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球表面的2/3为海洋所覆盖,我们生存所需的氧70%由海洋提供,面对气候变化及其他威胁,我们该如何去保护海洋呢?做下面的测试去找找答案吧。1、珊瑚白化是指:A.专业的潜水员为游客清洗和漂白珊瑚礁。B.珊瑚虫排出藻类致使珊瑚礁变白的过程。C.年深日久珊瑚会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国际海洋年”,这是世界海洋资源工作者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保护海洋生态体系而做出的决定。珊瑚礁是热带海洋中的宝贵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古骼聚集而成的。一般地讲,珊瑚礁的形成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目前生存在海洋中的珊瑚礁大多已有15000年的历史了。仔细观珊瑚礁,你会发现上面布满了一个个类似火山口的钙小圆洞,每个小圆洞里都生活着名叫珊瑚虫的  相似文献   

3.
珊瑚礁是一种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它集海洋风光、海底风光、珊瑚礁群落、生物系统于一体,为发展潜水、滨海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珊瑚分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两大类,造礁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护、海岸防护、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的调查工作使我们对低纬度珊瑚礁的生长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生长在这些环境(往往在温度、盐度和光照方面处于理想的条件下)中的珊瑚虫能够形成在空间上非常重要的珊瑚礁结构.在清澈的水体中,水下100m多的地方都有珊瑚生长[1,2],但据报道,在较浅的地方,碳酸盐净累积速度为0.83~0.91kg CaCO3/m2@a[3,4].  相似文献   

5.
ENN精粹     
正亚热带珊瑚如何应对寒冷?Enn环境新闻精粹2018年5月23日研究发现,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珊瑚可以调节其内部化学物质,从而促进自身在低温下生长。该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是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报告指出,海洋变暖可能不会促使亚热带珊瑚礁珊瑚在较冷(低  相似文献   

6.
张睿  孙若愚  曹蜚  刘羿 《地球与环境》2022,50(3):426-438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快速的物质循环等特点,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维系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绝大部分珊瑚礁位于近海,有害金属元素如汞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珊瑚礁生长水域,在珊瑚礁生物中富集并经过食物链放大,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本文简单介绍了珊瑚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生态功能,并汇总了目前报道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海水、沉积物、食物网、珊瑚中的汞的含量与形态。总体上,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汞研究极其有限,目前对该重要系统中的汞循环并不清楚。未来可结合稳定汞同位素方法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汞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进行示踪,认清珊瑚礁的汞汇通量,发展珊瑚骨骼对生长水域汞污染的监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7.
环球扫描     
正《公众科学》 2018年10月27日拯救珊瑚礁地球上的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中。由于水温的上升和酸化,珊瑚礁正逐渐变成藻类覆盖的鬼城。这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珊瑚的死亡会造成以珊瑚为生的多个物种的死亡。科学家和动物保护者认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到2100年,将会有3/4的珊瑚礁死亡。经过多年尝试,史密森学会在夏威夷找出低温保存珊瑚幼体的方法。这使我们拯救珊瑚基因的多  相似文献   

8.
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oralReefEcosystemsandItsSustainableUsing1引言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生境的一种,也是众多湿地类型之一,同红树林、海草床、沼泽地一样,对保障生物多样性、生物生产率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全世界约110个国家的热带、亚热带海岸沿线有珊瑚礁分布,我国海南省沿海一些浅海水域及南海诸岛也十分适合珊瑚生存和珊瑚礁生成,曾母暗沙等就是珊瑚礁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对沿海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珊瑚及其珊瑚礁是一种很脆弱的资源,长期以来人类对其重视和保护都很不够,影响到可持续利用。1998年…  相似文献   

9.
柯南 《环境》2004,(2):50-51
在阴暗冰冷的海底世界中,珊瑚礁毫无疑问更像一片仙境:五颜六色的海洋动物游弋于奇形怪状的珊瑚丛中,这里是海洋中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珊瑚礁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不仅仅是在某些地区,而是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的珊瑚礁。而且,这个麻烦从数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速读     
<正>护肤品与珊瑚礁人们会在个人护肤品中加入化学成分以抵挡紫外线的伤害,但这会对珊瑚虫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威胁。健康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对社会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可是却面临来自气候变化、过度捕捞等带来的严重威胁。一项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开展的研究发现,全世界超过3500种护肤品中发现含有二苯甲酮(BP-3),用来防止太阳  相似文献   

