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代谢产生的内源性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用作健康状况的标志物.本研究选择17~26岁无呼吸系统疾病的高校学生(73人)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联用仪(GC-FID/MS)分析收集到的呼出气样本,对呼出气中VOCs的种类、浓度进行研究,发现了其5种卤代物的浓度高于室内浓度,其次是室外浓度.其中,在人体呼出气中1,1-二氯乙烯的浓度为室内浓度的近20倍,是室外浓度的近300倍,人体呼出气是环境中1,1-二氯乙烯的一个重要源.定量分析健康人呼出气,对比其与环境空气样本的浓度差异,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共筛选出1,1二氯乙烯、丙酮、1-己烯、甲基环己烷、2-戊酮、反-2-戊烯、2,4-二甲基戊烷、3-戊酮、四氯乙烯、对二氯苯、间二氯苯11种特征性内源性VOCs.  相似文献   

2.
苯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因其毒性极大,给职业性苯接触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何评价苯作业工人健康所受到的危害程度,以利于工人的安全防护,本文就职业性苯接触的呼出气监测来评价环境空气浓度与人体吸收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健康监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据UNSCEAR-1982年报告中指出,天然辐射对人的有效剂量当量大约有一半来自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以往人们在考虑氡对人体的照射剂量时,主要侧重于对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进行测量和估算,而对人体自身呼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研究尚嫌不足。测量人体自身呼出气中氡浓度,不但可以对人体自身氡的照射剂量和环境中氡的照射剂量加以区别和比较。而且还可以由此估算出人体内的~(226)R。含量及其内照射剂量。同时也是人体内~(266)R_a含量分析测量的一种有效的间接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物监测技术是近年来被应用在用于对环境监测这一领域内,是一门新型的技术。本文从生物监测技术的原理出发,通过用于监测微型生物技术、监测大气污染技术、监测土壤污染技术等用于生物监测不同方面的应用,进而阐述了生物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物监测特点、生物监测应用以及生物监测发展趋势3个方面对生物监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监测标准、建立生态预警体系、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无论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生物监测作为水环境污染检测的方法之一,在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测评提供依据。本文对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监测技术监测手段,并从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和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三方面分析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是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水质监测新技术的概况.对生物监测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做了肯定,并提出了几种对某种污染物敏感的动、植物或利用某种生物的某种特性来监测水质,并指出此种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动监测水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在辽宁、四川、杭州等地都开展了此项工作,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展了自动监测,并且已用计算机控制、储存监测结果,自动化程度高,信息量大,但造价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地摇感技术开始对水质进行监测.摇感技术对污染物在水体中扩散的监视有独到之处.这是一门新技术,尚在发展之中.光声技术的发展对地下水的监测提供了方便,尽管刚刚兴起,还有很多地方须要补充,但它代表了一种新技术的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9.
水污染的生物自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监测是指有规则地或连续地评价一个或多个参数,而且可以用来测定有害状态。通过对生物监测领域发展状况的描述,建议水污染质量控制系统要把生物和化学-物理信息结合起来,并根据生物监测的数据进行修正,利用水生生物来及早地警报水体中存在有毒物质,并与电子计算机设备相结合,形成早期警报毒性监测系统,提出了发展生物自动监测系统的可行性,指出它在水污染控制中将成为必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氚水开放性操作场所和氚标记化合物通氚实验时,周围环境空气中氚浓度的变化以及对操作人员尿氚和呼出气氚的影响。说明这些操作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氚贡献是明显的,同时说明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氚的扩散,从而降低环境空气的氚浓度,并减少操作人员的氚摄入。  相似文献   

11.
范振刚 《环境科学》1978,(6):37-42,6
在海洋环境监测和对其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中,除了使用常规的理化方法外,生物学指标的研究是一个不可忽视和极为重要的方面,因为水域中各种理化性质的任何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到水生生物。目前,在国内外水域污染调查和研究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中,生物学监测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1902、1908和1909  相似文献   

