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人与自然关系在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表环境,经历天文时期、地文时期和生文时期后进入到了人文时期,出现了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类环境问题,是地球演化到人文时期的一种地球行星的新现象,也是当今地球面貌的新特征。人文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原始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社会是从采集植物和狩猎开始的。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顺从于自然环境,人类遵循着生态学规律,融入天然食物链,人口数量与自然界提供的食物总量存在着严格的制约关系,人类对…  相似文献   

2.
1999年是“生态旅游年”.生态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在80年代末推出后,很快便风靡全世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资源环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料,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人渴望回归大自然,亲近她,同她作情感交流.随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旅游兴趣也在不断地转移,已经不完全满足于那些受人类影响过多的地方旅游,而是把目光开始投向比较原始的、古朴的自然区域,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3.
环境,资源,新工艺和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前人类只利用自然界的天然产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天然产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人类设法把那些无法直接利用的物质通过化学加工转变为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近代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合成制造出了纤维、肥料、药品、塑料等大量人类生活必需品,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化学合成造成了多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危害,即使在理论上化学反应也不能百分之百生成所需产物,绝大多数情况还会产生人们不期望的多种副产物,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对此如果仅仅着眼于治理,显然只是被动地避免污染而没有充分利用各…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归根结底是在不断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影响着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除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的演化。社会生活和人类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如何使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即如何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而又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这也就是此文的主题: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人类-自然”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并通过不断利用、改造甚至掠夺和毁灭自然的活动,而生存和发展看。因此,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的产生所谓环境即存在于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还是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早已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的漫长的地质历史阶段。而人类出现之后,则通过其生产和消费活动来利用、改造、影响着自然环境。与此同时,整个自然界也就进入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即对立统一的新的历史阶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生活必要的物质,同时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也不断地发  相似文献   

7.
拯救资源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将是21世纪大多数国家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自然资源的日渐萎缩与状况恶化,既危及国家的发展安全,也殃及国家的社会安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数量极大的膨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恶性循环和社会机制的严重缺陷,已使地球环境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濒临崩溃。不仅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急剧减少,就连大气、土壤、水等相对恒定的资源也因长期无度地开发、利用和污染而遭受严重侵蚀。可以说,自然界给人类发出最后通牒的日…  相似文献   

8.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探索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科研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环境与发展这对矛盾得到完美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了还大自然以“碧水、蓝天、绿色”,  相似文献   

9.
于杰 《山东环境》1994,(4):28-30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初探山东师范大学于杰众所周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同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一起,构成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障碍,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和科技工作者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其中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又是当今人类...  相似文献   

10.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随着人口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规模空前加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忧虑与不安。1972年在斯...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象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一切。正如中医经典著作《素问·六节藏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天地就是自然界。人类生活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朝友麋鹿,暮猿与栖”,从吃到穿到用,哪一样不来自于大自然?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水是人类万物之母,因此,人与自然,鱼水相依。然而人类出于无智或自私吧,对自然界不仅拼命地吮吸、挥霍,还丧心病狂地猎杀珍禽异兽。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12.
迅速规模开发昆虫食物资源张立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10008)一.人类面临着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的尖锐矛盾。尽管地球上可供人类的食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仍是很有限的,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可食用资源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世界观察研究院发...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现代制造技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 ,高精度机床 ,数控中心 ,完善的生产线 ,装配机器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加工等等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生产出满足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产品。家用电器的发展也走过同样的历程 ,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计算机、移动电话、种类繁多的小家电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类需求无止境的增长 ,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在人类近乎疯狂的采掘下 ,矿产资源正在逐渐枯竭。而且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全面深刻地论述了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国际社会及全人类重新审视发展的历程,提出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朱岚 《环境导报》2003,(24):56-56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 园内的“快乐农庄”是大自然的缩影、是人工设计的微型自然界,那里种植了各种蔬菜,还饲养了龟、兔、鸡等多种小动物,园内的草地和花草树木也使孩子们更贴近大自然,是幼儿极为喜爱的游戏场所。我们注重让幼儿对这一环境进行探索发现,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大自然中,激发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6.
“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古罗马阿波罗神庙里的一句警世箴言。号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探索宇宙的同时,也开始探索自身了。要认识自己是多么不易啊!古代的先哲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生物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本身就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精美杰作!人的本性、本质令哲学家、科学家苦苦探索了几千年,现在还是个谜! 人类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的爱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所以“爱根岂是容易折断?人之大患在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城市     
城市化为地球陆地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当前世界上有42%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中,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市中生活。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不能离开大自然。然而,现代城市环境的突出弊病,就是由于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导致的由物理因素为主体的人工环境基调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与屋顶花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生存于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之中 ,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鱼水相依。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市政建设日新月异 ,高层建筑林立 ,道路大量增加 ,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土地硬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可用作绿化的土地正日趋减少 ,原有绿地也不断遭到侵蚀 ,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使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类渴望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更希望在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务之余能分享一方绿地 ,欣赏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但拥挤的人口 ,有限的绿化覆盖率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屋顶绿化或建造屋顶花园这一特有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里,人与自然的联系是最基本的 关系。人们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在自然界里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作用的动物。这就使得人类将自身与其它物种区别开来:一方面,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另一方面,人类把自身之外的自然界看成是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正因为这样,人类不甘心大自然的恩赐和摆布,而把认识和改造自然当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人类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人类又应当…  相似文献   

20.
《沿海环境》2002,(6):45-45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研究报告表明:人类消 耗的是两个星球的资源。 西方工业国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远远高于我们的星球可以长期提供的。假如今天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所食用的,或者所消耗的能源,都像美国人、德国人或者法国人平均消费的数量的话,那么,人类将需要第二个地球。这是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的结论。该基金会主席路玻斯先生介绍这一报告时说道:“虽然目前的世界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却很不足。”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这份题为“2000年生存星球报告”的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