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王春花 《化工环保》2012,32(1):25-29
阐述了电镀污泥的特点及危害,对近年来国内外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有价金属的回收技术、材料化技术等。系统地总结了各种资源化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主要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工业污泥,处理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国内常规处理技术难以实现较为环保的资源化处理。针对该项目特点采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热解炭化技术,实现工业污泥由污染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这种资源化利用方式,避免了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二次转移达到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油田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油田污泥特性入手,对目前油田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工程实例进行研究.从处理程度、二次污染、工艺成熟度、使用范围与特点及成本利润等方面分别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油田清洁生产提供可靠技术保证,同时提出了油田污泥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污泥作为一种污水处理的产物,常被认为是一种固体废弃物,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经过简单脱水后进行填埋处理。随着污泥蕴含的价值逐渐被社会所认知,污泥作为一种资源被逐渐利用。通过对污泥的资源化深入研究与分析,总结出污泥资源化的几种方式,并对污泥各种资源化技术的TRL(技术就绪水平)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商业化应用上,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陶粒制备技术具备较高的应用化前景,其他资源化技术尚存在或多或少的技术难点,仍处于理论或实验阶段,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8,28(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法解毒处理电镀污泥及综合利用的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对电镀污泥先进行常温湿法解毒再进行化学分离、提纯和脱水,生产各种陶瓷色料或生产工业级硫酸铜、硫酸镍,使电镀污泥中的所有化学组分全部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电镀污泥处理过程及有关产品生产过程全部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重金属和病菌元,直接排放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成为植物的养分。当前由于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不完善,大量污泥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除污能力,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技术至关重要。阐述了污泥类别、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处理现状以及污泥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解气化等热化学转化方式将污泥转变为液体或气体燃料是极具前景的污泥利用方式之一。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着手,阐述了污泥热解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污泥热解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湿污泥与生物质混合进行共热解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和整个系统的热效率;高效污泥热解气化装置的研发是目前污泥热解气化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污泥干化是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关键工序,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将太阳能应用于城市污泥干化,可大幅度减少污泥干化过程对常规能源的依赖,经济高效地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对国内外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和太阳能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设局、建委)、生态环境厅:现将《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9月22日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附件1:实施污泥无害化处理,推进资源化利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取得显著成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重水轻泥”问题,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总体滞后,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甚至出现污泥违规处置和非法转移等违法行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经国务院同意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复杂的成分及高含水率制约污泥的有效利用,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首先调研了污泥产生及成分,从污泥干化的典型工艺及设备、干化过程的环境污染与控制、污泥干化过程的尾气处理和污泥干化经济性分析4个方面对污泥干化技术进行阐述,指出污泥余热干化是污泥实现节能、经济及环保的有效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永松  周少奇 《化工环保》2007,27(2):144-148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铬、镉、镍、锌等重金属,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物。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热化学处理技术、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和材料化技术等。对主要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热化学处理技术将成为未来电镀污泥处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污泥热解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催化剂的加入可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目标产物品质。本文综述了添加不同种类污泥热解催化剂对反应条件、反应过程、反应产物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应深入探究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开发高效、环保型催化剂;重点研发废弃物制备催化剂,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污泥与其他废弃物共热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曾冠武 《化工环保》2015,35(3):279-283
瓦斯泥是高炉副产物,因其中富含锌,直接用于烧结会增加高炉锌负荷。在分析了瓦斯泥的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选矿法、化学浸出法、直接还原法等几种瓦斯泥有价成分的回收利用方法。选矿法根据碳、锌、铁的性质及赋存状态的差异分离各物质,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分离不彻底、回收率低;化学浸出法使锌进入溶液而其他矿物不溶或微溶,分离效果较好,但处理量小,后续处理难度大;直接还原法是在高温下使瓦斯泥中的金属还原,锌蒸发后进入烟气,最终可得到含氧化锌较高的烟尘和含金属铁的脱锌瓦斯泥,该法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分离效果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瓦斯泥处理方法,但其设备投资大。  相似文献   

14.
The disposal problem represented by vegetable-tannery sludge is of great and ever-increasing concern in Italy. Such sludge is of a highly polluting nature and therefore, requires a reliable and safe treatment to make it harmless before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Vegetable-tannery sludge contains some very toxic compounds, mainly polyphenols (i.e. tannins) and sulphides, that are hazardous to biological systems. This paper deals with experiments evalu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vegetable-tannery sludg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 by an integrated composting process. Static windrow technique with forced air and temperature feedback has been adopted for composting a mixture of vegetable-tannery sludge and organic biodegradable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as bulking agent. Physico-chemical, microbiological and phytotoxicological aspects of this compost production from vegetable-tannery sludge are here emphasized along with some technological details.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璋梅  方战强 《化工环保》2014,34(6):525-531
随着矿产开采、冶炼等工业活动以及污水灌溉、施用污泥和劣质化肥等农业活动的进行,Cd,Pb等有害重金属不断进入农业环境中,对农田、菜地等造成污染。生物炭作为重要的土壤改良剂,在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从生物炭的特性及制备、修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修复机理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炭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生物炭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燕  程江  杨卓如  肖立军  王锐 《化工环保》2006,26(6):467-470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原理和作用方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微生物磁效应应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酶法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磁性生物亲和亲水填料是微生物磁效应运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管式炉对污水厂活性污泥焚烧过程中Ni的迁移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掺烧量(污泥质量与煤和污泥总质量的比)为25%时,Ni的挥发率(飞灰与气体中Ni质量的总和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几乎为零,且污泥与煤混合试样的综合燃烧效果最好;当污泥焚烧加入硫化物时,各种硫化物对Ni的残留率(炉渣中Ni的质量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提高能力大小顺序为Na2S>S>Na2SO3>Na2SO4;当污泥焚烧加入氯化物时,促使Ni向烟气中迁移,且加入无机氯更易使Ni向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18.
A comparison of several extraction methodologies for the analysis of base-neutral and acid organic contaminants (EPA priority pollutants) in municipal sludge was conducted. Sludge was spiked with selected contaminants and extracted wet and following air-drying by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such as dilution, centrifuge extraction, Soxhlet extraction and high speed mixing (PolytronR, WaringR and ultrasonic probe). All of the techniques produced variable rdsults. Recoveries of spiked compounds ranged from 0 to > 100% and, in genera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anged from 20 to 50%. Extraction of wet sludge using high speed mixing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satisfactory technique. Based on analyses of 15 municipal sludges derived mainly from industrial cent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gricultural utilization of Canadian sludges probably does not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organic contaminant hazard to the food chain. Organic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sludges generally were < 10 mg kg−1 dw. Phthalate esters in several sludges and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Hamilton sludge exceeded 10 mg kg−1 dw; however, phthalate esters are readily degraded in soil and the Hamilton sludge is incinerated. “Acceptable” organic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in sludges for use on pasture and arable lands are suggested. Howeve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rther analytical research be undertaken to develop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 methods for measur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municipal sludge and that an expanded program of sampling and analysis be undertaken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organic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in Canadian slud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