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风暴潮是河北省沿海最主要的灾害之一。本文收集整理了最近2044年的史料,分析了河北省风暴潮的成因,讨论了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危害程度及区域评价,提出了河北省风暴潮的预警要点。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风暴潮灾害及其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也是中国风暴潮易发区。该区的风暴潮有温带气旋型与热带台风型两种,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近年来,重大风暴潮的发生有频率增加、危害加重的趋势。风暴潮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淹没滨海低地、加速海岸蚀退、破坏地表结构、毁坏湿地植被、加剧海水入侵等,使滨海湿地不断损失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沿海的风暴潮灾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沿海是仅次于孟加拉湾地区的第二大风暴潮重灾区。本文分析了地质时期及历史时期我国风暴潮灾的灾害记录,揭示了中国沿海风暴潮灾的严重性,并讨论了其成因特点和成灾机理,提出了一系列防灾措施和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4.
风暴潮灾害分级是风暴潮灾害风险管理和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的理论基础。风暴潮灾害大小的分级应既能反映风暴潮本身强度的大小,也应包括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风暴潮灾害分级包括危险性等级划分和灾情等级划分,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风暴潮灾害分级标准。基于风暴潮致灾强度、风暴潮防御能力、灾害损失及发生频率4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风暴潮灾害不同等级的划分标准,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分级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对风暴潮灾害分级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未来风暴潮灾害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郭迎春  林艳 《灾害学》1998,13(2):47-52
本文收集整理了最近2045a的史料,论述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评价,分析风暴潮的成因及分类,提出风暴潮的预警要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沿海是仅次于孟加拉湾地区的第二大风暴潮重灾区。本文分析了地质时期及历史时期我国风暴潮灾的灾害记录,揭示了中国沿海风暴湖灾的严重性,并讨论了其成因特点和成灾机理,提出了一系列防灾措施和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风暴潮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暴潮是指在大气强迫力作用下局部海面的异常升降现象,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达上百亿元,风暴潮科技减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基于Oracle和GIS技术的风暴潮减灾信息化、网络化实现框架,阐述了风暴潮减灾数据库设计、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集成、基于GIS的减灾辅助决策分析、基于3s技术的灾害监测和调查以及基于GIS的灾损评估等5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王骊萌  张福青 《灾害学》1997,12(4):39-43
根据地方志和文献记录对江苏沿海最近2000a风暴潮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风暴潮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发生着变化。最近600a风暴潮灾害存在21a、36a和116a三个显著的周期,并且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风暴潮灾害受不同的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变化及未来趋向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受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的国家之一,风暴潮灾一年四季,从面到北均可发生,本文基于中国沿海近50年风暴潮灾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近500年全国及长江、黄河、珠江三角洲的历史记录和近50年实测风暴潮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及其与气候波动的关系,并对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风暴潮灾的变化趋向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近500年来,中国沿海的风暴潮灾的气温较高的偏暖时段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灾害是我国主要海洋灾害之一。对风暴潮预报数据进行时空过程表达和网络发布技术研究,有助于对风暴潮灾害的了解和防御。在研究风暴潮预报流程及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对预报数据进行标准化与网络传输的技术方法,通过单站点数据过程表达和场数据序列表达技术,实现了其时空过程表达。最后,以两次风暴潮过程预报数据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暴潮灾害对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影响,选取风暴潮危险性、海水淡化工程脆弱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海水淡化工程风暴潮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天津为例,对不同海水淡化工艺进行了风暴潮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天津沿海地区采取4种方案的海水淡化工艺,其风暴潮灾害风险都是可接受的。由计算风险值可知,取用冷取水或海滩井取水的海水淡化工程,风暴潮灾害风险较低;其次为采取热法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在选取直接取水方式的膜法海水淡化技术时,应加强风暴潮灾害的防护。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陆丽云  陈君  张忍顺 《灾害学》2002,17(1):26-31
