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王治  杨柳 《四川环境》1996,15(1):71-75
本文概述了全球荒漠化的分布与危害,并以我国内蒙古草原遭鼠害导致严重沙化为实例,着重分析了甸沙漠化分布现状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强调了保护生态瓣重要意义。总结我国40多年防风治沙的成果和我国青海沙珠玉治理沙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建设绿色工程等综合防治风沙的对策。肯定了中国防风治沙,保护生态环境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2):17-17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近日提出,加快构建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生态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良好的现实需要。今后,在北方地区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加快毛乌素、科尔沁等重点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到2020年“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湖农场1998—2007年气象、社会、经济资料及实测植被、土壤数据,分析了近10年来防沙治沙情况,并选取定量、定性指标,建立效益评估模型,对植物治沙产生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由1990年1.63%提高到2007年5.37%,植物种类、土壤碱解N、速效P随栽植年限增加而上升,沙化面积比例由1990年的2.90%减少到2006年的0.59%,风沙天气由1998年的27次减少到2007年的4次;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人均林草面积由1990年人均0.02hm2增加到2006年0.15hm2。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14年、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沙化土地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2019年较2014年沙化土地面积略有增加,并从气候变化、人为因素方面分析了变化原因,同时提出了综合性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夏广锋  周昊 《新疆环境保护》2007,29(3):11-14,35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104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104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手段分析2018年新疆沙化土地分布特征,从海拔、坡度、坡向因子等方面探讨新疆土地沙化发生的潜在原因和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新疆土地沙化程度有所减弱,总体上有所改善;新疆沙化土地海拔分布在500~1500 m范围内,坡度在0~6°范围内的缓坡是主要沙化区;就坡向而言,研究区阳坡方向土地沙化程度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7.
海晏县沙化面积近50万亩,其中流动沙丘占52%。为了治住“沙龙”,阻止风沙对海晏县城与东达滩水库和小块农业区的侵害,县上从1980年起就开始了治沙工作,同时成立了治沙站,专门开展这项业务。作为第一步,用围栏的方式进行封沙育草六万亩,以防止人畜对沙区的继续破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川西北高寒草地不同类型的沙化样地0—10cm,10~20cm和20~30cm土壤有机质、pH和含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沙化程度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2)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未沙化、轻度沙化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重度沙化样地则相反;(3)中度和重度沙化样地土壤pH约7.0,未沙化和轻度沙化pH值在6.5左右;沙地土壤有机质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沙化土壤有机碳与水分损失是一个正反馈。鉴于川西高寒草地特殊环境,探讨了选用适宜的多年生高原药用植物或者其他高价值资源植物作为固沙材料,将治沙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高寒沙化草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如何实现土地的伦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伦理机制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经济、法律和行政管理措施的重要辅助之一。介绍了土地伦理利用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基本原则,并从土地利用伦理与经济、法律、行政政策、教育手段等角度提出了土地伦理利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红原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沙化是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显著问题之一,红原县是川西北草地沙化的代表。土壤理化性质在沙化治理过程中变化显著,能表征治沙效果的好坏。通过研究草本红景天、灌木(沙棘)、灌草结合红柳和沙棘及燕麦草混植三种植被恢复模式恢复一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对沙化草地的恢复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提高植被恢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灌木及灌草结合三种植被修复模式均能明显增加土壤孔隙度、含水量、p H、有机质、含氮量、含磷量和含钾量,降低土壤容重,以增加土壤肥力,其中灌草结合的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嫩江沙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嫩江沙化的危害,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嫩江沙化的防治对策,目地是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黑龙江省面临沙化危害的严峻态势,希望人们自觉地投入到防沙治沙工作中去,切实做到人进沙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的速度和治沙的成就几乎同时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毛鸟素、腾格里、塔克拉玛干……都有许多动人的治沙典型,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重视。但也要正视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速度,即每年为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现实。土地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延津县沙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治理的方向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同类地区风沙化土地的开发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被誉为"当代愚公"的付志周,用35年时间种下了80万棵树,治理了1.2万亩沙化地,保护了158万亩耕地,成功阻止了风沙对农田的侵蚀。他从河南开封来到新疆和静县支边,并在新疆扎根娶妻生子。因不堪忍受"人被风沙欺负",他开始了旷日持久的造林治沙之旅,用35年时间种下了80万棵树,治理了1.2万亩沙化地,保护了158万亩耕地,成功阻止了风沙对农田的  相似文献   

15.
战争与环境     
李力 《环境教育》2003,(3):44-45
自然和资源是战争不可避免的牺牲品,水源危机、物种消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乃是战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1年现场考察与研究获得的信息,结合前人研究的资料,论述了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恶化、沼泽退化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湖沼萎缩,沼泽旱化,沼泽逆向生态演替,区域土地沙化,土壤质量下降,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减少,草场退化和鼠害猖獗。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与人类活动干扰、自然因素作用的关系,提出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人类不合理的农事活动所引发的6类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匮乏及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非农业利用及农业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是一项长期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胡建平  胡玉婷 《青海环境》1996,6(2):100-103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环境污染加重和耕地数量减少等一系列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本文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宏观调控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并确立了一些具体的法律制度。但是立法体系还不完善,法律规定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冲突,有些制度还未建立或健全,亟待完善。应通过专门立法完善立法体系和法律内容,确立赔偿原则,明确赔偿范围,扩大赔偿主体,建立社会化赔偿机制,拓宽赔偿途径,完善赔偿程序和诉讼保障机制等,以及时有效地救济受害人权益。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了典型绿洲农业生态与环境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其演化规律。具体分析了玛纳斯绿洲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主要问题,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等,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人工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