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述了发展循环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以及发展循环农业应采取的方针政策及具体措施。指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20-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在安徽省阜阳市共同召开“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总结、交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典型经验,研究探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振华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平到会并致辞。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相关司局同志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对新形势下运城市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农业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禽畜粪便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模式,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同时也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4.
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 抢占经济和社会制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业和工业复合起来,是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一大特色。通过介绍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指出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可有效缓解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与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且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模式特别适合在大城市郊区和县级城市集中发展。  相似文献   

5.
睢宁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江苏省睢宁县循环农业发展为例,深入分析了睢宁县循环农业发展概况,以及发展循环农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探讨了睢宁县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针对睢宁县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睢宁县循环农业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邳州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邳州市构建区域循环农业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大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视新常态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困局的前提下,提出现代农业的本质就是构建大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态循环式可持续发展模式。论述了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体系,阐述了大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及技术体系。提出大农业发展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原则,强化腐屑食物链并与生食食物链对等开发,全面发掘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资源功能。  相似文献   

8.
绿色产业示范园区在发展绿色经济和发展循环经济形势的引导下,对发展循环农业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了广阔平台。重点介绍各地方政府在绿色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发展背景与循环经济内涵入手,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多元资源型县域的现实选择。以辽宁省灯塔市为例,构建以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体系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框架,并指出建立工业生态链、引入静脉产业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完善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梳理有关循环经济载体研究文献,以便选择恰当的载体来推进循环经济低成本运作。梳理了近15年有关循环经济载体研究文献发现:循环经济载体研究主要有产业载体、空间载体、功能载体。产业载体研究最多的是工业,且集中于空间载体,其次是农业,而服务业循环经济载体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基地和园区是我国发展点状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而社区可以作为发展面状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载体;企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功能载体,而依托大企业集团打造大产业集群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功能载体;景区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而循环经济技术载体研究可为其他载体运行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