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引言实体防护又称为"物防",是人类最古老的、也是迄今为止仍然有效的防护措施。传统的物防是依靠具有防范功能的物体组成的屏障(如防尾随联动门、防弹玻璃),主要作用是阻挡和推迟罪犯作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体防护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与多种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尤其是生物识别这一新兴科技逐渐揭露了其"神秘"面纱,应用范围和场景获得了极大的拓展,生物识别和实体防护的跨界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比如指纹/人脸门禁、人脸防尾随门以及指纹/  相似文献   

2.
正实体防护是我国安防行业的重要专业领域之一,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涉及安防实体防护的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防盗安全门、金库门、防盗保险柜(箱)、各类防盗锁具以及用于周界防护的技术和产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安全防护需求的提高,实体防护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许多新材料、新工艺在产品中得到应用,各种电子和指纹、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技  相似文献   

3.
<正>一、前言生物特征识别是通过科技手段,利用人体固有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掌纹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步态、声纹)对个人身份进行鉴定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唯一性。能够与人员身份相对应。2.稳定性。生物特征不容易发生变化。3.防窃取。能快速采集和识别,但是不易被不法分子窃取。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安防协会专家委于今年4月底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了针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实体防护、出入口控制领域中应用和标准化问题的学术演讲和实地参观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安防实体防护和出入口控制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属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领域,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的指纹采集和应用,指纹和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会议期间,专家和企业代表参观了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和已竣工投产的"鸿达光电  相似文献   

5.
正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是后天性的。我们将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常用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人脸、声音、笔迹等。那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如何进行个人特征识别的呢?我们将生物鉴别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生物特征数据采样、生物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数据采样过程是通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看守所因受经费、警力等条件限制,作为监所安全重要保障的出入口,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机械钥匙或者刷卡门禁设备等。钥匙或者门禁卡是物理实体,存在冒用、遗失或者被抢夺的风险,这对于监所安全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虹膜等出入口控制设备越来越成熟,与传统的钥匙或者门禁卡的方式相比,具有无法冒用、不会遗失或被抢夺等优势,在看守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虹膜识别是最具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之一,具有识别率高、非接触、防欺骗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虹膜识别的特征、原理及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虹膜识别技术在监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虹膜识别是最具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之一,具有识别率高、非接触、防欺骗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虹膜识别的特征、原理及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虹膜识别技术在监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本身所固有的生理特征(面像、指纹、掌纹、视网膜、虹膜、签名、语音等)或行为特征,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或其他数位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的方法,从而达到身份鉴别或验证目的的一门科学.在其他领域,许多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在安防行业,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应用则最为广泛,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更新,除了正在兴起的虹膜识别、语音识别、步态识别等生物技术,人脸识别的技术发展速度和行业应用规模则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正安防行业起源于实体防护,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社会对安全防护需求的提高,实体防护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延伸和拓展。传统的防盗安全门、金库门、防盗保险柜(箱)和各类防盗锁具等产品在新技术的引领下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许多新材料、新工艺在产品中得到应用,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已经在实体防护产品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此外,物联网等网络新技术、新概念的引入,也为电子防范技术与实体防护技术的有效结合提供了可能,推进了产品集成化创新。本期高层访谈有幸请到湖南创合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近年来,随着智能卡、生物识别、无线门禁等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发展迅猛,进入了成熟期,手机一卡通、指纹门禁、人脸门禁、无线门禁等产品开始走进大众,它们在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全面。一、门禁系统的最新技术1.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猛生物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生物特  相似文献   

12.
安鑫 《中国安防》2020,(5):14-18
传统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如人脸、指纹、虹膜、掌纹等因特征点不同,在一定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如果采用单一的识别方式,识别的可靠性则会存在一定的限制,为了达到更优的使用体验,目前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细分场景。混合生物识别技术融合了多种模态的特征,且通过信息融合技术提高了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同时降低了错误率,使得多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单模生物特征识别。  相似文献   

13.
一、生物识别技术原理及种类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固有的特征(生理特征与形为特征)来进行身份只别的计算机技术。人的生理特征有指纹、手形、脸型、虹膜、脉搏、耳廓等,形为特征包括手写笔迹、走路步态、按键力度等。计算机通过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来采集这些特征,应用生物统计学,结合图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安防》2006,(2):55-55
将当前人脸、指纹等多种生物特征技术与数字视频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监控重要人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及时发现情况、报告预警信息。通过基于人脸等生物特征的快速视频检索。迅速辨别特定目标,配合案件侦破对可疑身份做出判断、识别并报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安防》2006,(6):55
将当前人脸、指纹等多种生物特征技术与数字视频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监控重要人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及时发现情况、报告预警信息,通过基于人脸等生物特征的快速视频检索,迅速辨别特定目标,配合案件侦破对可疑身份做出判断、识别并报警.……  相似文献   

16.
张科研 《安全》2019,40(2):47-49
为保障大学生在开放实训室独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本文从"人防、物防、技防"3个范畴提出实训室开放的具体安全防护策略。其中,人防策略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理论结合实操模式的实训室准入制度、教师为主导的指导和监管制度;物防侧重从实训室开放的制度保障、实训室文化、设备安全改造3方面给出防护策略;技防则将"互联网+"、"APP+"的现代技术融入在人防和物防策略中,使得三防相辅相成,进而为实训室开放与共享提供更为全面可行的防护策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出入口控制是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防卫区域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为出入口控制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一是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车辆识别技术的发展,将出入口控制带入到精准识别通行对象的阶段,解决了原有依靠外部标识造成的身份冒用问题;二是数  相似文献   

18.
张进 《中国安防》2008,(5):51-5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收集起来并加以处理,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的技术的统称.生物识别技术利用的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如指纹、掌纹、虹膜、面像、DNA等;一类是行为特征,后天形成的,如步态、笔迹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生物识别技术原理及种类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固有的特征(生理特征与形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计算机技术。人的生理特征有指纹、手形、脸型、虹膜、脉搏、耳廓等,形为特征包括手写笔迹、走路步态、按键力度等。计算机通过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来采集这些特征,应用生物统计学,结合图形、声音、形为分析、数据库等高级算法和科技手段,最终实现对人身份的识别。无论是生理特征还是形为特征,都要求特定个体的状态基本上保持稳定,对于不同个体,则存在必要的差异用于区分,这是某种人体特征是否能够  相似文献   

20.
宋玺 《安防科技》2007,(11):27-28
芜湖市某金融单位综合办公楼为一级工程、一级风险,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大楼,该建筑共18层,地下2层,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办公大楼,本人参与了该银行防尾随门禁系统的设计工作,文章着重介绍门禁系统在银行防尾随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