资源丰富的海洋及海岸带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由于这一地区岸段开敞、平直、坡度较缓,加之气候条件的双重作用而成为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频发地区,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的主要成灾方式及其对沿海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就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定义,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了计算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评估模式,进而探讨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将其应用于广东省台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评估,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综合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对台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风暴潮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是全球少数几个风暴潮风险最大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灾害风险理论出发,在对风暴潮风险的认识、风暴潮危险性评估、风暴潮易损性评估,以及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风暴潮风险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现阶段风暴潮风险评估研究还比较薄弱,未来的风暴潮风险研究应该由单要素评估走向综合评估,加强风暴潮风险评估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全球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未来风暴潮风险的影响,完善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体系,提升风暴潮预报预警能力,为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金桃  王浣尘 《灾害学》1994,9(3):53-57
风暴潮期间海塘工程的安全是防汛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海塘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塘工程安全预警的思路,并将决策支持系统这一新技术引入防台抗潮的决策工作中,以提高决策人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风暴潮灾情等级识别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风暴潮灾情等级划分和识别过程中涉及的因素较多,且具有较大的模糊性等特征,描述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的概念,及其在灾情等级科学划分和识别中的应用步骤。利用1976—2002年期间对湛江地区造成灾害的多场台风风暴潮的灾情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风暴潮是海洋灾害中对人类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海岸带地区防潮堤坝的修建对抵御风暴潮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综述国内外风暴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防潮堤坝对风暴潮的减灾效益的定量研究方法。以黄河三角洲9711号特大台风风暴潮为例,利用G IS技术模拟了无防潮堤坝情况下海岸带地区的受灾面积以及经济损失,并与实际灾害损失进行对比,得出防潮堤坝减少的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为25.7亿元的结果,证实了兴建防潮工程的必要性。利用费用-效益法对防潮堤坝工程进行了成本与减灾效益评估,分析了防潮堤坝修建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是我国台风登陆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台风不仅直接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会造成海面上涨引发风暴潮灾害,房屋在两种耦合灾害下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为探究台风?风暴潮作用下房屋的物理脆弱性,对海南省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东海岸村镇砌体房屋进行了调研。首先基于受灾房屋资料的分析,确定了砌体房屋的建造特征和主要的破坏模式,并以风速和潮水淹没深度表征灾害强度,随后基于力学性能分析了砌体房屋的台风物理脆弱性,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建立了台风与台风风暴潮灾害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定额清单法建立了台风?台风风暴潮灾害作用下房屋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砌体房屋在台风?风暴潮灾害下屋盖和墙体破坏严重,其中台风经济损失占主要部分,台风?风暴潮经济脆弱性曲线呈两段屈服平台分布。通过该地区砌体民房物理脆弱性分析,旨在为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国栋  康建成  闫国东 《灾害学》2010,25(3):114-118
对风暴潮灾害形成机理、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灾害风险区划与等级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①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多为主要社会因子和经济损失因子,而忽视主要气象水文指标(最大增水、中心风速等)对风暴潮灾害的影响,研究发现,最大增水和风暴潮灾害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主成分分析等相关数学模型提取指标因子,避免指标选取主观随意性,又能够客观的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②应建立统一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指标;提出建立灾害熵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定量的反映所研究区域灾害损失整体水平,灾害熵值也可作为划分灾害等级的分级量度。  相似文献   

20.
于良巨 《灾害学》2021,(1):13-17
我国温带风暴潮灾害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沿岸,其中莱州湾沿岸是频繁发生的重灾区。以识别莱州湾沿岸发生的温带风暴潮灾害链的组成为研究目标,通过2次典型灾害事件分析了温带风暴潮灾害的成因、发生及其演化规律等问题,进而识别了温带风暴潮灾害链发生过程中的灾害类别及相应致灾因子,根据致灾过程提出了5种灾害链条,最后区分了不同行业灾害损失中主要致灾因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对温带风暴潮灾害链的预警及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