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的治污模式相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有效提高污染治理的成效,集中对污染治理的监管,有利于发展环保产业。第三方治理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面临相关立法缺失、责任划分不清晰、监管机制存在漏洞、配套制度不健全的困境。提出应当完善第三方治理立法,明确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的责任分配,完善监管机制,健全配套制度,以优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相似文献   

2.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考虑国内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各异,治污水平不同、涉及污染排放的企业规模和数量不同,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别探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三种不同治污效率的贝叶斯均衡状态。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均衡状态下的政府对企业的污染气体排放的声明会采用不同策略,其治污效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治理污染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基本手段。在污染治理中,治污方案和技术决定着污染治理的成与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选择治污技术,以求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最大程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在国务院确定淮河流域所有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年底前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河南省委、省政府也明确了全省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97达标,即1997年底前黄河、海河、长江流域造纸、制革.酿造3个重要污染行业的污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随着限期治理的最后期限日益逼近,治污技术的选择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从我们焦作市的情况看,’97达…  相似文献   

4.
治理污染问题的"抓大放小"贻害无穷。我们在抓重点的时候,却没有抓"焦点",这个"焦点"就是小企业、小作坊的治污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畜禽养殖业是农村重要的增收渠道和不可轻为的"菜篮子工程",但畜禽养殖污染尤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已成为农村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愈加突出的治理难题。若任其无序发展,将加剧农村环境污染;若强行限养必然影响群众增收和市场供应,带来市场价格波动。如何走一条生产发展与治污减排等多赢之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国内工业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传统工业治污模式的弊端,对工业治污专业运营的新方式—系统化合同减排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系统化合同减排模式是工业治污切实可行的途径,积极推行之,必将有力促进政府、金融机构、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形成合力,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可进一步推进工业治污的技术创新,降低治污成本,使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家提出“一控双达标”工作目标后,浙江省富阳市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至 1999年年底,全市 316家限期治理企业中 299家完成治理任务,投入治理资金 8280万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5万吨 /日,废气处理能力 230万标立米 /日,削减 COD排放量 1.5万吨。但是,相当部分已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治污设施闲置不用,偷排、漏排污染物。上级来检查或环保部门执法检查时设施在运转,有关部门一走,治污设施就停下来了。环保部门的几十个人管理众多的排污企业,也只是疲于应付,治污效果难以发挥,环境质量得不到…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让群众从分拣垃圾得到相应利益中生发动力,如果群众在不增加劳动量、不增加负担的每一天,"举手之劳"还能收获利益,定会乐此不疲。世界性难题的垃圾污染治理,近年来在我国取得突破性进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之路日渐宽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多,垃圾产生量与日剧增,污染危害仍是一道"挑战题"。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治理垃圾污染减轻垃圾危害,减少排放量、提高无害化处理率至关重要,其根本途径在于全面实现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9.
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十四五"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建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治污,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实施一批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14,(3):66-66
正山西云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山西省聚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从事工业"三废"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致力于煤焦、冶金、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研究和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治污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焦化烟尘治理技术上,利用前集气罩、导烟车、拦焦车上的抽气罩,将装煤、推焦时散逸出来的烟尘收集后,由炉顶烟气转换阀、输送管道,输送到地面净化装置系统,由阵发性烟尘冷却器和脉冲袋除尘机组进行处理,最后排入大气,该技术可使烟尘捕集率达95%以上,烟气净化率达99%以上,保证烟气排放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1.
短信平台     
《绿叶》2005,(12)
国家环保总局急飞十省 排查化工污染隐患 12月9日下午,由国家环保总局 相关司局领导带队,陆续分赴10省开 展全国环境安全检查。此次国家环保 总局督察组奔赴督察的10个省是:四 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 广东、山东、辽宁和甘肃。 据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办官员介 绍,此次检查,首先要对近两年审批 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化工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审批开展全面排查。其次, 要排查各类化工企业尤其是大型化工 企业的治污设施、应急处理设施的落 实和建没运行情况,尤其是对环境污 染事故应对措施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是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治理效果,浪费了财力物力,挫伤了治污的积极性,致使水污染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程投资高,企业接受难资金投入额度是污水治理工程的最实质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治污企业的承受能力和积极性,同时又是衡量工程本身实用价值大小的重要指标。无论是70、80年代的生物处理祛,还是90年代的物理、化学处理法,都存在投资高的问题。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
正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规定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要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从项目准入、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后评价制度等环节的法律层面,解决了源头污染控制、过程污染治理、动态跟踪治污的长效治污难题。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出台的背景。回顾了2008年以来水、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制定的一系列法律依据,分析了其执行时间和涉及的主要石油石化企业。指出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后,重点控制区将有80%被调查炼化企业的发电锅炉不能达标,大部分在用锅炉需要进行改造或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绝大多数炼化企业的硫磺尾气二氧化硫和加热炉烟气氮氧化物将难以稳定达标。从行业或区域限批、治污技术与装置的结合度、治污设施建设周期等方面分析了特别排放限值对企业的综合影响,并从对企业影响的调研、加强与重点区域内政府沟通协调、制定重点控制区石油石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规范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清洁生产是石油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赢得市场的最佳选择。文章分析了清洁生产发展历程、石油企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发展清洁生产的保障措施、列举了长庆油田清洁生产典型案例。得出以下结论:石油企业实施的清洁生产治污观念必须由以前的末端治理变为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纳入常规化管理,并与企业环境管理有机结合,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中低层环保管理者工作动力;转变认识、营造氛围、投入资金、创新技术、完善机制是促进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限期治污→治污不力→问责官员,堪称重拳,是值得称道的治污先治官的环保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5月3日,23个督查组共督查252家企业(单位),发现160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3%。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问题的企业68个,超标排放的1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2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1个,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3个。为确保强化督查工作取得实效,为后续督查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夯实工作基础。近日,环境保护部通报第  相似文献   

18.
碍于自身资金、治污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欠缺等客观因素,排污主体自主进行污染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专业的第三方治理被提上日程。但现阶段第三方治理客观与主观方面均存在缺陷。目前急需在现实困境之上建立化解机制,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划分、认定责任,完善市场机制,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加强信息公开、建立法定程序保障公众参与,并辅之严格排污标准、高额违法成本以倒逼排污主体采用专业治污机制,以确保第三方治理成为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自2012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持续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但仍未有效解决持续恶化的雾霾污染,空气环境状况没有明显好转,影响了政府公信力。早在1952年,英国伦敦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毒烟雾"事件,导致数千人死亡,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经过60多年政府和人民的齐心治理,今天的英国伦敦空气质量已有了极大改善,一扫20世纪50年代时的阴霾。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法,参照英国成功治污经验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雾霾治理对策: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经济手段的运用,激励企业和民众保护环境;建立环境管理机制,简化政府工作流程;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呼吁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等。  相似文献   

20.
空气污染的"跨域性"要求地方政府协作治理,在空气污染和治理的"外部性"没有"内部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治污积极性不足,有必要建立一种府际空气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积极性。从背景、思路和政策框架等维度分析了山东省府际空气生态补偿机制,发现山东省府际空气生态补偿机制是将府际空气生态补偿基金扣缴和补偿制度、创新的空气监测管理制度、改良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等组成的有机整体运行体系。剖析了山东省府际空气生态补偿取得成功的原因,认为有必要在全国推广这种府际空气生态补偿模式,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