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家驹 《绿叶》2007,(11):30-32
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合谐相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并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合谐共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4.
虫子 《环境教育》2008,(10):63-6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5.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通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道德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儿童的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加强调了以儿童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为此环境教  相似文献   

6.
利用金融市场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其国土面积、资源储备和战略地位都在西部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之经济发展滞后,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草场严重退化。正确认识和评价新疆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承载力,制定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更好地提升环保教育质量,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高等院校应明确环保教育目标,采用有效的环保教育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能力,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06,(1)
三峡工程坚持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三峡工程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流域水质、泥沙、地质灾害、诱发地震、空气与噪音监控网络等诸多措施,加强了坝区与库首的绿化、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和大气保  相似文献   

11.
李平 《环境教育》2008,(11):20-2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作为环保工作者,有幸亲自参与这场实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得更加深入、理解得更加透彻、执行得更加坚决,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确立环保责任感和参与环保能力的重要场所。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建筑规划与生态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实施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加强高校校园环境保护,促进校园生态建筑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师生员享受到生态文明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州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部,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土地面积、资源储备和战略地位都在西部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之经济发展滞后,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草场严重退化。正确认识和评价伊犁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承载力,制定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案,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实现伊犁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3,13(2):47-49
十六大报告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我国现在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 ,经济的快速增长 ,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断加剧。如何正视现实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这是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在加快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一、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环保良知的觉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是人类对发展方式的抉择。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要贯彻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时俱进.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全社会都在一味搞开发的时候,政府要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未来负责,在发展和生态问题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力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环保工作与构建和谐青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5,15(2):47-49,56
构建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理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和严重破坏,都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引发人与社会的矛盾。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秩序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赵荣  郭一楷 《青海环境》2009,19(1):32-33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青海旅游要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把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生态旅游是青海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