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根据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从理论上讨论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利用若干基站的实际测试数据,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基站周围的居民或其它楼宇里居住或工作的人群,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刘泽斌 《环境工程》2013,(Z1):645-648
本文应用工程天线理论,结合移动通信天线的各种实际运营参数,并引入归一化方向性函数,对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中的微波预测模式进行扩展,使用归一化方向性函数的特性将工程天线理论与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技术相结合,并构建出新的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仿真预测模型,提高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评价中电磁辐射水平预测分析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在"数字北京"建设期间共建成1.8万个3G基站。随着"智慧北京"的提出,更多的基站将被建设起来,而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对北京市4312个WCDMA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大值为7.96μW/cm2,窗口或阳台监测最大值为6.92μW/cm2,室内监测最大值为3.16μW/cm2,均低于8.00μW/cm2的环境管理目标值,而有75.53%的基站监测值在1.00μW/cm2以下。总体上说,北京市WCDMA基站电磁辐射水平较低。最后就基站的电磁辐射防护以及基站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获得的上海地区上百个移动通信基站的监测数据,对电磁辐射超限值的基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实际测量、理论计算等手段,认为引起电磁污染的几大因素有:等效功率、高度、距离、角度、环境背景、基站形状等,提出了为防止基站产生电磁污染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挑选典型基站,并对其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室内覆盖基站测量值低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规定的单个项目的环境电场强度评价标准值5.4V/m(功率密度8μW/cm~2),更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电场强度公众照射导出限值12V/m(功率密度为40μW/cm~2)。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理论预测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辽宁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发射基站的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出预测并实际测量了场强,测算出污染半径及范围,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移动通信基站的调查 ,对全省移动通讯基站的监测和分析从环保角度指出了基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明确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提出了今后基站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东莞市城区移动基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基站的现场实测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电磁强度值均较低,全部测量结果均符合GB 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公众照射的标准限值为40μW/cm2,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基站的选址和建设提供指导性,避免因基站选址不当而在其建成后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9.
WCDMA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在担忧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选频监测仪器,对WCDMA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最大发射功率状态下天线轴向不同距离上的功率密度进行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分析WCDMA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移动通信设备逐渐多样化,像如手机超乎想象的被运用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至少都随身携带了一部移动通信设备,有的人甚者两部、三部智能手机,随时准备着接收信息、拨打电话或者是上网聊天。但是这些所谓的智能移动设备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健康存在很大的伤害,为了人们的健康,必须要重视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和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