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2005年,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意见>,确定了22个试点城市,启动了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3111"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安防》2008,(1):41-43
2005年,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意见>,确定了22个试点城市,启动了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3111"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安全防范技术在各项公安业务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安全防范技术与公安业务工作的紧密融合.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05年公安部科技局决定在全国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为期两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按照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试点建设,到2007年底各地基本上完成了试点工作.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在全国已经全面展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防》2006,(3):9
"3111"工程是公安部组织的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建设的重大试点工程.目前,22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已经经过了工程建设方案审查和论证.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对我国监控、报警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产生大量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一、立项背景 2005年10月12、13日,公安部科技局在杭州召开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现场会,全面部署了"3111"试点工程.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一项技术架构复杂、资金投入大、涉及面广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用工程.2006年12月14日,公安部发布了GA/T 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该标准是"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第一个通用性基础标准,对我国"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技术支撑作用,对"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一直在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报警监控网络建设,从推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有效的技术系统建设与应用模式、完善技术应用网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全国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的一下步工作主要是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3111"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介绍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安城市监控系统进入到联网监控和业务融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谭政 《中国安防》2006,(5):69-70
安防行业的发展应时刻把握国家政策.目前城市监控报警系统的建设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公安部正在全国积极开展城市监控报警系统建设"3111工程",努力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重庆、西安等地也纷纷出台地方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行业标准,以提高城市公共事业和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水平,并把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这些政策的执行使城市监控报警系统的建设规模空前,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防》2006,(6):13
为总结前一阶段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3111“试点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安部科技局于2006年10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科技处处长和主管技防工作的处(科)领导,22个试点城市及济南、苏州、杭州市公安局分管局长和主管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3111“试点工程的全面展开,如何建立高效、科学合理、全面的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成为了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启动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公安部又经历数年组织完成了"3111"平安城市试点工程,并在验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全面推进"城市报警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的部署,2012年又针对公安应用明确下发了《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这些政策措施有效掀起了我国城市报警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大城市都已完成了一至二期的规划目标,建设重点正逐步向地市级、县、镇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一直在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报警监控网络建设,从推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有效的技术系统建设与应用模式、完善技术应用网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全国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的一下步工作主要是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3111”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安防》2006,(2):13-13
为总结前一阶段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3111”试点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安部科技局于2006年10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科技处处长和主管技防工作的处(科)领导,22个试点城市及济南、苏州、杭州市公安局分管局长和主管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3111”工程是公安部组织的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建设的重大试点工程。目前,22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已经经过了工程建设方案审查和论证。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对我国监控、报警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产生大量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朱良 《中国安防》2007,(4):38-39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试点工程“(以下简称“3111“试点工程)的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为配合此工程的建设,急需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和系列标准.“3111“试点工程的标准化工作,其开展的深度、广度以及时间的紧迫性,在我国安防行业史上也是少有的.近一年来,从公安部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科技部门,围绕标准体系编制,研讨“3111“试点工程标准化工作的诸多方面,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实际,普遍重视并加大了推进这项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公安部科技局下发文件(公科[2006]10号),要求编制“3111“试点工程标准体系后,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贵州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并在公安部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积极推行"平安贵州"创建工作,以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3111"试点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了全省技防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步伐,技术防范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平安城市"建设等,无疑是国内安防企业的巨大历史机遇.2008年,全国38个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和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单位将全面验收.验收后第三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或者第三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如果诞生,也将成为安防企业值得守候的掘金点.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工作意见>和<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确定了包括包头市在内的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城市,要求加快开展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平安城市工程是公安部组织的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即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8年,在省、市、县三级,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地市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试点,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目前,22个试点城市的试点工作已进入了方案审查和论证阶段,建设过程中系统组建模式各有差异,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本文就三星光电子对平安城市工程的构想及解决方案做一个阐述,以供安防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在技术水平和应用等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技术防范的基础和网络。然而,所建成的监控系统却大都自成体系,相互间缺少统一规划和技术协调,不能有效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其信息也不能有效为公安机关所掌握和利用。为此,公安部组织了“3111”试点工程,其目的就是要“以技术防范科技建设为重点,以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手段,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打击、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效能,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本期栏目将结合“3111”工程项目进展,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