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郑超 《环境》2009,(7):58-60
曾几何时,有谁能想到“环保”能成为时尚的代名词,而今,各个奢侈品牌都纷纷与其靠拢,在自己产品的理念中融入绿色成份,“环保”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只是,到底这些大牌是不是“伪环保、真奢侈”,还需时间来检验。  相似文献   

2.
逻辑 《环境》2010,(8):50-52
环保袋是时下“环保”的代名词,而拥有一个时尚美观的环保袋更让你走在潮流的前端,但环保袋真的都环保吗?  相似文献   

3.
黄海 《沿海环境》2001,(6):15-16
回归自然、重视环保、追求健康的生活方 式,正成为家居装饰的新主题。 “绿色建材”受青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那些具有时尚感、个性化的环保饰材,倍受装潢户的青睐。时下,居民对装修材料的选择已从追求经济耐用型,转变为偏重天然、环保、保健的“绿色建材”。 石料、木料和竹、纸纤、棉布等天然原材料,作为绿色建材的主角,受到了广大装潢户的喜欢。这些材料最明显的特点是朴实自然、简洁清新,给人以淡雅温馨的感觉;且无毒、无害、无污染,迎合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心理。 其次,一些具有隔音、隔热、防静电…  相似文献   

4.
徐扬帆 《环境》2009,(3):74-76
现代社会,环保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提倡环保也成为各行各业必然的选择,而在建筑业,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绿色建筑师、科学家也将垃圾变成时尚流行主题,建造出了世界十大“垃圾”建筑。它们虽然用垃圾建成,但其实一点也不“垃圾”。  相似文献   

5.
伊水 《环境》2006,(8):68-69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绿色中国·环保主题服饰展”于近日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环保服饰展。当环保与时尚牵手的时候,一种启迪人类环保思维的美丽就会自然流淌。这次以环保为主题的服饰展,同以往的服饰展一样,突出材料的环保性能,所有服饰均由废弃易拉罐、塑料绳、光盘等制成,展出不仅将时尚、环保与百姓生活紧密结合,更通过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诠释了环境文化,将环保推到了时尚前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对本次活动给予肯定,他指出,环境事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环境…  相似文献   

6.
张笠 《环境》2011,(1):82-84
风靡全球的“低碳风”给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中击。当环保被包装成时尚的另—种噱头的时候,“低碳服装”的存在意义就颇值得玩味了。  相似文献   

7.
环保别作秀     
任明 《环境导报》2003,(3):41-41
近年来,英语单词“show”披上了谐音汉字的外套,在国人的视觉世界里横冲直撞,频频亮相,这个汉字就是“秀”。“秀”字用得很灵巧,意为展示或演示,含有摆摆花架子、谋求个人私利或者轰动效应的意思。目前社会上环保“秀”就很流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时下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企业治理污染,到城市兴建污水处理厂;从提倡使用可降解一次性快餐盒,到空气污染指数预报,无不体现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然而,我们也时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环保活动虽然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却未必能收到什么效果。据报道…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和产品不断进入人们生活、国家建设、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日前隆重举行的2000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绿色”俨然成为最为热门与时尚的主题。为了加强国内外绿色环保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本届工业博览会还专辟了唯一的“绿色技  相似文献   

9.
黄韬 《环境》2008,(12)
“重城市环境保护,轻农村环境保护;重防治工业污染,轻防治农业污染。”这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蔡守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对于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所说的话。而没有一部单独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更是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一道“硬伤”。我国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环保状况令人担忧,在“受伤”的农村环境里,人们期盼的“法治”何时到来呢?  相似文献   

10.
高拯 《沿海环境》2002,(6):35-36
目前比较流行的“绿色小区”、“环保小区”、“生态小区”、“阳光小区”、“节能小区”等等,尽管其中不乏环保内容比较到位的项目,但也有不少小区是名不符实的,在概念和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问题一:“绿色”不等于“环保” 随着社会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出现了“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等产品。由此,人们不仅把“绿色”与“环保”联系在一起,还把“绿色”作为“环保”的形象代表或作为通俗的代名词,这也是多数开发企业推出“绿色小区”的本意。但问题是部分住宅小区有意或无意地把概念简单化,只在“绿”字上做功…  相似文献   

