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建筑施工夜间作业施工单位与公众之间形成矛盾的原因,提出了从规范夜间施工的审批、加大对夜间施工的管理和做好对公众的解释和保障工作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夜间施工噪音扰民问题,一直是延吉市民常年反映的环境难题。近日,延吉市环保局接到百姓热线群众投诉,称小营市场对面的施工工地夜间连续施工,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以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立足《南京市环境教育促进办法》,面向以学校为主体的社会公众等不同人群,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工作。公众参与多点铺陈,推进绿色共享共治组织召开"绿色力量,共治共享"南京环保公众参与年会,表彰了一批先进环保工作人员、环保民间组织、环保志愿者、环保观察员以及环境守护者;开展中华虎凤蝶同步调查,采用多地点直播方式对调查过程跟踪记录;全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现场观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邻避,临时抱佛脚效果有限,建立企业的责任形象需要长期努力。而打开大门,让公众走进企业,了解设施的运行和污染控制状况,无疑是迈出了正确的、重要的第一步。"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哪里去了?""垃圾焚烧企业能达标排放吗?"2018年11月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光大环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南京铁北污水处理厂、长江燕子矶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检测站,在体验环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的要求,就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督管理的有关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3月15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犤2003犦68号文)。内容如下:一、加强对本辖区内销售新车环保达标的管理。各城市环保部门应与当地公安交管部门配合,依据我局发布的环保达标车型型式核准名录核发新车牌照,确保新销售车辆的发动机及其安装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在政务、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环保成为环境保护及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促进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环境保护单位智慧环保建设为目标,在对比之前智慧环保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新一代智慧环保的定义,更加强调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众服务等方面,并且明确了智慧环保的三个应用目标。基于对智慧环保总体架构和目标内涵的解析,遵循指标具有代表性、可理解性、可采集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参考国家智慧环保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以及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文献,经过多次专家咨询建议,形成一套智慧环保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维度、12个要素、42个指标。评价指标的提出对引导智慧环保建设有序发展、促进环保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4月27日,省环保厅组织召开了全省机动车污染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我省机动车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目标"即机动车环保检验率80%、环保合格标志发放率90%;"两个基础"即监管平台建设、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建设;"三个统一"即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李奕慧:第11期"特稿"栏目重点关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这一组文章接地气。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化解"邻避效应"最有效的举措。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多的公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杜少中(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低碳智慧研究院院长):笔者认为,要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实施,就要解决当前5个认识误区。第1个误区,即环保公众参与的对象,有说法认为是政府管理的相对人,也有的说是老百姓。从国内外环保的实践和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来看,显然都不准确。环保公众参与主体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参与者,既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环境建设的参加者,没有人可以把自  相似文献   

10.
<正>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激发公众参与理解环境治理、破解"邻避效应"的有效途径。我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到哪去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污水如何变成净水?为守护青山绿水,我们能做些什么?成都通过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带领公众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最近又爆出好消息,说是该省"五水共治"之后,好多条河段都可以游泳了,尤其是环保局长们,可以下去游泳了。但是我不相信。因为,一个地方的河流,是不是可以游泳,一个地方的河水,是不是可以捧起来就喝,其实不是由环保局长、市委书记、市长们说了算,而是由普通公众说了算的。在很多年来,一个地方的环境保护是不是做得好,总是由当地的官员们说了算,总是由当地的环保局长们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今年的纪念"六·五"环境日活动中,重庆市开启寻找"重庆绿色年度人物"活动和"点击六·五环保@我——2017重庆环保网络直播晚会"吸引更多公众参与。重庆宣教工作异彩纷呈。重庆市为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树立环保先进典型,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创新环保宣传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环保社会宣传活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为建设美丽重庆、美丽中国营造了良好氛围。2017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  相似文献   

13.
公众如何有效参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湖南省环保宣教中心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2012年,策划了一系列环保宣教公众参与活动,使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湖南省环保宣教中心以《纲要》为指引,积极探索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新途径,着力创新环保宣教的新形式,普及公众环保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2012年,湖南省环保宣教中心秉承"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新闻宣传、舆情监控、公众参与等方面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力求宣教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公众对"环保钦差"也越来越熟悉。"环保钦差",是公众赋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的另一个响亮的称谓。2015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到今年5月中旬,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工作全部完成。3年多时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了全国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中,受理群众举报21.2万余件,合并重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气、港口煤尘、机动车尾气、施工及道路扬尘、锅炉烟尘和餐饮油烟等,是典型的复合型污染。针对秦皇岛大气污染现状,提出了改变以GDP为评价标准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强化降尘控烟和脱硫脱硝;加强对交通、道路、施工等扬尘的综合管理;科学绿化;加强环保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是落实《环境保护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展示环保发展成果,把环境教育课堂搬到现场的生动实践;也是带领公众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环保"邻避"效应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他的倡导与积极推动下,2013年1月1日,《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自此,南京的工地扬尘管控工作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转变。2019年1月19日晚,由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网主办的致敬"2018最美基层环保人"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江苏省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党总支书记葛学勇从147名基层环保工作者中脱颖而出,当选"2018最美基层环保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为使公众近距离感受环保,从而更好地认识、支持、参与环保,自2013年7月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每月固定组织"环保开放日"活动,目前已连续组织50余期。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环保公众开放工作,并做了很多尝试,围绕"创新形式、引导公众、提升质量"三条主线,不断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工作大格局。扩大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开展创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随着国家对"新基建"的大力推进,将出现海量数据的迸发,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真实透明、数据交易共享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各类环境数据资源,创新打造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开辟新时代智慧环保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中国环保产业》杂志特邀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华科技")董事长李玮,来详细介绍当区块链遇上智慧环保,会产生何种火花。  相似文献   

20.
正创建绿色社区要成立以区内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鼓励居民监督和纠正社区内外破坏环境行为。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针对城市社区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全国开展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回顾10多年来的绿色社区创建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社区创建在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绿色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而促进社区的环保工作。但社区环保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