12.
王德铭 《环境科学》1979,(6):1-5,11
新中国成立后,在环境生物学方面开展了一些科学研究和调查工作,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后,这方面的工作有较多的开展,全国的大专院校、卫生部门、农业(包括林业和水产)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单位、工业方面的科研设计单位和工矿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都开展了工作,不论在污染生态的调查和生物监测,生态毒理学领域的各项研究,还是生物处理废水、污水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中国科学院曾委托水生生物研究所分别于1975年10月及1978年2月在武汉举行过“环境保护生物监测与治理科研座谈会”及“环境污染与生态学学术会议”,在这两次会上,全国许多单位交流了有关水及  相似文献   

13.
生物监测的意义,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监测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污染状况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生物监测在国内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应着重开展发挥生物监测和污染源排放监测中的先导作用,建立生物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生物监测与理化监测的关系、制定生物监测指标的环境标准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气体停留时间是影响生物滤池去除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小试规模的生物滤池研究了气体停留时间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去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加,硫化氢和氨的去除率随之增加,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去除率降低,低的气体停留时间利于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保证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均能同时高效去除的气体停留时间为40 s。随着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加,生物滤池出气中分布于stage1、stage2和stage3的大粒径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减小,而分布于stage5和stage6的小粒径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增加。在低的气体停留时间下,生物滤池出气微生物气溶胶潜在的健康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5.
卫星热试验舱内污染监测及烘烤出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卫星热试验过程中采取烘烤出气措施后舱体内部污染状况分析,为卫星试验过程中污染控制工作提供有效方法。方法使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及真空度测试系统,对星内污染沉积量与真空度进行实时监测,比较卫星高温静置工况前后沉积量与真空度测试量值的变化。结果整个热试验过程中星内污染出气沉积量为1.8×10-5g/cm2,高温静置工况星内污染出气沉积量为5.67×10-6g/cm2,高温静置工况开始前星内真空度为2.9×10-2Pa,第一次高温循环工况开始时星内真空度为2.3×10-3Pa。结论整个高温静置工况星内污染出气沉积量约占整个热试验过程中的30%,且使得星内真空度由10-2Pa的量级降低到10-3Pa的量级,因此高温静置烘烤措施能够有效去除卫星材料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6.
生物监测是未来一类重要的环境监测方法,但由于其方法本身、技术的原因,限制了其应用。介绍了生物监测的两大类方法:群落监测和生物测试,总结了这两类生物监测方法在水环境评价、规划、灾害预报、水质监测、水质标准制定及污染物排放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技术、方法、结果应用等角度对生物监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初,生物监测概念被提出,随即生物监测逐渐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考虑到生物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不过数十年,是一门新兴高科技生物学技术。面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生物监测将在环境监测领域有这重要作用。生物监测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有连续长久性、不具破坏性、反映灵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到预防环境污染、评价环境风险、监测生态环境等方面。虽然生物监测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是最早商业化生产、产量最高、需求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其对水生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水体微型生物往往被作为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指示生物类群。文章介绍了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水体纳米二氧化钛污染及其环境行为、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微型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微型生物影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生物监测的特点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生物监测具有如下特点。 1.能反映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效应当今世界上已知的各类物质达数百万种之多,其中仅人工合成的物质就达数十万种。这些物质中的绝大部分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环境污染物的成份极为复杂,即使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化检测技术和手段,要对如此繁多的污染物全部进行监测分析,无论是在技术上或经济上都不可能的。加之环境因子的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20.
在海洋放射性的生物监测工作中,通常利用海洋动物和藻类作为生物指示物。1981年美藉华人专家曾经利用陆上生物紫鸭嘴草花粉微核诱发频率来监测污染物质,包括海洋放射性物质。但直接利用生长于海上的高等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积累量进行监测,所见报道甚少。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河口港湾,在潮间带上生长着许多高等植物和海草,它们的生活范围十分固定,能较好地反映该水域及相应沉积物中的污染状况。而河口、港湾又往往是核电站的选址目标,因此,利用河口区的海草作为放射性污染的生物指示物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则利用三硕大藨草为材料,探讨它作为河口区90Sr污染指示物的可能性,以便在选择生物监测材料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