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工业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前生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发展,本文作者运用生态学理论——关键种、食物链及食物网、生态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对生态工业发展中如何构筑企业共生体、构筑生态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探讨构建工业园区的生态产业链的各项环节,动员和组织生态产业链构建,对工业园区进行调查现状,诊断产业链;优选出以"关键种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进行工业代谢分析,引入补链项目,拓展主导产业链,并在产品、企业和园区三个层次规划建设,构建其生态产业链;配套生态产业孵化器、信息系统和废物资源化中心等生态产业链的支持系统,为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环境DNA(eDNA)技术作为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新手段,能够从微观角度对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渭河干流eDNA浮游动物OTUs分类信息数据及水环境参数,采用多样性指数、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揭示了关键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群落在物种组成、丰度、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2.25、22.38、2.32和0.68,下游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上游.群落中的关键种与其他物种间连接度较高,具有高节点度、中心性和模块化特征.关键种(类)的OTUs生态位宽度Bi变化范围为0.38~0.80,中生态位种类占全部关键种(类)的63%,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较高.水环境要素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位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总氮和水温是其主要限制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出现了“生态工业园 (Eco IndustrialParks ,EIPs)”的概念 ,它是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实践 ,也是工业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对于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实施 ,国外有较多经验值得借鉴 .1 规划设计原则1.1 生态链原则 设计EIPs必须首先考虑EIPs成员间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上是否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或食物链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少化 .园区成员间是否具备市场规范的供需关系以及供需规模、供需的稳定性均是影响EIPs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废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改革转型时期的到来,我国工业企业增强了生态化与产业化的关联,持续提升工业废气治理效率,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工业废气治理方法,并在剖析影响其治理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治理理念、治理技术、治理人才、环境管理4个层面,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工业废气治理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产理论框架,应用基于Shephard输出距离函数的方法,将我国SO2排放变化指标分解为技术效率影响、技术变化影响、输入增加影响、输出结构影响等5项指标,并对中国28个地区2000~2006年SO2排放变化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我国2000~2006年S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能源消耗、资本投入及产出结构变化,技术变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业SO2排放.“十五”期间国家工业SO2排放控制政策,对工业SO2排放控制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东、中、西3个地区的技术变化都促进了工业SO2的减排,其中东部地区由于技术变化所导致的SO2减排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工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工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内在动力、进化和演化、关键种、共生等方面进行了相似性研究。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稳定性、复杂性差、环境变化的周期短、工业生态系统受双重规律制约、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价值流互为反向、工业生态系统地域性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8.
在收集和分析对生态工业发展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将影响生态化工产业发展的因素归纳为3大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6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产业因素、社会因素、政策法规,同时针对全国第一化工大省山东省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11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基于SPSS软件的克朗巴哈α系数的信度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并按各二级指标中所含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了影响生态化工产业发展的12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建议,为化工产业生态化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技术的概念、特征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工业技术的定义,即生态工业技术是指按照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原理,把2个或多个生产过程或生产单元链接起来,形成结构和功能协调、资源和能源效率高、环境污染排放少、经济产出高效的工业共生体和复合型生态产业链网的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从链接(或关联)性、资源效率、环境效应及经济效果等方面对生态工业技术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剖析,比较分析了生态工业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之间在理论建构基础、创新目标、产业结构、资源代谢、环境绩效等方面的差异性.最后,选取"高炉渣生产水泥"典型生态工业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总被引:120,自引:5,他引:1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是当今环保战略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三者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方式.笔者在对三者的内涵作了简单介绍之后,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环境管理延伸到企业、企业群落和国民经济一切相关领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提出并论述了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从优质资源、生态和环境总量保有量的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无量化标准,焦化企业间清洁生产水平无法量化比较,为此,将创新性地设立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将该体系应用于焦化行业的典型企业,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量化打分,并进行了普适性研究。该方法的提出可以很好的解决对不同清洁生产水平的企业进行量化排序的问题,从而达到既能发现公司清洁生产潜力,又能够明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原镁工业整体形势的基础上,就我国皮江法炼镁的技术现状与国外先进硅热法炼镁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根据我国主要镁产区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特点,提出对皮江法炼镁工艺进行改造和革新,以原镁企业为核心,联合上下游企业,构筑生态工业园以及建立促进原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为对策,构建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其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In the steel industry, water is mainly used for cleaning and cooling. All these different tasks produce wastewaters that differ not only in quantity but also in quality. This study integrates all water-use processes into a system and applies substance flow analysis to build up an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water-use network of a steel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index system, water-use status of large steel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evaluated and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water consumption are identified. A contrast analysis between present and optimized water-use is conducted, which then serves as the basis for the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rticulation. Finally, a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largest steel enterprise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ter optimization fresh water consumption can be decreased by 11.1% and wastewater discharge can be decreased by 94.54%.  相似文献   

14.
