,地下水中苯并(a)芘、四氯化碳浓度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河水和地下水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来源、类别、测井分布分析,小清河污灌已造成了沿岸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污染程度与污灌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真菌对土壤中苯并[a]芘的共代谢降解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模拟生物泥浆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选择了几种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真菌,研究它们对土壤内苯并[a]芘的降解,并研究了土壤内共存底物:菲、芘、邻苯二甲酸对苯并[a]芘降解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共代谢过程.结果表明,芘可以促进镰刀菌、毛霉对苯并[a]芘的降解,并认为这是共代谢作用的结果;菲也可以促进镰刀菌对苯并[a]芘的降解,但抑制了毛霉和青霉对苯并[a]芘的降解;而邻苯二甲酸对青霉和毛霉降解苯并[a]芘的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