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四川某油田经预处理后的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方法处理废水,并对其COD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所用试剂、材料及采用的实验方法,考察了铁碳投加量、铁碳质量比、pH值、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碳投加量为0.8 kg/L、铁碳质量比为1:1、pH值3.2、反应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方法对钻井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70.25%,可有效降低后续深度处理的负荷,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钻井、完井、井下作业等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钻井泥浆压滤液、压井液、洗井液、压裂和酸化返排液等含油钻修井废水,这些废水组成复杂难处理,无法直接外排或回注。文章对冀东油田钻修井废水的水质特性及组成进行分析,开发了1套钻修井废水一体化处理技术,介绍了电催化、絮凝沉降、铁碳微电解、多级砂滤等核心工艺,开展了絮凝剂、助凝剂及pH值调节剂的最佳条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药剂添加浓度分别为絮凝剂50 mg/L、助凝剂6 mg/L,最佳絮凝效果反应条件pH值为9。同时,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能够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相关指标要求,实现了钻修井废水的合规化处置。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对成品油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电解时间、曝气强度、进水p H值和电解电压对成品油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处理效果的工艺条件为:电解时间为90 min,曝气强度为15 L/min,进水pH值为3,Fe2+投加量为1.0 g/L,电解电压为20 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废水中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油废水具有含盐度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难以有效处理。文章采用实验室筛选出的嗜盐菌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相结合处理高含盐的采油废水。结果表明:采用嗜盐菌结合SBR法对高盐度的采油废水进行处理,COD的去除率在32.2%76.2%;SBR反应的最佳pH值为5.5,最佳反应时间为476.2%;SBR反应的最佳pH值为5.5,最佳反应时间为410h。  相似文献   

5.
二维与三维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二维电解法的电解电压、电解时间、pH值、极间距对铜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处理效率,两极间填充活性炭和玻璃珠形成三维电解,确定了三维电解的最佳运行条件是极间距4cm,pH值3~4,电解电压22 V,电解135min,铜离子的去除率为80.6%。  相似文献   

6.
超声/臭氧氧化处理含酚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实验装置上对超声/臭氧联合处理含酚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反应时间、臭氧通入量、超声功率等因素对酚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辐射在臭氧氧化过程中起加速反应的作用,而且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加速反应的能力增强;废水初始pH值为11时酚去除效果最佳;随着臭氧通入量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酚去除率不断增大;超声/臭氧处理酚废水过程中酚的降解规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7.
PAC和PASS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恭任  于瑞莲 《环境技术》2004,22(5):35-39,43
主要研究PAC和PASS混凝剂对高浓度和低浓度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确定了PAC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pH:4.39;色度:18750倍;COD:6480;浊度:1462)的最佳pH、混凝时间、投药量为5~7、8min、24mL/L;PASS处理低浓度印染废水(pH:10.16;色度:2020倍;COD:168;浊度:36.4)的最佳pH、混凝时间、投药量为6~7、15min、12mL/L。PAC处理高浓度的印染废水效果较好,处理低浓度印染废水的效果较差;PASS处理低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比PAC要好。  相似文献   

8.
微电解法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基苯废水是一种难处理且具有致癌性的有毒废水,选择废铁屑铁碳还原的预处理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初步探讨了铁碳池中微电解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水质OCMn(mg/L)28.8;硝基苯浓度100mg/L时,经过铁碳还原工段处理,即可达到如下出水水质效果:OCMn(mg/L)7.5;硝基苯浓度10.4mg/L.结果显示:这种处理的硝基苯去除率达到89.6%;OCMn的去除率为73.4%.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沉淀一厌氧水解酸化一催化铁内电解(即Cu/Fe体系)一好氧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催化铁内电解法用于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时,对焦化废水的COD、色度、总磷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催化铁用于焦化废水的预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好氧处理的COD去除率提高,达到80%-90%;催化铁对焦化废水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色度去除率为77.7%-89.3%;催化铁能够去除部分总磷,但是由于微生物生长需要,需在厌氧段补充磷。试验证明,催化铁内电解法是一种有效的焦化废水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对微电解后废水初始pH、外加Fe2+、H2O2浓度、处理时间对色度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值等于4时,处理效果最好。外加Fe2+,H2O2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类似于pH的影响,获得的H2O2最佳投加量4 mL/L,FeSO4.7H2O为1.5g/L,最佳处理时间60min。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稳定在80%和84%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