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以《清洁空气法》为例简析美国环境管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清洁空气法>(CAA)为例,从立法与行政的角度分析美国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在空气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排污交易、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技术标准等具体管理手段上的应用与创新.最后,总结了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其发展动向,并结合中国实际做了简要对比,以期为中国下一步的环境管理,特别是空气环境管理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992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将甲基溴列为受控物质,美国通过修改《清洁空气法》,制定了有关淘汰甲基溴的条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美国《清洁空气法》为例,结合《清洁空气法》的相关规定、美国法院的相关判决以及学者的理论探讨,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美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的利益衡量。通过分析解读美国《清洁空气法》在环境标准制定中的利益衡量实例,提出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并考虑我国现实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环境质量标准,主要考虑我国现实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应进一步制定我国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利益衡量的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5.
美国洛杉矶空气管理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niel A. Mazmanian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Z1):98-108
过去35年间,洛杉矶的经济和人口持续增长、城市扩张,但是洛杉矶的空气污染水平得到了下降,在达到加利福利亚州和《清洁空气法》所规定的大气质量总体目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期间起到重大作用的因素包括:①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技术和企业实践的巨大进步.②联邦、州和地区的清洁空气政策的发展.③强有力的专门负责清洁空气政策的监督和执行行政机构的设立.④公众压力.⑤从信任政府运用命令与控制手段到利用激励手段和市场手段完成许多政策目标(包括空气污染控制)的变革.同时,该地区的人口还在持续增长,经济继续繁荣扩张,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来自移动污染源的污染物.另外,在公众不太支持加强政府力量或增加税收的形势下,要求政策制定者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或大幅度改变洛杉矶居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是成功的,也为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借鉴。本文通过清洁空气跨州法则(CAIR)的实施成效及环境效益两个方面论述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最新实践,并结合实施情况在政策持续性、数据质量保证、信息公开、政策准备研究等方面提出几点启示,以供我国各区域开展排污权交易政策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分析美国在空气有毒物质防治上的战略要点、风险管理模式,得出美国主要通过发展技术、多元共治、加强风险评估和宣传、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实现空气质量改善。提出我国要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为契机,加强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做好挥发性有毒物质的标准制定与管控工作,强化大气污染管理体制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对长三角地区PM_(2.5)污染改善效果模拟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三角地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后区域PM2.5的改善效果,在建立2012年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基础上,依据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行动计划细则,对2013—2017年各省、直辖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量进行测算.利用WRF(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CMAQ(通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系统,模拟研究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区域PM2.5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涉及到的能源、工业、交通等六大领域减排任务,按照减排力度强、中、弱3种方案测算,预计长三角地区SO2减排总量分别为74.5×104、53.8×104和34.4×104t;NOx减排总量分别为108.7×104、83.9×104和61.1×104t;一次PM2.5减排总量分别为40.3×104、26.1×104和14.6×104t;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减排总量分别为98.2×104、57.0×104和23.5×104t.模拟评估结果表明,在弱、中、强3种减排方案下,长三角地区国控点ρ(PM2.5)年均值预计比基准年(2013年)分别降低(4.4±1.1)、(8.1±2.4)和(12.5±3.9)μg/m3,降幅分别达到8.7%±2.2%、15.9%±4.7%和24.3%±7.7%.长三角地区须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指导下,控制新增量,并稳步严格推进前体物强力减排,才能实现2017年预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苯乙烯装置的主要污染源及装置能耗高、物耗高和污染重的重点部位,介绍了主要的清洁生产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汽车尾气污染与双燃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动车尾气已逐渐取代燃煤烟气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改装双燃料汽车具有石油液化气丰富,经济上可行,技术上成熟等优点,可使尾气中的CO削减75%-90%,HC下降20-60%,NOx下降20%,Pb下降100%。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上海市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人群健康收益,综合采用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健康风险评估、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定量评价行动计划实施后居民大气PM_(2.5)暴露水平变化及健康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M_(2.5)年均暴露浓度在35μg·m~(-3)及以下的人口比例由基准年的1.62%上升至控制年的34.06%,归因PM_(2.5)暴露死亡风险由基准年的15.2%下降至控制年的11.9%.实现的健康收益总和为118.41亿元(95%CI:50.24~178.19亿元),占2013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0.55%(95%CI:0.23%~0.82%).行动计划的实施对保护人群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外环线以内人口密集且PM_(2.5)降幅较高的区域健康收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评价指标体系在规划环评中起着评价框架的作用,可以借助于指标体系全面地研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评.由于规划方案与各种环境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数量关系不明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评在收集定量数据、进行定量预测时可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所以不适合采用"以本底为导向"SEA体系.受到定位学派战略形成理论的较大影响,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者通常的思考程序是先确立规划目标后再确定规划方案.如果从构建可持续发展目标入手,能够更容易让战略制定者从环境、社会方面去考虑战略方案.根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观性较强的特点,文章认为适宜采用"以目标为导向"SEA体系进行规划环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河流污染程度高,污染类型复杂的现状,实施水质目标管理是河流治理的根本选择.我国在水污染总量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但缺少基于水质目标的治理方案编制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流治理方案制定方法,基本框架包括水质问题诊断、目标确定与负荷分配、河流治理任务实施和实施效果评估4个基本部分.该方法以河流容量总量控制为基础,突破了传统了目标总量控制方式,并在滏阳河邢台段进行了实际应用.水环境诊断结果显示,氨氮是滏阳河邢台段主要超标污染物.以国控及省控断面为基础,在滏阳河邢台段设定了4个考核断面,设置氨氮小于10、11、12 mg · L-1,COD小于80、55、50 mg · L-1等多个组合目标情景.划定控制单元13个,核算了各控制单元水环境容量和现状负荷,并按等比例分配的原则将需削减负荷分配到排污口.基于负荷分配结果,提出通过重点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场治理控制点源污染,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控制面源污染,通过河岸垃圾治理减少河道负荷存量,通过河流湿地建设增加负荷去除能力等一系列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创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在大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实施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优化城市布局为主线,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责权明晰的生态环境执法和保障体系,建立了《大连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 该规划的指标体系是以《生态市建设指标》、《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指标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环境容量分析、资源承载力分析,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标,综合考虑了环境质量标准而设定. 采用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动态分析,生态足迹,虚拟水计算,决策分析,SWOT分析和3S等技术方法,在大气与海域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分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承载力等方面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声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核与辐射污染控制规划、工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自然生态系统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范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方面的规划. 《规划》通过全域谋划、统筹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有效协调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