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电击伤也称触电,是一定强度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电击伤最大的危害是电流通过心脏易导致心脏骤停,电流能量转化为热量还可造成电烧伤。电击伤往往是在工作场所或家庭发生的意外事故,伤员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抢救及时,措施得当,伤员的  相似文献   

2.
烧伤的康复     
烧烫伤是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热蒸汽、辐射、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引起。烧、烫伤可以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皮肤功能障碍、体液丢失、细菌感染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烧伤后以往只偏重抢救患者的生命,忽视了患者各种功能的保存及修复,最终导致治疗效果欠满意。因此,在抢救生命成功的前提下对烧伤患者实施全面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甚至是学校以外的突发事件,不仅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无法愈合的创伤,而且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从一些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件的分析看,造成损失或造成损失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赵永春 《安全》2002,23(1):22-25
意外灾害事故是人们常说的天灾人祸,包括交通事故伤、空难、海难;火灾、爆炸、塌方、意外坠落、意外撞击、地震、洪水、泥石流,还可加上溺水、触电、中暑、中毒等以及他杀、自杀.通常交通事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多为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许多人同时受伤又叫群伤、成批伤.造成的伤亡和伤残的比例很高.北京地区近10年来,大的意外事故没有发生,但是中小意外事故连绵不断.1992年昌平旅游直升机坠毁事故、1995年汽车与火车相撞事故、1996年化工厂泄漏事故等等,以及京石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的大型车祸,动辄死伤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刘会来  王连廷 《安全》2001,22(2):20-22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危险因素的影响,会使人发生一些伤害事故,遇有伤害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否则就会使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1 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现场物品如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6.
职业伤害是劳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估计,全世界每天要发生1500多万起职业事故,可造成人体伤害,使人残废甚至死亡,同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职业伤害事故是由多种因素作用造成的,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因素。另外,事故的发生除考虑环境因素外,还存在职员的个体因素,即存在体力、智力、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等个体差异。因此,大约75%的事故发生于25%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7.
<正>各类事故灾难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甚至给人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及时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预防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  相似文献   

8.
<正>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所以,知道一点相关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有备无患。止血:目的是降低血流速度,防止大量血液流失,导致休克昏迷。具体方法:1先转移到安全或安静的地方,检查伤势,判断清楚出血性质,如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2可采取直接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或出血的供血动脉上进行止血;3对四肢受伤出血的,使用腰带、领带、证  相似文献   

9.
防坠落安全带是安全坠落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安全生命带,然而悬吊过程中不合理的压力分布会对身体造成创伤,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对安全带压力分布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防坠落安全带结构及悬吊角度对安全带压力分布的影响,选择H型、Y型和X型3种不同结构的防坠落安全带作为测试样本,采用感压纸作为压力分布测试传感...  相似文献   

10.
危险性分析1.由于司炉工误操作,水位计或自动给水装置失灵,以及省煤器渗漏大量跑水或排污阀关闭不严、止回阀故障等原因造成缺水。严重缺水可导致受热面过热烧毁,降低受热面钢材的承载能力.金相发生劣化,炉管爆破,甚至造成锅炉爆炸。2.司炉工失职、水位计故障、自动上水失灵会造成满水。蒸汽大量带水会降低蒸汽品质甚至发生水击,损坏管道,破坏用汽设备。3.水质不符合要求,锅炉水含盐量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外伤系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然损伤。生产性外伤不等于工伤,后者系因工作需要而从事的各种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外伤的总称,故后者可包括前者。生产性外伤不仅能造成缺勤.而且可使工人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止血绝招     
血液在心脏的泵吸作用下 ,沿着周身的心血管系统作周而复始的运动。一般每一个成人的血液总含量为体重的13% ,约7000毫升左右。为了在遇到外伤性出血时能及时制止鲜血的流淌 ,掌握一定止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指压动脉止血法 :动脉是指心脏送血液到机体各部的血管的总称。动脉可分主动脉和肺动脉。须知 ,起止血作用的是主动脉 ,主动脉较易区分 ,一般只要有脉搏跳动的地方就是主动脉 ,如颈动脉、股动脉、挠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一旦遇到创伤出血 ,我们可用手指压住心脏与创口之间的动脉血管 ,以阻断血液的流淌。如头部出血可用…  相似文献   

13.
于锦标 《劳动保护》2013,(1):108-109
从古到今,各种灾害频频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给人们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焦虑、忧虑、发呆、生气、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胃口差、消化不良、睡眠不好等,严重者甚至开始不相信他人,影响工作表现及社会关系.强化救援人员的心理伤害预防,进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短期心理失衡时进行调适,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或消防致伤原因1、火焰烧伤时,伤员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吸入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碍,亦应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员除指导伤员自救以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伤员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员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15.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安全和卫生危害因素,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职业危害就是听力危害。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分为两类:暂时性听力损失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或者在学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中,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责任的体育场所、设施内自发进行的体育活动中发生并造成学生身体伤害的事故。包括(一般性损伤:表皮出血,肌肉拉伤,韧带拉伤,关节脱落,运动中昏迷等;重大性损伤:危及生命,致使学生残废的损伤,伤害内脏,骨折等)一.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因素有很多,有外因:教学组织手段是否合适、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17.
夏日游泳既可健身,又能消暑。但是,如果游泳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伤害。 空腹饱食下水不宜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较低,游泳会引起头晕、四肢乏力甚至昏厥。而饮食后血液集中于消化道,此时游泳会使大量血液流向四肢,使肠胃供血不足,造成消化不良。此外,游泳后也不要马上进食。  相似文献   

18.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或消防致伤原因 1、火焰烧伤时,伤员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吸人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碍,亦应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员除指导伤员自救以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伤员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员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19.
有毒气体脑缺氧 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能使驾驶员的免疫力降低,患过敏症、支气管性气喘,甚至肿瘤。汽油燃烧时排出200多种有毒物质,对健康最有害的是一氧化碳、氢氧化物、碳氢化物(甲醛等)和重金属。一氧化碳可使血红蛋白不能把氧气输送给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脑缺氧,缺氧会使人感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0.
火灾每年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综合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给出火灾危险性的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由应用结果可看出该模型简单、易懂,应用方便。对企业的火灾危险性评价可以起到预防火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