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火山成因的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中蚀变矿物的共生组合类型及在空间上的分带,主要蚀变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包括标型特征)及其形成与转变;指出这些特征和转变在不同方面指示成矿原岩性质,矿床形成温度,成矿溶液物化条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锆石的红外光谱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锆石是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普遍分布的一种矿物。作为一种标型矿物。利用它可以探讨岩石和矿床的形成条件,讨论花岗岩类(不同岩性或不同时代)的演化关系。锆石的标型特征既可作为矿化指示剂,指导找矿工作,也可用于火成岩的岩石对比。由于锆石在各种成分和各种成因的岩石中分布广泛,加之其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在各种外界条件作  相似文献   

3.
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明显受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控制,是中—酸性火山岩区一套很有特色的矿床组合;热源、水源、地层产状有机组合生成的环流热液是成矿的前提之一;成矿流体以重碳酸盐型、硫酸盐型为主,属中—低盐度热液;温度、pH值、fo_2等物理化学条件是矿床及矿种类刑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在《次生石英岩容矿型非金属矿床系列的矿种、组合及其成矿作用特征》(1986)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这类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 地质勘探工作方法比较完善的地区,矿区的开发和理论的研究都表明了:在普查评价阶段和随后的初勘阶段,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应该是单个的矿体和矿段,甚至也不是单个的矿床,而应该是更大的金属成矿单元——矿田。为了揭示每个矿田的最重要特征,对每个大型金属成矿省中的矿田进行对比研究并找出它们的标型特征是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 全世界铅锌资源和开采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与黄铁矿-多金属矿床和层状铅锌矿床有联系。它们也是铜、重晶石、硫、银、金、镉、铋及其它元素的巨大来源。上述矿床在标型特征和一般形态、矿石的成份、矿体形态,围岩成份、岩浆形成物的组合方面,以及在地壳构造中的大地构造位置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表1)。В.И.Смирнов考虑到黄铁矿型铅锌矿床的特殊性、它们与优地槽玄武岩类火山活动在空间和成因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相对于其它内生矿床所具有的独立性,把它们划为一种独立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 详细研究了在金伯利岩中发现的金刚石晶体和多晶体后,就可发现在它们中间,可以见到具有一定标型特点(形态、结构、结晶化学、共生)的一些变种,这些变种彼此间是不同的,每一个变种都有其特殊的结晶条件。在一个金伯利岩筒中发现不同的晶体变种,证明在这种类型的矿床中,金刚石的成因是复杂的。关于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成因,存在着许多假说。这些假说通常忽视了一个因素,即在每一个金伯利岩矿床中以不同的数量对比关系出现的金刚石结晶晶体和多晶的各种变种,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和由  相似文献   

7.
矿物的标型性的现代概念是费尔斯曼引进到矿物学中来的。他在“伟晶岩”(1931)一书中划分出大约70种标型矿物,这些矿物反映伟晶作用的不同阶段。他还在1940年的著作中强调指出,应该把标型矿物和矿物的标型特征区别开来。标型矿物决定地球化学作用(地质相)发育的条件和时间,而矿物的标型特征或标型性质反映着矿物形成作用的某些特点。费尔斯曼认为,矿物的标型特征包括:化学成分、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含量、颜色、晶体形态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三波川带别子型矿床常见矿石的主要组分硫化物为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磁黄铁矿和斑铜矿在臬些矿床中大量产出,而其它硫化物和硫盐则极为少见。在一般块状矿石中很少见到的矿物如方铅矿、黝铜矿等,常常在主要层状矿体内和附近呈分支状、舌状和脉状产出,富铜矿石中发现有微量存在。这些矿物可能是矿床变质变形过程中及常见组分硫化物重结晶过程中形成的。 别子型矿石的显著地球化学特征是其高Co、低Pb和低Ba含量。虽然可用的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大多数仅来自别子矿床,但别子型矿床的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很小,即δ~(34)S为+0.4‰~+3.2‰,平均值+2.1‰;在所检测的6个矿床中,黄铁矿的Se/S比值的变化范围也窄,紧挨在其平均值1.32×10~(-4)处浮动。 别子型矿石的这些矿物及地化特征可能归固于有关基性火山岩的化学性质。现代海底富铜硫化物矿床,其化学性质与别子型矿床极为相似。虽然这两种矿床彼此间在矿物学特征上有点差异,丘垄内部的海底蚀变和热液交代作用可能会把海底硫化物矿床的原生矿物组合改变为别子型矿床的矿石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9.
镁钛铁矿是金伯利岩特有的副矿物,系金刚石矿床的指示矿物之一。因此,研究镁钛铁矿的标型特征对于金刚石矿的地质找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镁钛铁矿是钛铁矿的富镁变种,属于六方晶系、C_(3i)~2空间群,单位晶胞中原子数  相似文献   

