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底管线具有高风险性,一旦泄漏和破坏将引发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以杭州湾海底管线为例,分析了导致海底管线泄漏的因素,提出了海底管道负压保护方案,指出在海底管线一旦破损溢油,及时利用真空抽油泵抽油,使海底管线管段内产生负压,能有效阻止海底管线溢油.  相似文献   

2.
对海底管线穿孔后如何阻止溢油、减少海上.油污染,提出了采用负压保护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鉴于目前的溢油模型主要是针对海面溢油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预测海底管道出现裂纹和腐蚀形成的小孔时发生溢油的模型.预测在海底管线上某一位置处的蠕孔漏油后,油的浓度超过某一规定浓度的范围,海面上形成油膜的起始位置,估计油膜是否能到达海岸线,以及被风浪携带到海岸线上的原油量.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基于渤海自然状况及原油性质的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为海底管线上蠕孔溢油的污染情况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1,(4):6
美西北部一输油管道发生泄露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一条原油输送管道7月1日晚破裂,十余万升原油流入黄石河。油管目前已关闭,然而,石油乘着大水继续漂向下游,可能流入密苏里河。事故发生后,输油管线所属的埃克森美孚管道公司立即关闭了这条管线。附近约300名居民被临时疏散,直到2日才获准返回家园。目前有80名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清理工作。另有70名专业人员正在赶赴事发现场。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9,(3):91-91
广州石化是华南地区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1973年建厂,现拥有千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2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能力,配备了20.555千瓦装机容量的自备热电站、1200万吨/年的惠州港原油码头及173公里长输油管线等技术先进的生产设施。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9,(1):35-35
广州石化是华南地区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1973年建厂,现拥有千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2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能力,配备了20.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自备热电站、1200万吨/年的惠州港原油码头及173公里长输油管线等技术先进的生产设施。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8,(12)
广州石化是华南地区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1973年建厂,现拥有千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2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能力,配备了20.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自备热电站、1200万吨/年的惠州港原油码头及173公里长输油管线等技术先进的生产设施。  相似文献   

8.
1984年8月13日秦皇岛输油管线断裂溢油,造成严呕的海洋污染。我们在北戴河外交部浴场周围铺设围油栏,防止溢油侵袭,污染浴场,确保外国专家和朋友游泳、划船及日光浴不受影响。现将铺设围油栏情况及效果介绍如下。一、秦皇岛输油管线断裂溢油事故 1984年8月上旬秦皇岛地区连降暴雨,河水猛涨。8月13日上午8时零5分,穿越燕塞湖南面的石河的输管线被洪水冲断,大量原油溢入石河水中,并沿河南下进入渤海。漂油流到石河入海口处,沿海岸流动并滞留在老龙头和山海关船厂一带(图1)。日估漂油带宽约2-1米,长约6华里,厚约2厘米(照片1)漂油被海浪打上岸,污染了清洁的海滩,其宽度可达5-8米(照片2)。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当地时间 2 0 0 1年 3月 2 8日晚 (北京时间 3月 2 9日凌晨 ) ,一艘油船在丹麦附近的波罗的海海域与一艘货船发生相撞事故 ,造成近2 0 0 0吨原油泄漏。这艘油轮是由爱沙尼亚前往瑞典哥德堡市的 ,船上载有 3 0 0 0 0吨原油。据丹麦官员说 ,两艘船只相撞使油轮上的一个储油罐裂开了一个 2 0米宽的大洞 ,原油直泻而出。德国官员表示 ,目前原油已经停止了泄漏。丹麦、德国和瑞典已经出动了 6艘围污船前往事故海域 ,争取阻止泄漏的原油污染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莫恩岛附近海域 ,但由于事故海域目前风浪较大 ,因此预计排污工作将进展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输油管线增输后的新特点,采取了实现安全低耗输油的对策:增设水击超前保护系统、合理安排管线启停顺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底管线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海底沉积物的腐蚀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根据2017年3月在三亚湾内采集的海底沉积物,对其类型、pH、E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碳含量、全盐量、Fe3+/Fe2+、硫化物和硫酸盐还原菌等腐蚀因子的综合分析,判定了三亚湾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评价了沉积物的腐蚀性。