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环境》2018,(1)
正@夜半钟声看风云:不要做脱离现实和民情的事情,能源库有多少,难道不知道吗?硬推煤改气,结果全国缺气,供应不上。@左岸有风来:今年冬天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和今年的改革有很大关系,必须支持煤改气,循序渐进,会有好的结果的!@国际期货研究院于江: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去年还在担忧天然气阶段性过剩,今年又开始闹"气  相似文献   

2.
从英美等国能源转型的实践看,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是战胜雾霾的一大途径.但对“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来说,被各地寄予厚望并强力推进的“煤改气”真是一剂治霾良方吗?在治霾压力倒逼之下,中国天然气产业会迎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美国分布式能源主要以天然气分布式为主。通过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美国在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研究从天然气市场价格、电力市场、税收激励政策、环保法规等方面对美国天然气能源发展的几项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能源发展绿色化、清洁化要求,对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提出了建议:稳定天然气来源和价格;规范并激励电力市场;多角度出台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2017年入冬以来,北方一些地区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民用"煤改气"导致"气荒"的说法广泛传播。本文从天然气供求关系视角出发对"气荒"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认为:一是民用"煤改气"成为2017年冬"气荒"的导火索,但它不是"气荒"的罪魁祸首,不应为"气荒"背锅。清洁取暖政策是促进环境质量改善,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应当不折不扣、有条不紊地执行到位;二是2017年"气荒"有其特殊性,但更有其必然性。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存在矛盾、对外依存度较高、天然气价格和管网及储气设施基础能力建设薄弱等综合因素,是导致"气荒"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5.
<正>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明年我国天然气市场将继续保持供应紧平衡局面。天然气供应能力将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在"煤改气"等政策推动下,部分地区需求增速超过基础设施建设增速,需求高峰期仍将存在供应紧张形势。去年冬天我国天然气供应频频告急,今冬气荒会否重现?国际油价起起落落,明年走势如何?大型炼油化工装置纷纷投产,市场竞争如何演化? 12月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国际市场上主要能源资源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规律,论文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提供的自1985年到2011年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当前四大主要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的价格序列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4种主要能源资源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铀价格每变化1%,将使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分别反向变动2.11%和7.10%,使石油的价格正向变动7.97%。②4种主要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均会对自身新信息立即产生大幅度反应,但持续时间差异很大:铀在15个月内只有微弱降幅,而煤在6个月,石油在2个月后即开始迅速减弱,天然气则是直接进入下降趋势。③除天然气在长期内会受到石油价格的显著影响外,铀、煤和石油的价格波动主要由自身因素形成。④天然气的误差修正项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价格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能够很快得到纠正。煤、石油和铀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很小,且石油和铀不具有任何显著性,说明石油和铀不具备短期动态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8)
<正>"目前,煤价便宜,气价居高。3.4元每立方米的气价基本是我们企业维持生存的底线了,如果还要往上涨,我们可能就要亏本了。""我们最担心的是由于区域环保政策不一致,导致不公平的情况出现,让企业遭受不公平竞争。"在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广东部分市的电力、玻璃、铝材行业率先完成"油改气"、"煤改气"工程。记者调查发现,受燃料成本及运输等方面的影响,与传统的可替代能源相比,目前企业自主改气、自主用气的积极性并不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能源政策是:贯彻能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要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大力节电、节油、节煤,推广热电联产,发展余热利用,继续执行以煤代油政策,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的采暖生活锅炉一直是以原煤作为燃料,以天然气替代原煤作为采暖锅炉燃料正在大力推广。在煤改燃工程中能源利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对能源统计和将来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5,(8)
<正>对陶瓷企业而言,废除煤气发生炉改用天然气,生产成本将直线上升。加之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市场对建陶产品需求疲软,企业倍感压力,一些企业在"煤改气"大潮中倒下了。在人们印象中,"高耗能、高污染"与陶瓷企业如影随形。如今能否摘掉"高耗能、高污染"的帽子,已经成为陶瓷行业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一问题最终却取决于燃料种类的选择。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和高热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行业改革也不断推进。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废气空气污染排放,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把煤进行粉碎后进行加压气化最终获得天然气是一种良好的转化手段。但在煤制天然气过程中,工艺流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煤制天然气过程中的工艺优势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开发利用中产生大量的煤尘、二氧化硫和其它污染物质,还排出大量的废水,破坏和污染了环境,对矿区土地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破坏;开采煤炭使大量地表产生沉陷,丧失使用价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布什政府计划在今后15年内增加40%国内天然气产量,其中10%可能来自煤床甲烷。据预测,今后20年内,美国电力的主要能源将仍然是煤和天然气,以天然气占的比例增长最快。可更新能源发电比例仍然不高,而核电所占比例将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4.
1月10日从全国能源经济工作会议获悉,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有效合理控制能源总量的倒逼机制,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相似文献   

15.
建筑陶瓷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一方面,因为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市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环保考虑,要求企业实施煤改气,给企业生产带来更大的困难。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会长吴一岳说,现在的建陶企业处在十字路口上。改用天然气,不仅成本会增加,还面临供给不足的风险:但如果用其他的煤的清洁利用技术代替天然气,又担心能否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研究了"煤改气"和"煤改电"政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按照等热值原理,比较同等热值条件下的天然气、电力和燃煤价格来评估经济效益,以百兆卡热值能源燃煤燃烧时主要污染物的排污量减去天然气燃烧或电力供暖时主要污染物的排污量来评估环境效益。结果显示,在经济效益方面,对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以天然气替代燃煤分别需付出3. 76、3. 96和3. 96倍于燃煤价格的成本,以电力替代燃煤分别需付出2. 42、2. 42和2. 58倍于燃煤价格的成本。在环境效益方面,实施"煤改气"政策,北京市的环境净收益最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低,而实施"煤改电"政策,北京市和河北省火力发电较直接燃煤可降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增加二氧化氮和VOCs的排放,表明北京市和河北省电力取暖与直接燃煤相比并未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天津市"煤改电"环境效益则更不乐观。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最有竞争力的能源现在我们大量使用的能源是煤和石油,据估计在地壳中有开采价值的煤和石油只能满足100年的需要,何况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燃料烧掉是极不合理的,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太阳能固然很好,但受使用技术的限制,在近数十年内还不可能大规模使用。因而,核能源将成为目前取代化石燃料最有竞争力的一种形式。目前世界上轻水堆核电站已成功的运行了多年,发电价格已低干火力发电(在美国煤电价约为1.8美分/度,油电价约为3.34美分/度、核电价约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地处北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及机动车排放污染。本文用固定源和 流动源大气计算模式,在利用气象数据资料、能源结构、机动车排放、固定污染源排放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空 气质量地面浓度的模拟,确定了哈尔滨市机动车及其他源排放分担率。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1987年消费的能源中,石油占总消费能源的32%,煤为26%,天然气为17%,生物能源为14%,水电能为6%,核能为5%。其中发达国家用的石油折百万吨石油当量为2211,煤为1502,天然气  相似文献   

20.
“煤改气”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政策措施之一,国内外目前对“煤改气”政策实施的环境效果研究较多,但对“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较少. 为综合评价“煤改气”政策的整体效果、探讨“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北京市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RDR-BJ),基于201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模拟不同情景下“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效应. 结果表明:随着“煤改气”投资的增加,北京市宏观经济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就业量、家庭收入均增加;“煤改气”投资每增加20%,这些宏观指标分别增长0.05%、0.07%、0.07%和0.07%;“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系数为1.77. 研究显示,“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具有较大的拉动效应,建议全国各地尽快落实“煤改气”规划,以加快大气污染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