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Cadmium,Cd)一、理化性质镉(Cadmium,Cd)是具有延展性、质地软的银白色金属。原子量为112.4,熔点320.9℃,沸点765℃。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铵、硝酸和热硫酸。金属镉冶炼中产生镉烟雾在空气中很快转化为氧化镉气溶胶。常见的镉化合物有氧化镉(CdO),深棕色粉末,难溶于水;硫化镉(CdS),又名镉黄,为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其他还有氯化镉(CdCl)、硝酸镉(Cd[NO3]2)、硫酸镉(CdSO4)、醋酸镉(Cd[C2H5COO]2)等。二、接触机会工业上镉主要用于电镀、制备镉-镍或镉-银电池,制作镉黄颜料,生产合金及焊条、核反应堆的镉棒…  相似文献   

2.
镉是一种银白色的重金属,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铵、硝酸和热硫酸。在加热处理镉的过程中,释放的镉烟雾在空气中很快转化成细小的氧化镉气溶胶。  相似文献   

3.
一、铬及其化合物中毒与预防铬(Cr)是一种钢灰色、坚硬而脆的金属。它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化合物。金属铬毒性较小,二价、三价化合物的毒性也不大,而六价铬化物,如铬酸、铬酸钠、铬酸钾、重铬酸钾等都能溶于水,对人体的毒性特别大,可引起皮肤溃疡、刺激性皮炎、粘膜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引起支气管癌。铬中毒主要是六价铬化合物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一、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与预防氟(F_2)是淡黄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可使水猛烈分解,生成氧(O)和氟化氢(HF),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氟与氢仍能发生爆炸式化合反应,生成氟化氢。在常温下,氟化氢是无色气体,有剧毒,能溶于水成为氢氟酸,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一般在生产条件下所遇刊的不是氟,而是氟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相似文献   

5.
<正>砷化氢为无色带有大蒜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酸、碱、乙醇、甘油等,易着火燃烧形成三氧化二砷,易与高锰酸钾、溴和次氯酸钠等溶剂起反应,生成砷的化合物;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砷化氢,会引起中毒。对人体的损害急性砷化氢中毒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  相似文献   

6.
<正>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在常温下是固体或液体,沸点高、挥发性低、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主要用于染料及医药合成、化学试剂制造,以及橡胶、炸药、涂料、鞋油、油墨、香料、农药、塑料等化学工业。这类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以粉尘或蒸气形态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经呼吸道吸入也可引起中毒;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见。这类可引起急性中毒的化  相似文献   

7.
一,二氧化硫的中毒与预防二氧化硫(SO_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辛辣味的刺激性气体。比空气重,易溶于水(水溶液即亚硫酸,有腐蚀性),有毒,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毒理作用与中毒表现长期与含有二氧化硫的空气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如慢性结膜炎、鼻炎、咽喉炎及气管炎、肺气肿,有时有味觉、嗅觉减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通以及牙齿酸蚀症等。随着接触 SO_2浓度不同,则中毒程度亦  相似文献   

8.
铊(Thallium, Tl)一、理化性质铊为银白色金属,原子量204.39,熔点305.5℃,沸点1457℃。室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硝酸和硫酸。其水溶液无色、无味、无嗅,能与有机物结合生成有机铊化合物,也易与其他金属结合形成合金。常见铊化合物有醋酸铊、硫酸铊、溴化铊和碘化铊。二、  相似文献   

9.
正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无气味。熔点82~86℃,密度1 322 g/cm~3,闪点138℃,沸点125℃;室温下稳定,不易挥发。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在工业生产中丙烯酰胺有晶体和水溶液两种形态。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GBZ50-2015《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一)氢氰酸及其盐类中毒与预防1.氢氰酸及其盐类的性质氰化氢(HCN)是一种具有苦仁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叫做氢氰酸。氢氰酸具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盐,即氰化物。例如:氢氰酸与氢氧化钾作一用生成氰化钾。氰化物遇酸或在高温下遇水又能生成氰化氢。  相似文献   

11.
一、溴和溴化氢的毒害与预防溴(Br_2)是红棕色液体,有强烈窒息性臭味,腐蚀性强,与水的相对密度为2.93,沸点58.8℃,极易挥发,在室温下放出黄红色蒸气。稍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氯仿、苯及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溴化氢(HBr)是无色、有腐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是氢溴酸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04,(12):46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 1、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04,(12S):46-46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14.
铊 概念 铊为银白色柔软金属,在空气中可氧化为暗灰色氧化膜。不溶于水,微溶于碱,溶于硫酸、硝酸。"铊"的化合物主要有氯化铊、碘化铊、硫酸铊、醋酸铊、氢氧化铊、碳酸铊、硝酸铊等,均为剧毒化合物,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可引发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汞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蒸气比重6.9。汞在常温下即能挥发,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吸附,常形成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汞源。 工业上除使用金属汞外,还有许多汞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汞化物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氯化汞溶于水,乙酰苯汞微溶于水,氯化甲基汞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16.
<正>丙烯腈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杏仁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易燃,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而使容器破裂。丙烯腈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相似文献   

17.
我车间在生产锌、镉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砷,从而产生大量的砷化氢。据初步估算,每年投入生产流程中的砷量约166吨,其中转化为砷化氢而逸出的砷量约为22余吨。 砷化氢是无色、具有特殊大蒜味的剧毒气体,难溶于水,加热会分解成“氢”和“游离砷”。它的密度相当于空气的2.7倍,因此只在厂房的底层空气中循环,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急性中毒。中毒症状为头晕.疲劳、四肢无力.面色浅黄,尿中带血,与感冒、黄疸性肝炎发病症状相似。 为了防止砷化氢的危害,我们采取了坛罐密闭、通风排气、负压操作的方法;同时加强了个人防护。在发生砷化氢较严重的“镉…  相似文献   

18.
羰基金属是用反应气体(含有95%一氧化碳和氢)处理金属原材料而制得的。较常见的有羰基镍、碳基铁、羰基钻,此外还有铬、钼、钨、锰、铍、镉、铜、汞、锂、铯、铷等十多种金属的羰基化合物。目前,它在冶金、化工及现代国防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羰基金属的羰基属极化双键,具有氧化、还原、加成作用,各种羰基金属对人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羰基金属被人吸入,能与体内许多物质起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破坏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羰基金属生产过程中,做好职业中毒的防治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19.
当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或硝基(NO2)取代,就成为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如苯胺和硝基苯 这类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或液体,挥发性低,易溶于脂肪。在生产中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加热时,也可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体内,有的毒物还以粉尘形态或粉尘和蒸气兼有的形态污染工作环境,造成中毒。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广泛用于染料、制药。印刷、橡胶、炸药、涂料、鞋油、油墨、香料、农药和塑料等化学工业。它的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抑制血红蛋白携带氧的功能,造成缺氧症。正常情况下,血中商…  相似文献   

20.
正钒是银白色金属,自然界以五氧化二钒(V_2O_5)和偏钒酸盐(VO_3)形式存在居多。五氧化二钒的熔点低(690℃),加热形成气溶胶;溶于水呈酸性溶液,遇碱根据pH值不同形成不同的钒酸盐或偏钒酸盐,均为强氧化剂。五氧化二钒还原可形成二氧化钒(VO_2)、三氧化二钒(V_2O_3)、氧化钒(VO),与卤素形成三氯氧化钒(VOCl_3)、三氟氧化钒(VOF_3)、三溴氧化钒(VOBr_3)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