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城市环境噪声普查方法是网格布点、大样本一次性测量。南京市自1980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按规范以500×500米网格城区布设测点205个,每年各测点昼,夜分别监测一次约8分钟,计算各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以下简称网格平均声级Leq)。鉴于噪声传播的随机性、局限性,各测点的监测数据反映的仅是测点附近某一时段的噪声状况,而并非该网络0.25km~2的年度噪声水平,因而普查结果所表明的主要是全市环境噪声总体统计结果及分布规律。然而这些信息又是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管理、各城市间宏观声环境的比较所必不可少的,环境部门必须定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噪声监测中,由于监测人员对国家标准测量方法中布点原则的理解不同,使监测布点存在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差异较大。根据国家标准测量方法,结合新疆的一些具体情况,现对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布点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国家《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中规定,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噪声敏感处,即应在厂界外有噪声敏感区处布点监测。在测量方法中,对测点数量和间距未作具体规定,因此测点选择可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执行,采用等间隔布点原则。由于新疆地区在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3.
GPS在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点是以作图方式将待测区划分成等距离网格 (大于 1 0 0个 ) ,监测时参照布点图提供的标志物选择各网格中心作为测点实施定点监测 ,但在标志物不甚明确或变动的情况下 ,给监测点的确定带来不便 ,定点随意性较大。今将卫星地面定位系统 (GPS)技术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戴泳 《干旱环境监测》1994,8(3):173-175,183
应用数理统计中抽样理论,对瑞安市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了优化组合,方法简单易行,兼顾了功能区特征,减少了测点数,并能达到要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城区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武汉市城区网格布点实测TSP、SO2获取了城区大气污染总体水平的数据,运用Fisher最优分割方法,求出城区5个优化测点数,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武汉城区48个网格测点的TSP、SO2污染强度置信水平进行聚类;运用日均值和百分位数逼近方法检验;结合优化布点原则等,最终确定的TSP、SO2的5个优化测点能集中反映城区大气环境中TSP、SO2的总体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
将每天TSP、SO_2两种污染物各采四次样并分别进行测定,简化为每天各采一个“日混合样”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数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测定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测值波动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因此,简化方法即采日混合样进行分析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方法,它适用于煤质中含硫份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噪声监测中的布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方法》和《标准》在噪声监测中的使用率最高,但也常常遇到现行《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影响《方法》执行的严肃性。因此,应该对执行了10多年的《方法》或《标准》给予补充和完善。1 问题1.1 测点定于界外1m处噪声测量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测量点,现行《方法》中用测点位置在界外1m处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评判量的科学依据不足。甲、乙单位厂界噪声监测点见图1。 ——…  相似文献   

8.
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雷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2):100-104
以克拉玛依市大气监测网为例 ,具体阐述了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说明聚类分析法不仅原理简单、计算量小 ,而且较为实用 ,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用工程数学数理统计中的抽样论研究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探讨以较少的监测点的测试数据反映整个城区的噪声水平,从而推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分析为例 ,对省级尺度的大气环境监测省控测点的选站原则、省控站位及数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探讨 ,提出了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合比较了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方法,分析了声环境质量监测法、噪声地图预测法和噪声源监测法3种环境噪声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声环境质量监测法适合现阶段中国环境噪声监测与管理需求,但下一步应结合噪声产生与传播预测方法改进中国声环境监测评价方法,增强对监测过程的质控,增加重点噪声源监测,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在杭州市现有区域环境噪声手工监测点位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分布,采用系统聚类法对2012年149个点位的数据样本分类、合并,将149个点位优化到26个,并用T检验法验证数据可靠性。优化前后各城区的点位分布比例相差不大,等效声级绝对误差在1.0 d B(A)内,相对误差不超过±5%。经过2013年和2014年数据验证,确定优化后的点位能体现声环境功能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环境监测点位编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唯一性、稳定性、简明性、规范性、可扩展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单\"组合校验码\"模型来适应不同环境要素类型的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同时,设计了一套覆盖各层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种环境要素类型,适应市场化监测服务,满足不同点位管控类别的编码管理系统来支撑\"组合校验码\"模型的使用,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环境监测数据集成程度低、共享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点位的管理与调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环境监测点位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实际问题,从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模式创新和信息化等角度进行思考、设计,旨在探讨环境监测点位精细化管理以及高效地调度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量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对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风速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进行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时,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同步进行风速测量,参考风速监测数据对噪声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取舍。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五年(1992-1996年)《干旱环境监测》载文引文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中析出本刊具有遍布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热心于环境监测的科研队伍。所载论文内容广泛,几乎覆盖了环境监测研究的各个领域。引文量较高。比我国行业性技术刊物篇均引文量2.8篇高出1.825篇。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长江南京段监测断面现状,用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长江南京段水质自动监测优化布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西安市具体的交通状况及路网构成,提出了通过3次优化,由繁至简,逐步筛选出典型的能代表西安市整体交通噪声平均水平的监测点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机场建设规模和覆盖范围逐年扩大,机场噪声带来的扰民问题也愈发严重,机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对于机场运营及周边区域声环境管控显得尤为重要。简述了机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架构、核心功能以及国内外机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针对技术应用中的局限性问题,提出应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不断推进系统研发领域、形成社群交互联动机制的建议,为机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及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