11.
ENN精粹     
正微寒也会造成红海北部耐热珊瑚的漂白ENN环境新闻精粹2021年4月19日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研究发现位于红海北端的亚喀巴湾的珊瑚对较高温度的抵抗力特别强。这种情况是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而这一特征使研究珊瑚礁的科学家在面对气候变化时将该地区指定为潜在的珊瑚礁避难所。在这种珊瑚礁中,珊瑚的生存时间可能比因人为压力而流失的珊瑚长得多。  相似文献   

12.
最大、最深、最小、最咸——你知道这些海洋之最吗?来测试一下你的海洋知识吧。1、哪一个海洋珊瑚礁最多?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答案:太平洋。由于是最大的热带水域面积,太平洋的珊瑚礁数最最多。造礁珊瑚不能忍受18℃以下的水温。2、已知的海洋动物中哪一个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
珊瑚礁,堪称海洋中美丽的天然“花园”。请看,那荧光般的色彩,奇妙的形态,各具特色的栖息生物,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水下奇景。珊瑚礁的世界真精彩:紫海扇、红海绵、刺河豚、毒蝎鱼,还有大蛤蚌、黄唇蛇等,身披彩虹般艳装的鱼儿仍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欢舞。这里的世界着实令人叫绝! 顾名思义,珊瑚礁的主要角色当然是珊瑚。按理讲,温暖而清澈的海显然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但珊瑚依靠自己奇妙的生存才能,巧妙地利用珊瑚动物和微生物海藻解决了氧气和食物来源。原来,海藻极其善于生活在珊瑚那半透明的  相似文献   

14.
阿亮 《沿海环境》1999,(3):30-31
红树林和珊瑚礁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富有特色的浅水海洋生物群群落,被认为是所有生物群落中最富有生产能力、种类繁多、美学上极富盛名的生物群落之一.珊瑚与藻类共生而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为鱼类资源提供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在已知的海洋鱼类中有1/4生活在珊瑚礁带中,故具有海洋中热带雨林之美称.但是,它的生长极为缓慢,一般所看到的形体可谓是千年锤造之作,一旦破坏,礁鱼将失去栖身地.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英国HadCRUT3提供的全球温度距平,涠洲岛珊瑚礁普查(ReefCheck)历史资料及涠洲海洋站实测海表温度(SST)历史资料,2010年采集的滨珊瑚样品,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涠洲岛珊瑚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涠洲岛滨珊瑚生长率约为6~8 mm/a;(2)近51 a涠洲岛SST上升率为0.11℃/10 a;与全球平均温度呈准同步变化;(3)预估2050年以前全球气候变暖对涠洲岛的珊瑚生长不会有毁灭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沿海珊瑚白化现象日趋严重,台湾珊瑚礁学会在进行台湾地区珊瑚礁总体勘检后认为,沿海珊瑚礁正面临一场大浩劫,气候因素与人为破坏使得珊瑚礁奄奄一息,台湾珊瑚礁有可能在10年内全部灭绝。从印度到太平洋群岛一带为世界珊瑚分布的中心地带,台湾位居其间,珊瑚的资源相当丰富,南部垦丁地区是台湾珊瑚礁最发达的区域,而小琉球、绿岛海域珊瑚礁资源更为丰富。珊瑚礁学会完成在台湾海域7个主要珊瑚礁分布区域的调查后发现,台湾地区海域珊瑚礁面临大量白化和死亡的威胁,情况如果不能改善,预计再过10年台湾地…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03,(6):83-84
红色、桔黄色和乳白色的珊瑚奇形怪状.姿态万千,成群的小鱼在它们中间游来游去.它们把浅海深处和大陆架边缘的大型珊瑚礁当作躲避凶猛同类的藏身处。像穿贝、海绵等其它海洋生物也把珊瑚当作食物。全球大约有5000种珊瑚.但是这种微小的群居动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建造珊瑚礁。珊瑚礁是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它给无数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和保护.并且还给它们提供了繁育后代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正>昆士兰大学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调查珊瑚在几个月内分裂产卵是否更能成功地将其后代传播到不同的珊瑚礁。"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上,所有珊瑚群落通常每年只产卵一次。"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来自CSIRO海洋和大气层的Christopher Doropoulos博士说,有时珊瑚会连续两个月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有关坦桑尼亚珊瑚礁环境不同方面的类珊瑚虫(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的分布和丰度.通过设线截距横切和点取标技术,调查了受到人类不同骚扰程度的5种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有关坦桑尼亚珊瑚礁环境不同方面的类珊瑚虫(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的分布和丰度.通过设线截距横切和点取标技术,调查了受到人类不同骚扰程度的5种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