张伟广  冯师钰  韩超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1):5436-5446
依托2006年“十一五”约束性污染控制政策的实施,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企业污染排放数据的匹配数据库,探究总量控制与约束性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对企业减排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约束性污染控制政策实施后,受规制强度较高的企业SO2和COD的污染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2.8%、12.1%,该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约束性污染控制实施后,SO2组样本的洁净能源消费量上升0.12%、技术效率提升53.56%,COD组样本洁净能源消费量上升0.14%、技术效率提升56.60%,企业通过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减排。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以及东西部地区企业在减排效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到地理边界的距离与企业污染排放量存在着局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工业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把工业生态系统分为3种类型:星式工业生态系统、放射式工业生态系统和点式工业生态系统,从多方面探讨了各种类型工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并分析了工业生态系统类型与稳定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各类型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国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是最近几年国际上提出的一种企业自我环境管理的制度,是一种自愿性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手段。笔者主要介绍了这种制度的概念、类型、原理及国内外的有关实践,提出在我国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曾贤刚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7):2768-2776
基于DEA方法和SCP分析框架,运用63家水务企业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水务产业的市场绩效,同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该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水务产业整体市场绩效不高,存在较多“双低型”企业,即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较低的水务企业;各个企业市场绩效整体高低不齐,差距较明显.从纯技术效率分析,我国水务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尤其研发投入平均冗余率最高,表明水务企业过于依赖购买外部专利,自主创新能力差;固定资产冗余率较高,表明水务设备运转率偏低,闲置率较高.从规模效率分析,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递增发展阶段,尤其是地方性企业的规模效率很低,但有少数企业已到达了规模递减阶段.从影响因素来看,服务城市个数、水价、排水量与企业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国有股份比例、政府补助、COD排放量与企业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路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行业是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在全球以排放交易为减排手段的大趋势下,电力排放将是一笔巨大的资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型电力企业如何对自身的碳资产进行管理,走什么样的管理路线,会对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碳资产管理的实施路线,2012年前的发展战略,综合分析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不同发展路线,以期对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Cd(镉)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土壤Cd污染来源复杂,明确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探索重点污染企业影响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对土壤Cd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5-9月,以湘江流域头山、大河滩两个子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布点法,借助2 km×2 km的网格在研究区内均匀布点共计2 638个,分析重点污染企业对土壤Cd污染的影响及w(Cd)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方法(bivariate local Moran's I)、广义加性模型(GAM)量化土壤中w(Cd)与企业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及不同行业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中w(Cd)为0.032~14.01 mg/kg,平均值(0.63 mg/kg)较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低值区位于研究区东部.②研究区重点污染企业总体聚集程度不高(Moran's I=0.45),而分行业企业呈显著的高聚集分布(0.88 ≤ Moran's I ≤ 0.97)特征,尤其是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的集聚性最为明显.③土壤中w(Cd)与不同行业的空间相关聚类分析发现,存在较大区域的H-H[土壤w(Cd)高值与企业高密度]聚类分布,说明土壤中w(Cd)受企业分布的影响较大,在企业集聚区存在较多的土壤w(Cd)高值区.④在企业影响区内,土壤w(Cd)分布受行业影响排序依次为采选业>化学品制造业>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他行业,其方差解释率分别为51.2%、48.0%、46.2%、19.3%.研究显示,研究区土壤中w(Cd)分布受企业的影响明显,在污染源识别中采选业对土壤Cd污染影响最突出,研究结果可为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企业污染源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2年重点环境整治行业数据及2001-2011年浙江省行业统计数据,明确污染密集产业的定义,考察最典型的四类污染密集企业在各市区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污染密集产业产值与污染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浙江皮革鞣制和铅蓄电池产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点,皮革鞣制企业近一半设在温州,铅蓄电池企业超过一半在湖州,涉重金属矿企业有原材料产地指向性,电镀产业主要分布在温州;2008年之后,污染密集产业在浙江的比重不降反升,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有大幅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