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国农村能源建设重点单位之一的江苏省如皋市,“八五”期间全面推进农村能源开发节约工作,5年新建家用沼气池2197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30处、新增年处理污水能力45.5万吨、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621平方米、安装成型省柴节煤炉灶1049台,形成年开发节约能源5000多吨标煤的能力,取得了4个方面的效益。 1 既为农民生活服务又为农业生产服务,取得 良好的能源经济效益 办沼气不仅为了点灯烧饭,而且还为了扩大生产提高效益。目前如皋市已推广沼气肥培育食用菌、沼气肥养鱼、沼液喂猪、沼气增温育蚕、沼气炉烘烤方格族消毒杀菌、沼气灯增加蛋鸡光照、沼气开动内燃机等10多个综合利用项目,使沼气池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如皋市安装的36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全年可生产热水5.4万吨,节约原煤270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123吨,直接经济效益54万元。 2 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取得明显的生态 效益  相似文献   

2.
沼气及其残留物综合利用途径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格 《陕西环境》1998,5(3):37-37
沼气及其残留物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优化处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是生态农业系统运行的枢纽环节,也是我国农民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使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截止目前,我国共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600万口,沼气集中供气站633处,供8.43万户用气;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24890座.供2.11万户用气。在我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8800多口,沼气集中供气站3处,供气3000户;我市目前已有近2000口家用沼气池,有的建在苹果园,其中容积较大的达30立方米左右。沼气及其残留物综合利用可渗透于农业发展的各…  相似文献   

3.
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损害着农民的利益,威胁着农民的生命财产与经济来源,而且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做好环境规划,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构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猪、沼、果(蔬菜)"能源生态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江万秋生态养殖场实施"猪、沼、果(蔬菜)"能源生态模式工程,其采用三级厌氧消化工艺,以沼气为纽带,连接种养业,不仅有效处理养殖污染物,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增收节支,提高生态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该工程不仅做到经济和环境保护双赢,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南省9个县(市)中9个乡(镇)的农户沼气使用情况,按比例选择不同生态模式,入户调查了沼气建设前后农户各类能源消耗情况,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等80多项指标,定量对比分析了沼气户与非沼气户在能源消耗量及消耗成本、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以及主要气体污染物减排等情况。结果表明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传统能源消耗量和消耗成本,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农户居住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开始凸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农村的经济基础,冲击着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危害,阐述农村循环经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出了减量化技术等四种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减排技术,提出并建立了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利用型等八种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农村减排发展模式。通过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的推广运用,不仅可以使农村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并得到充分利用,减轻农村环境污染,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推进农村污染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和实施农村可持续发展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浦田村,位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最东边,紧靠312国道,娄江运河以及建设中的沪宁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浦田村全村419户1515口人,共有耕地2500亩.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浦田村积极探索农业规模经营,农田基本建设得到了加强,农业现代化有了进展,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该村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养殖业,开拓横向经济联合之路.目前该村已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工业创收为龙头、各行各业全面发展、沼气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复合生态系统,成为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呈现出点、面污染共存;生活、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大幅向农村转移的特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省9个县(市)中9个乡(镇)的非沼气户和沼气户土壤、地表径流和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定量对比分析了户用沼气池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效果。结果显示,沼气户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要高于非沼气户,且"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户土壤中4种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三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户地表径流中的COD、NH3-N、 TP浓度均低于非沼气户;沼气户室内空气中的CO、SO2、NH3、PM10浓度均低于非沼气户,且室内空气中的4项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这说明户用沼气池建设对于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稳定.阐明了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通过剖析加剧“三农”矛盾的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与农村和谐、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农村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与农村是环境保护工作两大着力点,不能偏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农村环保工作相对薄弱的特点日益显现。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强化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大生态"理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子系统的动态变化"生命共同体",具有农业生产、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科普教育的多重价值.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创新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提高遗产地产品的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的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黑龙江省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大机遇.在生态示范省建设过程中,我们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努力把生态示范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资的使用,畜禽养殖业和乡镇企业的污染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带来的生态破坏。为此,应该从环保宣传入手,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倡导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资,实施规模化养殖,鼓励农村废物综合利用,实行资源无害化处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环境监管,注重发展生态农业,从而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环境保护的核心是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而保护农业资源的关键是按生态规律办事。发展沼气是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施用沼气肥能使土壤的土质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壤肥力,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西部可持续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关系是生态环境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互作关系,指出民族地区实行可持续农业的必要性,探讨可持续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可持续农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提出实现可持续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协同开展农村污染治理与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紧迫而艰巨,为有效推动这项工作,必须研究和推广应用科学有效、成本低廉的技术,将农村污染治理与循环利用结合起来进行,变污染物为财富,向COD要效益。在治理的同时充分开展综合利用,大搞沼气、中水灌溉和水景观建设,使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转化成新能源、新资源,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环境保护、和谐校园建设、文明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要坚持美化与绿化、生态与循环、可持续与节约原则;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方法为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投入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建立水处理循环系统,利用太阳能,推行节约措施,使用粪便和垃圾生产沼气等。  相似文献   

20.
葛柳 《环境工程》2023,(2):282-283
<正>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逐渐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体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很多地方自身的体育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建立美丽新乡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应该以此为重要依据,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又符合农村体育发展的新道路,实现生态文明和体育事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体育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