11.
张羽 《沿海环境》2000,(3):9-11
在新旧世纪即将交替的时候,人们纷纷以一种审规的目光去总结二十世纪,在人类高度文明后面,遭受严重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不能不说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中的另一“伟大杰作”。人们也以百种形式在地球母亲面前检讨自己的过失。于是,“环境保护”成为艺术门类中一个时髦热门的主题,并且形成了独是特色的“环保艺术”。裸露的人体,即使在人类文明相当发达,人类意识相当开放的世纪末仍是极其神秘感而倍受关注的。聪明的舒勇把二者结合起来,并对它们进行了前卫的包装,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前卫艺术,在新闻媒介的推波助调下,以一种挑战传统,标新…  相似文献   

12.
在“白色污染”对地球所造成积重难返的危害的情况下,“限塑令”应运而生,并得以大力推广和奉行。“限塑令”督促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与加强,而规划和倡导“公共环保”尚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余勇 《环境》2009,(9):54-56
竹炭空气净化装置、竹纤维毛巾和衣服……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让竹子渗透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也让人们渐渐遗忘了竹子最初的功能——种天然、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试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用竹子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实际上,这不会只是艺术家的想象,由于“竹建筑”所蕴藏的巨大环保“能量”,它在未来亟待被重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杨伟利 《环境》2006,(4):72-77
节约是一种美德,时尚是时代的脉搏。当节约遭遇时尚,就如同玻璃裂成碎片,幻化成一个美丽的万花筒,形式多样,五彩斑斓。都市“拼一族”作为新的“吝啬族”,讲究节约观念,追求品质生活,其中所贯穿的独乐与众乐的理念也十分精到。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14,(17):2
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在关注日常用品是否安全的同时也日渐关注其是否环保。选择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也成为一种信赖和认可。这正是二十年来中国环境标志发展取得的可喜成果。中国环境标志的目的正是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环境责任,提高环境意识,鼓励企业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并开发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如今环境标志作为一个温暖可信赖的绿色符号,面对公众,成为一种导向,用购买权鼓励环境行为与使用价值俱佳的商品及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6.
“绿色”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潮流、而“节能减碳”、“温室效应”、“植树冶沙”、“废物回收”等名词更是企业家的“口头禅”,企业加入有关环保的业界联盟也渐为一种时尚.但进一步观察发现,目前国内充斥太多有关”绿色企业”似是而非的迷思与值得商榷的观念,企业有必要将“绿色企业“从形象宣传诉求调整为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战略,扩展绿色企业定义,并将可持续社会价值融入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投资等层面,这样才能将绿色环保支山转化为陆助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社会投资,一方面它能降低未来“漂绿”的舆论风险,另一方面,更可厚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5,(7)
6月5日上午,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北广场,“粤环保·粤时尚·与法同行”--2015年广东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隆重启幕。今年是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首年,《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也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省环境保护厅将2015年定为“环境法治年”。6月5日至7月5日期间,省环境保护厅将在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一系列环保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活动,让公众在感悟艺术之美的同时养成环保法治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能主动积极地履行公民责任,想方设法挖掘环保智慧。为环保事业奉献一份力量,这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如果社会大众都具有这种责任心,就是一片浩荡的“责任海洋”,是源源不断的环保动力。谈到针对最近的“禁塑”行动,群众、商家和企业的心态非常复杂:群众希望商家免费提供环保塑料袋,商家却害怕自己成为环保塑料袋的埋单者。塑料袋生产企业更有一种侥幸心理,希望停产后企业转型能得到政府的资金扶持。这些想法虽可理解,却反映了人们面对环保的一种迟疑不决和被动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5,(7):1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为做一份有责任的媒体而努力着。惟其如此.我们才不会愧对中国环保先锋媒体的称号。也惟其如此.我们“强化环境资讯、深化环境新闻、追踪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的办刊理念才不会是一道时尚的标签。我们弘扬先进的环境文化的宗旨.才不会仅仅是一个关于文化的符号.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文军 《沿海环境》2001,(11):10-11
一提起环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花钱,其实,环保里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先行一步的人们已经尝到了甜头……时下,我国什么产业的产品供不应求?告诉你,是“绿色产业”。“绿色产业”覆盖面广,有利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还能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招商引资效果。绿色市场竞争开始升温美化环境、净化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善举。而越刮越烈的绿化风潮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原来自己身边充斥着各种“绿色市场”。“绿色产业”的竞争开始升温。在这一特殊领域,除资金实力之外,更多的是比拼眼光和意识,谁看得远,谁就可能“三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