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奥巴马总统提出"智慧地球",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多国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与学术界纷纷跟进,与此对物联网和射频识别(RFID)众说纷纭。但时至今日,仍然有人片面地认为物联网就是射频识别(RFID),认为射频识别(RFID)就是物联网。当前在物联网迅速发展的热潮下,究竟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射频识别(RFID)在物联网中又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等等。北京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创科技")主要致力于一卡通、读卡器、控制器、电控锁及相关传感产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我国安防和物联网领域有很多成功应用案例。为此,本刊记者带这些疑问采访了北京仪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有生先生,请他为大家一解究竟。  相似文献   

2.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备受关注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准的最基础部分——频段部分,有望在2005年年底确定,目前,频段部分已经完成试验室的测试。早在2004年2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射频识别IC卡技术,提高读写、识别效率以及防伪性能。标准统一的出发点是技术与市场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经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领域越来越普及。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出现了兼具低频和高频系统优点的双频识别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从八十年代中其开始出现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磁卡等与同期或早期的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多目标识别及运动目标识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识读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出入控制、汽车防盗、物品监控等安全防范领域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和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主要研究和设计基于ARM和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智能门禁系统。本门禁系统通过TCP/IP协议实现门禁与远程管理主机之间的传输数据,并结合9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射频识别技术,来完成现代化的网络型门禁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RFID射频识别技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通过读写器和安装在载体上的RFID卡,构成RFID系统。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应用中的一项支撑技术,能实现对载体的非接触的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公安、路政、物流管理等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射频识别技术在交通、港口领域里的几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车辆会为你打开车门,遇到有人偷车时,会用短消息通知你,甚至拨打110报警等等,这可能是很多车主的“奢望”,但在现代科技面前这成为现实。从北京实华开电子商务公司了解到,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汽车防盗用品就可以实现以上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经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领域越来越普及,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出现了兼具低频和高频系统优点的双频识别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一、证件数字防伪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身份识别类证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对证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防伪技术逐渐成为证件应用的重要保障.最初的数字防伪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制作工艺和印刷技术等手段在证件上添加唯一的防伪标识,来提高证件仿冒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门槛.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证件因其可靠性高、安全性强、核验便捷快速、便于数字化管理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证件数字防伪技术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了证件芯片安全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jon)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它无需直接接触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安防、交通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及时检测输油管道泄漏缺陷以减少输油泄漏事故的发生,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WPT)能量谱和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改变阀门开度模拟不同泄漏程度的管道泄漏;其次,选取小波包阈值对采集的信号去噪,获得实际有效信号,并用WPT能量谱变换将有效信号分解为频段能量谱,过滤掉不含泄漏信息的频段,保留有效频段;最后,利用Hilbert进行有效频段的谱分析,提取泄漏源信息,实现对管道泄漏工况的诊断分类。结果表明: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平均误差在3%以内,诊断准确率达到95%,与直接Hilbert变换方法以及单纯WPT能量谱分析法相比,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部队营区安全,提升车辆正规化管理水平,基于射频识别、超声探测等信息技术构建了自动识别门禁管理系统,实现了车辆出入远距离身份识别、自动门禁控制、自动信息统计上报,系统地解决了射频识别技术选型、非接触车辆探测和多点时间同步等技术问题,实践证实系统运行智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美玉  众众 《安防科技》2013,(8):44-44
消防员定位项目对第一批进入单层或多层建筑火场并处于移动状态的消防队员进行跟踪,需要特定的技术。消防员定位项目就是为了研究和发展这项技术而设立,研究结果有助于订立可靠跟踪系统的标准,使消防队和执法部门可据以对消防行动进行实时监控。在不同的设定情景中,不同的技术所具有的不同的能力和局限性,须通过研究进行判定。每种已经存在的技术都存在局限性,所以目前还没有出现可以应付所有情况的基于单一技术的系统。将多项技术结合起来应该是必要的,如将超宽频(UWB)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结合,或称特设网络与射频识别技术,以对处于木质、钢质和混凝土质建筑物中的消防队员进行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射频身份识别(RFID)技术的研发过后,微软将推出第一款RFID软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RFID的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璐  秦汝祥 《安全》2004,25(1):18-19
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采用射频识别系统能够对井下人员进行识别,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采集、传送.该系统一方面实现了井下人员的考勤,另一方面能够对事故中人员定位,实现快速救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安防》2011,(4):30
众所周知,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已经被世界公认为2l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无需直接接触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安防、交通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RFID射频识别技术标准解析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结合此项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相关标准制定的原则及标准制定的现状。就我国而言,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技术水平不高、标准规范不完整等诸多问题。另外,本文又介绍了RFID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RFID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飞利浦电子(Philips Semiconcutor)13前宣布,其半导体部门在亚洲的供应链成功引入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技术,成为半导体行业首家采用此技术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