10.
<正> 中新世海底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复盖着日本列岛的内部地区和本州的 Fossa Magna地区,通称为绿色凝灰岩建造(图1)。绿色凝灰岩地区的矿床有两种类型:其一是黑矿型矿床,它是与海底长英质火山活动紧密相关的层控块状多金属硫化物-硫酸盐矿床;另一类是后生的、次火山岩脉型矿床,后者也与海底火山岩紧密共生。这两类矿床的一般情况和特征在表1中作了对比。图1示出本文所研究的矿床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 世界主要铀矿资源,按其地质背景,可以划分为如下六种类型: 1.石英砾岩型矿床; 2.与元古代不整合面有关的矿床; 3.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的浸染状岩浆岩型、伟晶岩型和接触型矿床; 4.脉型矿床 5.砂岩型矿床; 6.其它类型矿床。 各类矿床的主要特征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哈萨克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揭示了黄铁矿的晶体形态分带、隐伏的矿物-地球化学分带和热电性分带。研究结果使我们可以利用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作为区域金-银矿化普查-评价的可靠补充标志。  相似文献   

13.
新桥铜矿是一个黄铁矿型铜矿床。六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对它进行地质勘探,但在矿床成因上至今仍有不同看法。 近年来,作者等对该矿床和相邻矿区进行了一定的工作,特别是通过矿相鉴定和矿石物质组分的研究,获得了若干资料。本文就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所提供的若干佐证,试对矿床的成因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 二十世纪时期,矿物学的一项重大成就是:确定了矿物及其组合的成因、结构和形态与它们产生时和经受以后变化时所处的条件存在依赖关系。能反映这种关系的矿物特征和对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起标志作用的矿物本身,称为标型特征。对上述依赖关系以及据此对成岩成矿的矿物指示计的研究,便是成因矿物学的一门新的基础分支——矿物标型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2):136-146
赣南是我国钨矿床最密集的地区,尤以石英脉型钨矿最为发育。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该区石英脉型钨矿流体包裹体类型、流体包裹体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结合碳、氢、氧及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探讨赣南石英脉型钨矿的流体特征,重点探讨石英脉型钨矿形成过程中的流体演化。认为赣南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流体演化始于高温高盐度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与黑钨矿沉淀密切相关的流体温度主要集中于260~360℃,盐度主要集中于4~9wt%NaCl eq.,属中—低盐度、富含SiO_2、挥发组分及多种成矿元素的热液体系;矿质主要以流体沸腾和混合作用为主,自然冷却仅为少数矿床的主要矿石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义从产于石炭纪地层小的含银黄铁矿矿床的土要地质特征、侵入岩与成矿关系以及稳定冈位索特征等人面的研究提出,该类矿床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成矿元素流主要来自石炭纪海水,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下优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热动力主要是岩石中积累的热能和穿切地壳易透区下面而来的热能(包括海西期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热场);矿床属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国.燕山期侵入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同时阐述了该类矿床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研究,总结了安徽岳山银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为火山一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正> 金窝子金矿床是国家三O五攻关项目Ⅲ_3,课题所研究的矿床。笔者本着进一步探明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和寻找对本区金矿较适合的找矿标志为目的,进行了野外考察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区别含金与非含金石英脉入手,着重探讨了本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并从实用角度出发,对本区找矿标志作了简要的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南部浙闽粤沿海地带中、新生代火山岩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该矿带的浙江天台一瞬县地区火山岩型资金属矿床(大岭口矿床和毫石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1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位于中国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属大陆边缘火山带,主要出露上林罗统、白圣系火山(沉积)碎屑岩和熔岩,并有前震旦系陈蔡群变质岩少量分布。陈蔡群为本区基底地层,中、新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特征的变质岩一火山岩系。本区岩浆活动较强烈,侵入岩的分布受区域深大断裂构造制约,…  相似文献   

20.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79-189
华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点)呈群落分布于皖北、赣中和东南沿海一带,查明的资源储量占全区铁矿总资源储量的1/3。选取"霍邱式"和"新余式"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具有"南新北老"的特征。二者古构造环境和成矿过程虽不同,但均为与火山作用相关的阿尔戈马型(Algoma)硅铁建造,火山活动为矿床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