综合评价认为,三亚湾海底沉积物整体上呈现较强氧化环境,局部表现为弱氧化环境,腐蚀强度较弱,比较适合海底管线工程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埕岛油田海底管道目前运行现状,找出埕岛油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海底管道腐蚀防护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验证基于远地参比电极电位差测量的海底管道腐蚀防护状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论述基于远地参比电极电位差测量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的原理,并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计算964.6 m长的海底管道的电位,分析5种不同工况下埋深海底管道的整体电位在200 m水深范围内的分布规律。结果海底管道中的有效牺牲阳极分布越均匀,距离管道越远,管道整体电位分布越一致,基于该方法的管道保护电位检测越精确。管道腐蚀防护层破损越严重,牺牲阳极状态可检测性越好。结论处于设计寿命末期的海底管道周围环境电场梯度较大,这为基于远地参比电极电位差测量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了远参比电极电位检测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石化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安全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油气设施工况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应急救援难度大等特点,通过构建海上采油平台、海底管道和钻修井平台风险评估指数模型,辨识出水深增大、服役期长、腐蚀、疲劳、浅层地质条件变化等是风险等级升高的主要因素,识别出部分采油平台主结构疲劳损伤,海底管道内壁腐蚀及缺陷无法准确掌握、作业平台插桩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检验检测、更换设施、强制退出等风险管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海底管道焊接区域的腐蚀理论,其中成分差异理论和活性组织溶解理论是导致焊接区域发生局部腐蚀的主要内因。其次,总结了影响焊接区域腐蚀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焊接区域元素成分、显微组织等材料自身因素以及温度、流速等环境因素。进而,结合焊接区域的属性特点和环境条件,归纳了电偶腐蚀、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等主要的腐蚀类型。最后,重点介绍了元素成分和显微组织结构复杂的焊接区域非均匀腐蚀监测方法,明确了如电化学法、电阻法等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从而从腐蚀特性及腐蚀监测层面为海管焊接区域的工艺设计和腐蚀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渤海某工程项目为例研究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事故及其风险.文章指出井喷、平台火灾事故和海底管道泄漏是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主要事故源,并通过类比性分析得到三种事故的发生概率.油气泄漏的最严重后果是溢油事故,文章对各种事故的溢油规模进行分析,并根据井喷、平台火灾和海底管道泄漏三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起管道泄漏事故的过程描述及管道破裂原因的分析,发现了管道破裂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范类似事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原油劣质化导致蜡油加氢处理装置原料中硫、氮、氯等腐蚀性杂质含量增加,装置腐蚀风险增大等情况,通过分析加氢处理装置混合氢管道的腐蚀状况,试验测定了管道所处的环境中介质的腐蚀性杂质的类型和含量,分析了管道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管道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以及腐蚀穿孔部位材料的电子显微分析和微区EDX分析,对管道内部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确定了混合氢管道三通的腐蚀失效原因,提出了防止管道腐蚀失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陵水气田输气管道阴极保护效果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海水环境因素和工况因素对其海底管道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效果。方法 针对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深水平台——陵水平台,基于边界元开展管道的阴极保护仿真计算,重点研究不同涂层破损率、海水流速和海水电导率对其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 涂层破损率从1%增加到10%,同样的牺牲阳极保护方案,管道的最正阴极保护电位增加了102 mV;海水电导率从4 S/m减小到2 S/m,管道的最正阴极保护电位增加了10 mV;海水流速从0 m/s增加到4 m/s,管道的最正阴极保护电位增加了26 mV。结论 涂层破损率增大、海水电导率降低、海水流速增加等都会导致阴极保护效果的降低,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环境工况因素对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确保达到合理的阴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