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风险的概念和度量进行了探讨,在总结和回顾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工业事故的风险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ERA还处于起步阶段,ERA的理论技术研究薄弱,缺乏生态风险管理。本综合研究了一些ERA实例,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研究和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我国应加强ERA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及法制管理,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3.
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提高灭火救援水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中的职业危险 ,引入了风险管理理念。笔者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建立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并针对当前的情况 ,提出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该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方法 ,根据现有资料和知识经验 ,针对部门的具体情况 ,找出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并对各种风险及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分析和研究表明 ,运用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或减少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风险 ,防范事故发生 ,提高灭火救援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风险管理程序中,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风险控制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风险控制才能实现降低风险水平的目的,才能体现风险管理的全部意义。跑道运行涉及的人员、设备众多,是航空地面事故的多发环节,因而对跑道事故风险进行控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对现有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防御的跑道事故风险控制,构建了跑道事故风险防御体系,指出了风险控制的思想重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从技术研究(从具体的事故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和组织支持措施(从机场安全管理全局的角度出发)两方面进行跑道事故风险的控制。最后,对风险防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为预防跑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发生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中,其预测结果的应用可引入有毒有害物质的毒理学资料,确立对预测结果适合的评估指标,对泄漏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危害程度进一步分级明确,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可行的应急减缓措施,为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掌握油气管道生产运营岗位主要作业风险,实现油气长输管道企业作业风险管理,提出一种作业分级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辨识油气管道系统主要危险作业类型和引起作业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然后由作业分级法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最后建立基于作业分级的风险矩阵,得到各作业活动的风险级别。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管道公司,以该公司生产区内部高处作业为例,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得出高处作业过程中各步骤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反映各类危险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程度,为后期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提供指导,有助于公司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赵永涛 《安全》2007,28(8):7-10
管道风险评价作为管道风险管理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某段管道或整条管道系统的风险值对各个管段(或各条管道)进行风险排序,以识别高风险的部位,确定那些最大可能导致管道事故和有利于潜在事故预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确定管段维护的优先次序,为维护活动经济性的决策提供依据,最终使管道的运行管理更加科学化。本文对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现状及评价方法进行描述,并提出我国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会存在某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以成都九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研究了环境风险评价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通过评价认识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风险程度、危险环节和事故后果影响大小,从中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提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贮运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风险,将环境后规划与环境风险评价结合起来,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其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研究深水井喷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从技术、人员、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识别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致因因素,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研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一步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划分不同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层级1为近邻致因,可直接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层级2~7为过渡致因,在风险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对井喷事故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层级8则为本质致因,重视本质致因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源上降低井喷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GIS平台与应急决策支持技术相结合,以园区高危工艺和重大危险源作为分析对象,开发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模块,针对园区内高危工艺或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预测与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扩展为对整个化工园区的事故风险管理与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支持。运用该模块可实现园区内突发事故后果预测、最优救援和疏散路径规划、应急辅助决策方案生成,有效提高化工园区事故救援的科学性和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从风险治理角度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生产安全事故致死率和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占比4项指标,采用秩和比法构造相对安全风险指数(SRI),并以江苏和宁夏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RI可更好地量化和反映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水平;近年我国系统性风险非持续下降,呈波动变化;事故少发地区的系统性风险不一定小于事故多发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安全生产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事故风险预警准确性,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通过对现有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因果连锁理论分析,构建事故成因结构图,采用图论中节点属性分析法,筛选事故风险预警指标,并利用最短路径介数和紧密度改进复杂网络概念,从局部与整体角度探讨事故风险预警指标敏感性。结果表明:人与物类风险预警指标敏感性较高且相近,环境类风险预警指标敏感性次之,管理类风险预警指标敏感性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企业建立与优化事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程伟轩 《安全》2019,40(1):37-40
为了提升校园的安全程度完善其管理系统,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校园应急管理以及风险辨识和评估在校园安全中的重要性,将工业安全管理技术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中,提出中小学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综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伤事故,并采用系统辨识理论,辨识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和后果,定量评价潜在危险的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工程逻辑、故障树、事件树、管理失误和风险树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电炉炼钢生产的原料、冶炼、铸锭、天车、电气、机械等子系统进行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预分析和安全状况评价。据分析评价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和管理现状,制定了控制事故的综合技术对策,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实际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16.
The European Council and the Parliament recognised that pipeline accidents had occurred in Europe and worldwide, which clearly indicated the `major accident hazard' potential of pipelines. The present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Community Policy on the control of major accident hazards arising from pipelines, summarises the Commission review/assessment of existing legislation on pipelines within the Member States and outlines the principles on which a possible EU initiative should be based. The review has shown that many Member States do not have comprehensive `major accident hazard' legislation in place for pipelines and therefore an EU initiative would complete existing industrial risk management legislation, based 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天津市2000—2004年工伤事故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的天津市工伤事故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事故致因的有关理论,提出对策研究的总体思路,并对照天津市及其重点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安全监管的现状,提出了从总体上控制天津市工伤事故、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对策,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自律与激励机制、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安全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以期杜绝特大事故的发生、尽快建立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事故管理、完善地方安全法规的建设使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强化安全检查等8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Due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constraints of land, it is expected that level of risks arising from the hazardous industries will increase in India in the coming decades. However, 30 years after the Bhopal accident (1984), except a few discrete regulations, there is as yet no integrated system for assessing and managing risks arising out of these hazardous industries in India. The gravity of aspect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risk still remains crucially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there is no standard guideline on risk analysis methodology, acceptability or tolerability criteria, nor is there an accident database or a risk reduction strategy for the areas where risk levels are already high. On top of this, there are technical and legislative gaps 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o implement an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issues. With the backdrop of the Bhopal gas tragedy,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the emerging economy of India, in order to control and/or to reduce the risk level that exists. In this context,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pertaining to industrial risk assessment we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9.
A significant gap exists between accident scenarios as foreseen by compan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ctual scenarios observed in major accidents.The mere fact that this gap exists is pointing at flawed risk assessments, is leaving hazards unmitigated, threatening worker safety, putting the environment at risk and endangering company continuity. This scoping review gathers perspectives reported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about how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Safety managers and regulators, attempting to reduce and eventually close this gap, not only encounter the pitfalls of poor safety studies, but also the acceptance of ‘unknown risk’ as a phenomenon, companies being numbed by inadequate process safety indicators, unsettled debates between paradigms on improving process safety, and inflexible recording systems in a dynamic industrial environment.The immediacy of the stagnating long term downward major accident rate trend in the Netherlands underlines the need to address these pitfalls. A method to identify and systematically reduce unknown risks is proposed.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safety management can never be ready with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简要介绍南朝鲜工业事故的统计特性,然后分析中小型企业事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防止这些事故的对策,同时介绍两种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由政府补贴的安全卫生监察系统和安全代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